首页 >
金色箭毒蛙(iPhyllobates terribilis)
✍ dations ◷ 2025-09-29 10:15:43 #金色箭毒蛙(<i>Phyllobates terribilis)</i>
金色箭毒蛙(学名:Phyllobates terribilis)又名黄金箭毒蛙,属于箭毒蛙科叶毒蛙属,是一个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特有种。金色箭毒蛙的最佳栖息地点是有着高降雨量(5米或更多)、海拔在100-200米内、气温至少26°C以及相对湿度为80-90%的雨林。在野生状态下,金色箭毒蛙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以不超过六个个体的形式群居。然而,被捕获的金色箭毒蛙能够以更高的数量群居。由于它们形体很小,颜色也很明亮,常常被误认为无害。但野生种实际上是致命的。直接触摸野生金色箭毒蛙已经被确定会导致死亡,是最毒的箭毒蛙(位居第二毒的箭毒蛙是蓝箭毒蛙和第三毒的箭毒蛙则是三色箭毒蛙),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蛙(一样位居第二毒的蛙是蓝箭毒蛙和第三毒的蛙则是三色箭毒蛙)以及世界最毒的动物之一。
相关
- 基克拉泽斯文明基克拉泽斯文明(或称为基克拉泽斯文化、基克拉泽斯时期)是爱琴海基克拉泽斯群岛上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Early Bronze Age)文化,他大致从公元前3300年延续到前2000年,考古发现上最早
- 年表古罗马年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古罗马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跨度从古罗马建立至拜占庭帝国最后试图收复罗马。
- 恶性疟Oscillaria malariae Laveran, 1881 Plasmodium malariae Marchiafava and Celli, 1885 Laverani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90 Ematozoo falciforme Antolisei and
- 襾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六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襾部归于六划部首。襾部大都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鲎鲎 (拼音:hòu;注音:ㄏㄡˋ;闽南语白话字:hāu;粤拼:hau6)为鲎科(学名:Limulidae)动物的通称,又名“马蹄蟹”、“蟹兜”、“夫妻鱼”,属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由于它在地球上的起始时间比恐
- 约翰·科克约翰·科克(英语:John Cocke,1925年5月30日-2002年7月16日),又译为约翰·考克、约翰·寇克,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计算机科学家,在电脑架构及编译器最佳化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因
- 徐国良徐国良(1965年2月-),浙江诸暨人,分子遗传学家,九三学社社员。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1988年取得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取得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工业大
- 酒石酸氢钾酒石酸氢钾(化学式:KC4H5O6)是酒石酸钾的酸式盐。通常为无色至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性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不溶于乙醇、乙酸,易溶于无机酸;是酿葡萄酒时的副产品,食品工业
- 白三烯C4白三烯C4 (英语:Leukotriene C4)是一种白三烯,是白三烯A4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或白三烯C4合酶的作用下与谷胱甘肽分子缩合而成。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
- 第四纪冰河时期第四纪冰河时期,也称作“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冰河期”、“第四纪冰川期”、“更新世冰川期”、“当前冰河时期”、“末次冰河时期”,是指从258万年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