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

✍ dations ◷ 2025-05-15 20:11:32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1%,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35年将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5%。尽管中国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但仍以煤炭为主。中国工业占GDP将近50%,使用了近70%的能源。截至201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石油储备大致相当于50天的进口量,而今后的目标是至少达到90天。西电东送不但可以舒缓东部缺电的状况,还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天然资源,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为主,水力发电也有一定比重。中国煤炭产量、消费量均为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的总和。中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2015年,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量614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于2002年7月4日正式动工建设,2004年12月31日正式向上海等地输气。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其化石燃料和核电能力。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生产国,装机容量为43 GW。中国还领导世界生产和使用风能和智能电网技术,生产的水电,风能和太阳能几乎等于法国的和德国的发电厂发电的总和。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其能源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2013年可再生能源仅提供了其发电量的20%以上,其余大部分由传统煤电设施提供。然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份额从2013年开始逐渐上升,而在2015年后的目标已经是雄心壮志的一步。2013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总容量为378 GW,主要来自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中国认为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安全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减少碳排放。中国国务院2013年9月发布的“中国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显示,政府希望增加中国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不像石油,煤和天然气,其供应是有限的并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系统可以被建造和被使用,只要有足够的水,风和太阳光。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大幅下降。虽然创新有所帮助,但降低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市场扩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于1954年9月28日设立,于1955年7月30日撤销,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1988年6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石油工业部,成立能源部(1993年3月撤销),作为石油工业的主管部门。2010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委员会设立,其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

相关

  • 脊髓病脊髓病变意味着任何与脊髓有关的神经功能缺损均可以称之 。如果这个脊髓病变与创伤有关系,又可以称为脊髓损伤;相对地,如果是发炎所造成的脊髓病变,就可以称之为脊髓炎;最后,如果
  • 温带温带(英语:Temperate climate、德语:Gemäßigte Zone、法语: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
  • 吕根岛吕根岛(德语:Rügen;拉丁语:Rugia)是德国最大的岛屿,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波罗的海,属于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吕根岛南北最长处为52千米,东西最宽处为41千米,总面积926平方千米,海岸
  • 经济在古希腊的经济中,由于希腊贫瘠的土地,农业极其重要.到了公元前6世纪,工艺和贸易(主要是海上贸易)开始发展,然后变得重要。经济这个概念在古希腊跟现代并不相同。 希腊语oikonomia
  • 髓核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有如避震器的功能。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
  • 视觉皮层视觉皮层(英文:Visual cortex)是指大脑皮层中主要负责处理视觉讯息的部分,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人类的视觉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V1,亦称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以及纹外皮层(Extrast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氰钴胺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首席部长 (印度)首席部长是印度共和国29个邦和2个联邦属地(德里与本地治里)由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的官衔。根据《印度宪法》,印度各地方总督(英语:Governors of states of India)在名义上为其元首,
  • 53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