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芬

✍ dations ◷ 2025-09-13 05:49:34 #1860年出生,1897年逝世,清朝甲午战争人物,美国自杀者,北洋水师人物,在清朝的美国人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年12月12日/13日-1897年2月11日),美国海军军官,后来越洋至大清帝国为军事顾问。1877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1885年来华,成为北洋水师教官,帮助训练海军军官和参与海军建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同年9月他作为镇远舰帮办参与了黄海海战并因此负伤。甲午战争结束后,1895年他返回美国,但战争中造成的病痛一直困扰着他,又加上美国舆论对北洋海军多所轻视,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马吉芬终身未婚。

马吉芬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诺顿·马吉芬曾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名上校。马吉芬曾就读华盛顿与杰弗逊学院(英语:Washington & Jefferson College),1877年转入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1884年毕业,但当时美国海军没有足够的军官职缺,只有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才能当上军官,他在拿到了差不多一年薪资的补偿费之后,回到家乡。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马吉芬来华,获李鸿章邀请到北洋水师任职,作为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教官)任教近9年。在此期间,他为北洋水师的组建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曾带队前往英国协助监督4艘清廷订制的铁甲舰的建造。马吉芬非常热爱海军事业,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美国海军任职,也希望在中国海军的经历能为他重返美国海军提供帮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吉芬作为镇远舰帮办(相当于副舰长)加入北洋海军参战。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马吉芬英勇的参加了战斗,头部等多处负伤。战后,他还获得了清廷颁发的嘉奖。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马吉芬回到美国,他写了一些亲历黄海海战的回忆文章,并为北洋海军的行动辩解。在给《世纪(英语:The Century Magazine)》杂志的一篇记叙黄海海战的文章中,他曾写道:“水师提督丁汝昌是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们的代表,他是一位勇敢的战士和真正的绅士。他被自己的同胞背叛,和优势的敌人奋战,在大势已去时,尽自己最后的职责来保全部下的生命。……在那个午夜,当他服下毒药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的心中想必是充满了苦涩吧。”

战争遗留的伤痛一直困扰马吉芬,他的头部受到重创,非常痛苦。美国社会舆论和当时的西方舆论一样,分辨不太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委,只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因此马吉芬在美国报刊上撰文并各处演讲,将他所亲见亲历的北洋海军的战斗情况介绍给大众,但被舆论当作了疯子、狂人,认为是他头部的战伤使得他精神错乱。

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这一天正是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两年前自杀的日子。马吉芬穿着一身北洋海军军服,盛殓在铺盖着黄龙旗的棺柩中下葬。

马吉芬的墓碑正面上方刻着交叉着的大清黄龙旗和美国国旗,中间有一只船锚,下面写着“菲里奥·诺顿·马吉芬/1860年12月13日-1897年2月11日/于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担任中国军舰镇远号指挥官”,以及“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此句出自圣经诗篇51:17)。背面则刻着:“以此纪念一位深爱着自己祖国、却把生命奉献给另一面国旗的勇士”。“This tablet is erected in tender memory of a Brave Man, who loved his own, but gave his life for an alien flag.”

马吉芬侄媳妇马芬妮曾为其作传,张黎源中译为《北洋海军洋员马吉芬传》。马幼垣教授有专文研究马吉芬〈马吉芬与北洋海军〉。

相关

  • 骨盆腔发炎感染骨盆腔发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也称为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子宫或输卵管受到感染的情形,有些定义也包含卵巢感染。骨盆腔发炎时常无明显的症状可能病征有下腹痛、阴道
  • 温度标准温度标准,简称温标,是以量化数值,配以温度单位来表示温度的方法。它也是温度计进行刻度的根据。只要以物理方法使两个不同的温度在环境中产生,并测量再予以不同数值。即为温标。
  • 基隆路基隆路,为台湾台北市东侧的南北向主干道之一,由于连接数条市区干道及快速道路(如北端环东大道及堤顶大道;中段台5线(忠孝东路)、信义路、辛亥路的国道三甲、台9线(罗斯福路)及南端的
  • 奈科坦尼布二世内克塔内布二世(英语:Nectanebo II)埃及第三十王朝末任法老(公元前360年—公元前343年在位),也是最后一个埃及本土出身的法老,于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协助下篡夺塔科斯王位。他
  • 傻瓜相机傻瓜相机,又称轻便相机、全自动相机,通常指容易操作,针对一般人而设计的小型全自动相机。只要将镜头对准被摄物然后按下快门钮,相机会自动完成所有的步骤,如此简化后“连傻瓜都会
  • 李振裕李振裕(1641年-1707年),字维饶,号醒斋。清朝政治人物,江西吉水人,祖父李尚德。李元鼎之子,其母朱中楣为晚明宗室辅国中尉朱议汶次女。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
  • 麦克风麦克风(音译自英文microphone,简称麦,又称微音器或话筒,正式的中文名是传声器),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的换能器。动圈式麦克风(Dynamic Microphone)基本的构造包含线圈、振膜、
  • 七粒星《七粒星》(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Tj
  • 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全国委员会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全国委员会是日本的一个新左翼组织,通称中核派。中核派产生于1959年的“革共同第二次分裂”,当时被称作探求派。1963年,发生“革共同第三次分裂”,从探求派
  • 理性时代理性时代有多种意义,含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