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芬

✍ dations ◷ 2025-07-30 14:39:17 #1860年出生,1897年逝世,清朝甲午战争人物,美国自杀者,北洋水师人物,在清朝的美国人

菲里奥·诺顿·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年12月12日/13日-1897年2月11日),美国海军军官,后来越洋至大清帝国为军事顾问。1877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1885年来华,成为北洋水师教官,帮助训练海军军官和参与海军建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同年9月他作为镇远舰帮办参与了黄海海战并因此负伤。甲午战争结束后,1895年他返回美国,但战争中造成的病痛一直困扰着他,又加上美国舆论对北洋海军多所轻视,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马吉芬终身未婚。

马吉芬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诺顿·马吉芬曾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名上校。马吉芬曾就读华盛顿与杰弗逊学院(英语:Washington & Jefferson College),1877年转入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1884年毕业,但当时美国海军没有足够的军官职缺,只有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才能当上军官,他在拿到了差不多一年薪资的补偿费之后,回到家乡。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马吉芬来华,获李鸿章邀请到北洋水师任职,作为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教官)任教近9年。在此期间,他为北洋水师的组建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曾带队前往英国协助监督4艘清廷订制的铁甲舰的建造。马吉芬非常热爱海军事业,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美国海军任职,也希望在中国海军的经历能为他重返美国海军提供帮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吉芬作为镇远舰帮办(相当于副舰长)加入北洋海军参战。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马吉芬英勇的参加了战斗,头部等多处负伤。战后,他还获得了清廷颁发的嘉奖。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马吉芬回到美国,他写了一些亲历黄海海战的回忆文章,并为北洋海军的行动辩解。在给《世纪(英语:The Century Magazine)》杂志的一篇记叙黄海海战的文章中,他曾写道:“水师提督丁汝昌是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们的代表,他是一位勇敢的战士和真正的绅士。他被自己的同胞背叛,和优势的敌人奋战,在大势已去时,尽自己最后的职责来保全部下的生命。……在那个午夜,当他服下毒药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的心中想必是充满了苦涩吧。”

战争遗留的伤痛一直困扰马吉芬,他的头部受到重创,非常痛苦。美国社会舆论和当时的西方舆论一样,分辨不太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委,只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因此马吉芬在美国报刊上撰文并各处演讲,将他所亲见亲历的北洋海军的战斗情况介绍给大众,但被舆论当作了疯子、狂人,认为是他头部的战伤使得他精神错乱。

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这一天正是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两年前自杀的日子。马吉芬穿着一身北洋海军军服,盛殓在铺盖着黄龙旗的棺柩中下葬。

马吉芬的墓碑正面上方刻着交叉着的大清黄龙旗和美国国旗,中间有一只船锚,下面写着“菲里奥·诺顿·马吉芬/1860年12月13日-1897年2月11日/于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担任中国军舰镇远号指挥官”,以及“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此句出自圣经诗篇51:17)。背面则刻着:“以此纪念一位深爱着自己祖国、却把生命奉献给另一面国旗的勇士”。“This tablet is erected in tender memory of a Brave Man, who loved his own, but gave his life for an alien flag.”

马吉芬侄媳妇马芬妮曾为其作传,张黎源中译为《北洋海军洋员马吉芬传》。马幼垣教授有专文研究马吉芬〈马吉芬与北洋海军〉。

相关

  • 国际度量衡局国际计量局(法语: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缩写:BIPM)是依1875年订定的米制公约,为维护国际单位制(SI制)所设立的3个组织中的1个。其宗旨为“确保国际度量衡标准
  • 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俄语: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Arkhangelskaya oblast),包括涅涅茨自治区、新地岛和法兰兹约瑟夫地,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西北部
  • 2011年生物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英文: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缩写:IBO)是一个为中学生举办的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在1960年代,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源于东欧)后的第一届国际学
  • 戈兰高地戈兰高地(阿拉伯语:هضبة الجولان‎,转写:Hadhbat al-Jaulan,希伯来语:רמת הגולן‬‎)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
  • 缅因号战列舰 (ACR-1)缅因号(USS Maine ACR-1),是美国海军的一艘6682吨级二等战列舰,她以美国缅因州的名字命名。该船的爆炸和沉没成为了美西战争的导火索,关于她真正的沉没原因直到现在仍是个谜。缅
  • 伊藤若冲伊藤若冲(日语:伊藤若冲/いとう じゃくちゅう,1716年3月1日-1800年10月27日),近代日本画家,江户时代中期在京都活跃的画师,名汝钧,字景和。其作品巧妙融合了写实与想象的他被称为“奇
  • .bv.mw-parser-output .monospaced{font-family:"Menlo","Consolas","Liberation Mono","Courier New",monospace}.bv是为布韦岛而保留的互联网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其域名注册局是
  • 杨平杨济平(1959年6月12日-),笔名杨平,生于台湾台北市,祖籍河南省开封,台湾现代诗诗人。退休后长居内湖持续创作。2005年邀到雪梨担任驻市作家。曾任周刊、今天(台湾)、《创世纪》诗刊
  • 台南海军航空队台南海军航空队(日语:台南海軍航空隊/たいなんかいぐんこうくうたい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的航空部队,1941年10月1日第一代基地设立,1942年11月1日改名
  • 阴山阴山山脉,蒙古语名即“达兰喀喇”(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