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马

✍ dations ◷ 2025-05-20 09:43:16 #社会问题,日语词汇,群体心理学,信息社会,媒体研究

野次马(やじ うま),本是用来指称上了年纪的马的日语单词。后来意思转变为指代对跟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表面上感兴趣,凑热闹的态度和行为。到现在又转变成指代持这种态度的人。含贬义。

词源为“亲父马(おやじうま)”,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老马的意思。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OYaJi-WuMa”(おやじうま)被讹传成“YaJi-WuMa”(やじうま)。另一种说法是,老马因为上了年纪而失去作用,只能跟在年轻的马后面,从而指代那些对别人的事袖手旁观,凑热闹指指点点的人。

表现出野次马行为的人被认为具有“野次马根性”。另外,现在又衍生出了“野次る(やじる)”的用法,即将“野次马”动词化。同样也有“やじを飞ばす”这种用法。

除了上述用法之外,“野次马”也用来指称“发狂的马”。

对突发事件感兴趣是人类的本能。而野次马则有专门指代这种本能中不好的一面的意思。

虽然也有野次马因为围观而人生为之一变的情况发生,但总的来说社会对野次马行为并不持肯定的态度。

野次马多出现在事件及事故发生地进行围观,对救援工作带来诸多障碍。近些年在日本的一些火灾现场,野次马们停下汽车围观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消防车无法通行,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等情况发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相关

  • 凯尔苏斯凯尔苏斯(英语: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生于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至公元37年)。他著有一部涵盖多种主题的百科全书,前5卷与农业相关,但现仅存关于医学的八卷,被称为
  • 治疗药物监控治疗药物监控(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是临床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检验药物血浓度以确保药效与预防毒性产生。治疗药物监控主要关注那些治疗浓度与毒性浓度非常接近的药物
  • 战斗或逃跑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Fight-or-flight response),心理学,生理学名词,为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所创建,其发现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应激,使躯体
  • 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英语:Leslie Richard Groves,1896年8月17日-1970年7月13日),美国陆军中将,189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1918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常年于美国陆军
  • Hyaloklossia见内文贝诺孢子虫属(学名:Besnoitia),又名必斯内虫属,是原生生物的一种,属于顶复动物门的一个属,是一种寄生性动物,会造成许多畜牲生病。本属物种的生命周期大多数都是未知,特别是当
  • 老挝语老挝语(ພາສາລາວ phasa lao),又称寮语、寮国语、老语,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壮傣语支,是老挝的官方语言。其使用人口约520万,主要分布于老挝,以及泰国东北部和北部的佬族居住地
  • 沈阳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沈阳联勤保障中心,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为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下属副军级单位,隶属武汉联勤保障基地。1961年9月,在沈阳市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2分部。1968
  •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多元文化或各种单一文化结合体的本质,与谋求全球单一文化的文化同质化相反,更类似于文化融合。文化多样性也可以指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
  • 影像去背影像去背(英语:Image Matting),是指借由计算前景的颜色和透明度,将前景从影像中撷取出来的技术,可用于替换背景、影像合成、视觉特效,在电影工业中被广泛地使用。影像中的每个像素
  • 李秉灏李秉灏(生年不详-卒年不详),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式己巳恩科二进士。榜名李锦。官至内阁中书。曾任《钦定平定教匪纪略》校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