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石
✍ dations ◷ 2025-04-25 03:52:02 #长石
长石(英语:feldspar)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长石属于含钾、钠、钙、钡等元素的铝硅酸盐矿物(KAlSi3O8 - NaAlSi3O8 - CaAl2Si2O8)。长石是在侵入火成岩或喷出火成岩中的岩浆的结晶体,形成矿脉;也可存在于多种变质岩中。几乎完全由钙质斜长石形成的岩石称作斜长岩。在多种沉积岩中也发现了长石。另外月球的壳也由长石组成。长石的英文名feldspar是由德文Feld(田地)和Spath(不含矿物的岩石)两个单字组成的。长石族矿物是网硅酸盐。常见长石由三种端元组分(endmember)构成:钾长石与钠长石的固溶体被称作碱长石。钠长石与钙长石的固溶体被称作斜长石。 钾长石与钙长石仅存在有限的混溶,不形成矿物系列。而对于碱长石与斜石两种固溶体,在地壳内部常见的温度下,二者是难混溶的。钠长石被认为既是碱长石又是斜长石。除了钠长石,钡长石也被认为既是碱长石又是斜长石。钡长石是替换钾长石而形成的。碱长石系列包括:透长石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微斜长石在较低温度下稳定。 纹长石具有碱长石的典型纹理,因为中间混合组分在冷却时不同成分离溶而形成的。许多花岗岩的碱长石条纹纹理肉眼可见。晶体的微条纹纹理可用小型显微镜观察,而隐条纹(cryptoperthitic)纹理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斜长石系列是(三斜晶)的。斜长石系列包括(括号内为含钙长石百分比):斜长石的中间组分在冷却时也可脱溶两种成分,但与碱长石相比,离溶的扩散速度非常慢,最终两种成分的交错生长结果非常微小以至于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拉长石的可见色彩是由于其内部的非常细粒度的脱溶片晶(lamellae)对光的影响。钡长石一族是单斜晶的,包括:长石在化学风化作用下可以形成粘土矿。虽然长石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能做为宝石者并不多见。长石类宝石多产于岩浆岩侵入体、伟晶岩和片麻岩中。具体的种类有月光石(KAlSi3O8)、天河石(KAlSi3O8)、日光石(NaAlSi3O8)和拉长石(英语:Labradorite)(CaAl2Si3O8)。中国战国时期的和氏璧可能就是宝石级的拉长石。
相关
- 磷3s2 3p32, 8, 5蒸气压((白磷))第一:1011.8 kJ·mol−1 第二:1907 kJ·mol−1 第三:2914.1 kJ·mol−1 (主条目:磷的同位素磷(拉丁语:Phosphorum,化学符号:P)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
- 弱碱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中,弱碱指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碱,意即质子化反应不完全。一般碱的pH值范围为7~14,其中7为中性,14则为强碱性,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对强碱而言,弱碱从水分
- 蚱蜢效应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是指污染物透过挥发或是风力的影响,不断的释放至大气中,然后再借由沉降作用(例如降雨)回到陆地上,并随季节变化一直在反复进行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
- 拉玛泽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21人类的21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是所有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含有大约47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1.5%。21号染色体的
- 细菌域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提供了一种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法来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
- 行星运动的定律开普勒定律是由德国天文、数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所发现、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他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发现了
- 航天动力学航天动力学是研究航天器和运载器在飞行中所受的力及其在力作用下的运动的学科,又称星际航行动力学、天文动力学和太空动力学。航天动力学研究的运动包括航天器的质心运动,称轨
- 亲吻亲吻是指用嘴唇触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一个人。特别的,接吻是指两人的嘴唇互相接触。亲吻是一种经过学习的行为,从其他动物之间的行为学习而来。许多灵长类动物也有亲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