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肉鳍鱼纲
✍ dations ◷ 2025-07-19 04:53:06 #肉鳍鱼纲
肉鳍鱼总纲(学名:Sarcopterygii)是硬骨鱼类的一个演化支。此类鱼的特点是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化有直接的关联性。此总纲之下包括腔棘鱼纲及肺鱼四足纲。肉鳍鱼最早出现在距今4.23亿年前的志留纪的晚期。大部分于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灭绝。其中的腔棘鱼曾被认为完全灭绝,直到1938年才在非洲东南海域深海捕捉到活体,之后并在印度等地区多次被发现而证实仍然存活于深海中。目前仅存一目二种,即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中的活化石。大多数肉鳍鱼已绝种,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肉鳍鱼为石炭纪时期苏格兰的希氏根齿鱼,体长可超过7米(23英尺)。现存两群腔棘鱼纲及肺鱼亚纲中,体型最大的腔棘鱼为西印度洋矛尾鱼,体长可达 2米(6英尺7英寸),体重可达110千克(240磅);体型最大的肺鱼为非洲肺鱼科,体长同样可达 2米(6英尺7英寸),重量可以达到 50千克(110磅)。现有研究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有可能是在大约3.6亿年前从肉鳍鱼类中的蝶柱鱼演化而来。腔棘鱼纲分为腔棘目和爪齿鱼目。其中爪齿鱼目生活在四亿年前左右,已灭绝。现仅存腔棘目下矛尾鱼,被称为“活化石”。肺鱼四足纲 Dipnotetrapodomorpha(=扇鳍纲(英语:Rhipidistia) Rhipidistia)分为肺鱼亚纲和四足形亚纲两类。依照2017年《硬骨鱼支序分类法》,本总纲与其它硬骨鱼的演化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真骨下纲 Teleostei全骨下纲 Holostei软质亚纲 Chondroste腕鳍鱼纲 Cladistia肺鱼亚纲 Dipnomorpha四足形亚纲 Tetrapodomorpha腔棘鱼纲 Coelacanthimorpha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外类群)
相关
- 齐多夫定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大碰撞说大碰撞说(英语:Giant impact hypothesis),是一种解释月球形成原因及过程的假说,也可用于探讨金星及火星等类地行星的卫星生成。该假说认为在大约45亿年前(或太阳系形成后约2,000万
- 国家格言索引 国防预算 石油储量 军事(武装部队) 死刑 国债 生育率 最高点 官方语言 地理 政体 面积 代码 陆地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国内生产总值 国徽 国旗 国歌 国家格言 首都 城市
- 西冢泰美西冢泰美(日语:西塚 泰美/にしづか やすとみ Nishizuka Yasutomi,1932年7月12日-2004年11月4日 ),FRS,日本医学家、生化学家,曾任神户大学校长及荣誉教授等。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
- 蹼蹼是某些动物脚掌上的皮膜,功能是可以方便这些动物能在水中游泳或潜水,常见的有蹼动物有鸭、鹅、蛙、蟾蜍、水獭、鸭嘴兽、企鹅等。
- 八圣地佛教八大圣地,是释迦牟尼生活过的八个地方,佛教的主要宗派都把这些地方看作圣地。八大圣地可以分成两类:著名的朝圣者有:
- 凸眼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虚时间虚时间(imaginary time)是单位时间的虚数倍。这是一个从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领域派生的概念。其常被用于联系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
- 雷达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侦测和定距)的缩写及音译。将电磁能量以定向方式发射至空间之中,借由接收空间内存在物体所反射之电波,可以计算出该物体
- 反常塞曼效应塞曼效应(英语:Zeeman effect),在原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光谱分析里是指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译注发现的,随后荷兰物理学家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