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普·阿尔斯兰

✍ dations ◷ 2025-09-12 02:11:57 #阿尔普·阿尔斯兰

阿尔普·阿尔斯兰(现代土耳其语:Alp Arslan;波斯语:آلپ ارسلان‎;1029年1月20日-1072年12月15日),本名穆罕默德·本·达伍德·恰格勒或穆罕默德·本·贾格里,塞尔柱帝国第二任苏丹,首任苏丹图赫里勒·贝格之侄,一族英雄塞尔柱·贝格的曾孙。阿尔斯兰任内屡次与埃及的法蒂玛王朝、东罗马帝国交战取胜,使帝国得以扩张版图,代表性战役为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今土耳其境内)以少胜多击败东罗马帝国远征军,此役奠定大塞尔柱王朝在安纳托利亚的统治。土耳其后人敬佩他的军事才能和非凡武艺,尊称他为“阿尔普·阿尔斯兰”,意为“英勇之狮”。

在施政上,由于阿尔斯兰自身对行政事务不感兴趣,他将国事悉数交付尼札姆·穆勒克等波斯官僚进行管理。

青年时的阿尔普·阿尔斯兰随叔叔图赫里勒·贝格苏丹驻扎在帝国西部,协助对抗埃及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的统治者穆斯坦绥尔;由于教派冲突,逊尼派的塞尔柱帝国与什叶派的法蒂玛哈里发关系恶劣、时有纷争。他的父亲恰格勒·贝格则负责管理帝国东部的呼罗珊地区。

在西部战端稍歇之后,阿尔斯兰回到大呼罗珊,父亲安排他从事管理工作,并为他引荐尼札姆·穆勒克,后者颇受赏识,更在阿尔斯兰即苏丹位时被重用为“维齐尔”(即“宰相”或“首席大臣”),掌管帝国一切行政。

1059年,30岁的阿尔斯兰接替去世的父亲担任呼罗珊总督。

1063年,苏丹图赫里勒去世,贵族们决定让阿尔斯兰的幼弟苏莱曼·恰格勒继任苏丹。对此不满的阿尔斯兰,与同样觊觎苏丹大位的叔叔库塔尔米什爆发了达姆甘之战。阿尔斯兰一派最终取胜,他将库塔尔米什的儿子们流放到安纳托利亚南边的托鲁斯山区。据在流放中幸存的苏莱曼·库塔尔米什回忆,阿尔斯兰在战后看到叔叔的尸体时难过的落泪。

1064年4月27日,阿尔斯兰即位为大塞尔柱苏丹,靠着尼札姆的辅佐他弭平了塞尔柱统治阶层的派系纠纷,坐拥阿姆河至底格里斯河的广大南波斯领土,维持了帝国的稳定与和平。上任当年,阿尔斯兰就觊觎土耳其圣巴西流教堂的大笔财产,自命为土耳其骑兵团长,挥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入侵东罗马帝国治下的土耳其地区、卡帕多西亚省的首府开塞利。

同年底,他与宰相尼札姆·穆勒克一同进军同属东罗马的亚美尼亚和乔治亚省,在25天的围攻后,塞尔柱军攻下亚美尼亚首都阿尼,旋即对市民展开屠杀,当时阿拉伯历史学者西必特·艾本纽·乔西(英语:Sibṭ ibn al-Jawzi)亲眼见证了苏丹军队破城后的惨况:“(赛尔柱)军队屠杀居民,烧杀虏掠,所有幸存者沦为阶下囚,人数至少有5万......听说走到哪都会不小心踩到尸体,街道为之堵塞。我决心进城亲眼看看城中传闻是否为真?然而,当我发现连半条没有尸体的街道都不存在时,不得不承认答案是如此悲惨。”

1066年,阿尔斯兰召集各地领主举办大会,席间宣布他的儿子马利克沙一世为下任苏丹继承人。隔年,塞尔柱帝国占领亚美尼亚全境。

1068年,东罗马帝国将军罗曼努斯四世强娶先皇遗孀登基。他断然实施军事改革,两度亲征塞尔柱帝国。由于阿尔斯兰不重视小亚细亚地区和连胜带来的骄纵,他放任当地当地驻军任意劫掠,各部族如同一盘散沙。罗曼努斯四世抓住机会将他们分个击破,收复部分失土并夺得了阿勒颇附近的一座城市。同时,塞尔柱帝国已持续一年的对伊康(今科尼亚)攻势也被击退,西方边界一度退至幼发拉底河。由于和埃及法蒂玛王朝的战事仍未歇,在土耳其一系列战事失利后,苏丹决定与东罗马拜占庭方面和谈;1069年两军签下和约,塞尔柱帝国避免了腹背受敌的状况。

1070年东罗马帝国第三度发动远征,此次罗曼努斯并未亲阵。此时阿勒颇的统治者拉希德·马哈茂德(英语:Rashid al-Dawla Mahmud)为了获取阿尔斯兰的支援,向苏丹宣誓效忠,获得了塞尔柱军队的帮助。东罗马远征军战败、崩溃,指挥官曼努埃尔·科穆宁(已故皇帝伊萨克一世的侄子)亦被俘。

1071年2月,罗曼努斯派遣大使至塞尔柱更新和约,当时阿尔斯兰正在围攻埃德萨城;东罗马大使到达后,他答应续约并立即解除包围,向南移师对抗法蒂玛军。然而,罗曼努斯此次换约乃是希望分散苏丹在北方的注意力,趁塞尔柱人反应之前收复亚美尼亚。

1071年8月,42岁的阿尔普·阿尔斯兰在阿勒颇接获东罗马第四度远征的消息,此次罗曼努斯四世再次亲征。除东罗马军外,他还募集了来自法兰克、诺曼、库曼等地的佣兵,集结了至少4万的军势攻向亚美尼亚。没想到东罗马会再度进军的阿尔斯兰仓促回师,两军在曼齐刻尔特(又译马拉兹吉尔特,今土耳其境内)相遇,隔着穆拉特河对阵。据说为提高士气,苏丹甚至穿上了寿衣以示战斗至死的决心 。

相对于东罗马帝国军,塞尔柱军只有两万,人数约为对方一半,阿尔斯兰将骑兵队部属成松散的新月阵型,计划以擅长的帕提亚射法迎敌。人数占优的东罗马军方阵在渡河后很快便占领了塞尔柱的中央军阵地,然而阿尔斯兰下令中央军后退时让两翼马弓手不断放箭,将以步枪兵为主、擅长肉搏的东罗马佣兵钉在河岸避免近身战。东罗马前锋在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又发生库曼佣兵倒戈的事情,其他佣兵团见此纷纷退出战场。在先锋队陷入混乱后罗曼努斯四世亲率中军渡河,人数劣势使得塞尔柱军陷入苦战。

给予东罗马军致命重创的是罗曼努斯的继子安德洛尼卡·道卡斯(英语:Andronikos_Doukas_(cousin_of_Michael_VII)),在罗曼努斯渡河后,他径自宣布皇帝已战死并带领后卫队撤离,这一举动使东罗马军的人数优势不复存在,罗曼努斯四世战败被俘。

出乎他意料,在受俘仪式结束后,他被苏丹比照国王规格慷慨接待,阿尔斯兰与惊奇的皇帝间有过以下对话:

阿尔斯兰的主要目标仍是南边的法蒂玛王朝,在对东罗马的谈判中,他索求赎金以及承认塞尔柱对科尼亚、希拉波利斯、曼齐刻尔特等城的统治权。在和平条款签署后,苏丹释放俘兵,并将皇帝由警卫恭敬地护送回国,让他满载礼物而归。然而罗曼努斯回国后即被新皇帝挖去双眼流放,于翌年逝世。

同年底,塞尔柱军击败了宿敌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夺下耶路撒冷并虐杀战俘,帝国一系列军事胜利成为后来基督教世界的十字军东征远因。

击败东罗马帝国的隔年,阿尔斯兰不顾尼札姆和儿子马利克沙的反对,出兵土耳其斯坦(今乌兹别克、哈萨克境内)攻打喀喇汗国,塞尔柱军很快就前进到了阿姆河畔。

1072年12月11日,在渡河前,阿尔斯兰接见一位拒降的花剌子模领主尤素夫(Yussuf al-Kharezmi),下令将其处决,绝望的领主拔出匕首冲向苏丹;身为一位名射手,阿尔斯兰示意卫兵退下,亲自弯弓搭箭迎敌,然而一个重心不稳导致箭矢仅仅是擦过尤素夫,阿尔斯兰被冲入怀中的刺客以匕首重伤,于四天后逝世,享年43岁。遗体被运往梅尔夫,与他父亲合葬。

临死前,阿尔斯兰自嘲:

在阿尔斯兰死后,拜占庭帮助被流放的苏莱曼取得土耳其地区的统治权。后者在东罗马与塞尔柱之间周旋,几乎支配全安那托利亚半岛。最终苏莱曼于1077年自立为苏丹,开创鲁姆苏丹国。

由于曼齐刻尔特一役将东罗马帝国赶出安那托利亚半岛,阿尔斯兰常被视作土耳其人独立的象征,广受安那托利亚主义(Anatolianism,即土耳其国家主义(英语:Turkish nationalism))者尊崇。

在2002-2008年的土库曼斯坦历法改革期间,一度以阿尔普·阿尔斯兰之名命名八月份。


相关

  • 形成层形成层是一个植物组织层,提供未分化细胞给植物生长。有几种不同种类的形成层被发现在植物的茎和根中:
  • 达姆施塔特达姆施塔特(Darmstadt)是位于德国黑森州南部的中型城市,在德国号称“科技城”。控有莱茵河和美茵河汇口三角洲以东的地域,自古以来即为黑森南部的中心城市,曾作为历史上黑森大公
  • CACICACI国际公司(CACI International Inc),原名加利福尼亚分析中心公司(California Analysis Center, Inc.),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跨国信息技术公司。它负责为美国
  • 光谱博硕光谱资讯股份有限公司(T-time Technology Co., Ltd.)成立于1992年,是台湾的电脑软件公司,其运营项目主是游戏的软件研发、代理和发行。公司目前由板桥搬迁至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
  • 都铎式建筑都铎式建筑(Tudor architecture)是流行于英格兰都铎王朝的一种建筑风格,都铎式拱和凸肚窗是都铎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它属于中世纪建筑的范畴。在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之后,从教会那
  • 迪米特里斯·萨尔平吉迪斯迪米特里斯·萨尔平吉迪斯(希腊语:Δημήτρης Σαλπιγγίδης,拉丁转写:Dimitris Salpingidis,1981年8月18日-)出生于塞萨洛尼基,希腊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希腊
  • 让·博丹让·博丹(法语:Jean Bodin 1530年-1596年),是法国的律师、国会议员和法学教授,因他的主权(sovereignty)理论而被视为政治科学之父。代表作《国家六论》,与霍布斯、波舒哀等人同为西
  • 刘懋刘懋(?-1631年),字黾夫,号养衷。陕西临潼人,籍贯直隶凤阳(今安徽),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籍贯直隶凤阳(今安徽),父辈时徙临潼亨利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历任项城、宁陵、
  • 地理人种地理人种(geographical race)是由德国B.伦什倡议并由美国地理学家加恩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种人种划分方式。加恩划分出了9个地理人种:
  • 徐宏俊徐宏俊(1951年6月-),男,汉族,江苏盐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