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报

✍ dations ◷ 2025-07-22 16:59:51 #台湾日治时期报纸,台湾文学史

《台湾新报》(1944年4月1日-1945年),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发行的报纸。

1896年6月,前任日本大阪府警务部长山下秀实,藉与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的同乡之谊,带着大阪《雷鸣新闻》的活版铅字印刷设备在台创立《台湾新报》,为台湾第一份近代化的报纸。《台湾新报》初期限于物资匮乏,故采不定期发行,周刊一或二次。同年7月,第二任台湾总督桂太郎纳《台湾新报》为台湾总督府公报,刊登政府律令的发布与解释,成为一份半官半民的刊物,但也因此得总督府津贴补助,在同年10月改为日报,不过销路极差,全台有费报份仅4810份。

1897年5月,另一份《台湾日报》在总督桂太郎的授意下创刊,同年7月也成为台湾总督府公报,桂太郎原有意大力扶植,给予优渥津贴,不料却在创刊前离职,结果补助经费从原来商量好的年津25000圆降至400圆,还远低于《台湾新报》的4800圆。差别待遇加上萨长派系问题3,《台湾日报》开始抨击总督府,与亲总督府的《台湾新报》反目成仇,展开激烈笔战,甚至街头斗殴。1898年4月,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上任后出面调停,协助日人守屋善兵卫收购两报,在5月合并为《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治时期第一大报就此诞生。

1944年3月台湾总督府下令合并台湾主要的六家报纸(台北《台湾日日新报》、台北《兴南新闻》、台中《台湾新闻》、台南《台湾日报》、高雄《高雄新报》、花莲《东台湾新报》)成立《台湾新报》,该报于同年4月1日开始发行。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新报》,改名为《台湾新生报》。主要人物有前兴南新闻社的协理罗万伡、主笔林呈禄与财务经理陈逢源等,他们分别担任副社长、协理或财务经理等职务,当日本战败退出后罗、林以顾问留下来。

相关

  • 爱知医科大学名古屋大学(日语:名古屋大学/なごやだいがく Nagoya daigaku;英语译名:Nagoya University),简称名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名大创基于1871年,前
  • 87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药王药王可以指:
  • 头癣头癣(外语favus, tinea capitis, ringworm of the scalp)是皮肤细菌疾病,由真菌引起,有可能引发其它疾病。三种主要的真菌是:小孢癣菌、表皮癣菌和毛癣菌属。头癣可能出现于各部
  • 美国的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美国继英语之后第二大广泛使用的语言。在美国,西班牙语使用者的人数比汉语、法语、意大利语、夏威夷语以及美洲原住民语言的使用人数的总和还要多。根据2009年由美
  • 朱诺1号运载火箭朱诺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轨道运载火箭,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木星-C探空火箭。朱诺一号运载火箭是最为人熟知的火箭,因为它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卫星——探险者一号。 红石运载火箭及水
  • 林利斯哥坐标:55°58′45″N 3°36′38″W / 55.97905°N 3.61054°W / 55.97905; -3.61054林利斯哥(英语:Linlithgow,苏格兰盖尔语:,低地苏格兰语:)是英国的一座城镇和皇家特区,位于苏格兰西
  • 行星平衡温度行星平衡温度(英语:Planetary equilibrium temperature)是一个理论上的行星表面温度。该理论简单地将行星当成黑体,并且行星的外在热源只有母恒星。在这个模型中并不考虑行星是
  • 藤田茜藤田茜(1993年1月26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静冈县出身。贤Production所属。兴趣是竞技歌牌、手工艺、咖啡店巡礼。座右铭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粗体字为主要角色。2013年2014
  • 帕卢瓦伊帕卢瓦伊(Paluvai),是印度喀拉拉邦Thriss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20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206人,其中男性3267人,女性3939人;0—6岁人口781人,其中男387人,女394人;识字率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