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报

✍ dations ◷ 2025-02-23 19:52:44 #台湾日治时期报纸,台湾文学史

《台湾新报》(1944年4月1日-1945年),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发行的报纸。

1896年6月,前任日本大阪府警务部长山下秀实,藉与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的同乡之谊,带着大阪《雷鸣新闻》的活版铅字印刷设备在台创立《台湾新报》,为台湾第一份近代化的报纸。《台湾新报》初期限于物资匮乏,故采不定期发行,周刊一或二次。同年7月,第二任台湾总督桂太郎纳《台湾新报》为台湾总督府公报,刊登政府律令的发布与解释,成为一份半官半民的刊物,但也因此得总督府津贴补助,在同年10月改为日报,不过销路极差,全台有费报份仅4810份。

1897年5月,另一份《台湾日报》在总督桂太郎的授意下创刊,同年7月也成为台湾总督府公报,桂太郎原有意大力扶植,给予优渥津贴,不料却在创刊前离职,结果补助经费从原来商量好的年津25000圆降至400圆,还远低于《台湾新报》的4800圆。差别待遇加上萨长派系问题3,《台湾日报》开始抨击总督府,与亲总督府的《台湾新报》反目成仇,展开激烈笔战,甚至街头斗殴。1898年4月,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上任后出面调停,协助日人守屋善兵卫收购两报,在5月合并为《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治时期第一大报就此诞生。

1944年3月台湾总督府下令合并台湾主要的六家报纸(台北《台湾日日新报》、台北《兴南新闻》、台中《台湾新闻》、台南《台湾日报》、高雄《高雄新报》、花莲《东台湾新报》)成立《台湾新报》,该报于同年4月1日开始发行。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新报》,改名为《台湾新生报》。主要人物有前兴南新闻社的协理罗万伡、主笔林呈禄与财务经理陈逢源等,他们分别担任副社长、协理或财务经理等职务,当日本战败退出后罗、林以顾问留下来。

相关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emplate:Taxobox and拆除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变形菌,发现于纳米比亚大陆架的海洋沉淀物中。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细菌,半径0.1~0.3 
  •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指的是欧洲中世纪形成的一系列高等教育组织。这些教育组织主要提供神学、法学、医学和博雅教育。它们是原型则是更古老的基督教座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而其形成现代
  • 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名词,是指表示二个量之间不等的叙述。一般常会表示成二个表示式表示要探讨的量,中间再加上不等关系的符号,表示两者的关系。以下是一些不等式的例子:有些作者认为不
  • 十腕总目十腕总目(学名:Decapodiformes),俗称“乌贼”,古称乌鲗,是一种头足纲蛸亚纲新蛸下纲之下的一类软体动物,所有乌贼都可以喷墨。乌贼类可以大致概括本类多数动物。与蛸亚纲的其他分类
  • 纺锤形纺锤形(;源于希腊文的,即纺锤(英语:Spindle (textiles))的意思),又译作梭形,是一种两端尖细、中间宽阔膨凸的形状。这种形状常于形容细胞、腹足纲软体动物的螺壳、又或鱼类的外形。
  • 伊万·法尔斯伊万·法尔斯(Iwan Fals),原名维佳万·里斯但多(Virgiawan Listanto),1961年9月3日出生于雅加达 。是印尼知名的歌手,擅长民谣、摇滚、乡村以及流行音乐。他的歌曲创作有如快照一
  • 艾施泰因山坐标:47°31′20″N 10°30′48″E / 47.52222°N 10.51333°E / 47.52222; 10.51333艾施泰因山(德语:Einstein),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部,由蒂罗尔州负责管辖,属于坦海姆山脉的
  • 阿达曼蒂纳鳄阿达曼蒂纳鳄(学名:)是种已灭绝诺托鳄类,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巴西。以下演化树来自于同一份命名研究:
  • 克尔维里山坐标:18°50′35″S 68°55′32″W / 18.84306°S 68.92556°W / -18.84306; -68.92556克尔维里山(Qillwiri),是南美洲的山峰,处于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省和智利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
  • 莱斯利·伊斯本·罗格莱斯利·伊本·罗格(英语:Leslie Isben Rogge,1940年3月8日-)是一名美国银行抢劫犯。他于1970年代因车辆盗窃和大规模盗窃而被关押在堪萨斯州莱文沃思的美国监狱中。后来,他于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