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猎龙

✍ dations ◷ 2024-12-22 23:00:58 #非洲猎龙
非洲猎龙属(属名:Afrovenator)是兽脚亚目斑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中晚期的非洲北部。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有5公分长的锐利牙齿,及手上的三只爪。从已知的一个骨骼,可知非洲猎龙的身长约为9米长,体重约1.5公吨。非洲猎龙的属名是由拉丁文的“afro-”(意即“从非洲”)及“venator”(意即“猎人”)而来。目前只有一个种,名为阿巴卡非洲猎龙(A. abakensis)。种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尼日阿巴卡地区(图瓦雷克语:Abaka)为名。在199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连同其他学者将这些化石描述、命名,发表于《科学》杂志。非洲猎龙的化石发现于尼日阿加德兹的Tiourarén地层。Tiourarén地层的年代大致是下白垩纪的豪特里维阶至贝里亚阶,距今约1亿3600万到1亿2500万年前。蜥脚下目的约巴龙,也是在同一地层被发现,也是与非洲猎龙在同一论文首次被提及。但在2009年,其他科学家重新鉴定Tiourarén地层的地质年代,应为侏罗纪中期的巴通阶到牛津阶,约1亿6400万到1亿6100万年前。非洲猎龙的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缺少下颌)、部分脊柱、前臂及手掌、接近完整的骨盆、及完整的后脚。这些骨骼被存放在芝加哥大学。大部分的研究将非洲猎龙分类在斑龙科内。以往斑龙科是一个“未分类物种集中地”,包含很多大型及很难分类的兽脚亚目恐龙。但近年经过重新定义后,它成为棘龙超科内棘龙科的姊妹分类单元。在2002年的一项专注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研究,发现非洲猎龙是原始斑龙科恐龙。但是,这研究并不包括迪布勒伊洛龙(Dubreuillosaurus),这可能会影响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结果。其他近期而较完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显示,非洲猎龙属于斑龙科下的一个亚科,包括美扭椎龙、迪布勒伊洛龙。这个亚科被称为斑龙亚科或美扭椎龙亚科。后者的研究亦将皮亚尼兹基龙包括在这亚科之内。一些其他的假说亦显示非洲猎龙的分类关系。在保罗·塞利诺(Paul Sereno)的原本描述中,非洲猎龙被认为是原始蛮龙超科恐龙,但不属于棘龙科及蛮龙科(斑龙科的同意词)。另一个研究将非洲猎龙完全放在棘龙超科之外,并提出非洲猎龙与异特龙是近亲,而这是唯一作出此结论的文章。

相关

  • 青蒿琥酯青蒿琥酯(英语:Artesunate),是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之一。于1977由桂林制药厂(现已更名为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刘旭合成。青蒿琥酯是青蒿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可溶于水,因
  • 污名化社会羞辱(英语:Social stigma)又称为社会耻辱、社会羞耻或社会污名,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基于个体特征而对某人的否定、不认同或不满。这些状况时常包括:不公正的待遇、疏远或排挤,并
  • 氟班色林氟班色林(英语:Flibanserin)(代号:BIMT-17),商品名为Addyi,研究发现是一种用来治疗绝经前妇女的性欲障碍(HSDD)的药物。氟班色林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但是在2010年10月得到了美国食
  • 荷尔-阿哈荷尔-阿哈(Hor-Aha),目前埃及学学者普遍认为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二位法老。荷尔-阿哈出生于公元前3100年。“荷尔”一名是埃及神话中隼神荷鲁斯的音译,而阿哈则有“战斗”、
  • 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地理学会(英语: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缩写IGU;法语:Union Géo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缩写UGI),是世界各国地理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学术性组织。国际地理学会为全
  • 306年
  • 鲁比亚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语:Carlo Rubbia,1934年3月31日-),出生于戈里齐亚,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与西蒙·范德梅尔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共同发现W及Z玻色子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鲁比
  • Journal of Sex Research《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是是一本经过同行评审的美国性学学术期刊,涵盖人类性行为和性学领域的研究。它由罗德里奇负责出版,由美国性学研究学会(Society for the
  • 双曲线在数学中,双曲线(英语:hyperbola;希腊语:ὑπερβολή,意思是超过、超出)是定义为平面交截直角圆锥面的两半的一类圆锥曲线。它还可以定义为与两个固定的点(称为焦点)的距离差是
  • 查尔斯王储女王陛下爱丁堡公爵殿下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殿下(英语: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Charles, The Prince of Wales,1948年11月14日-),全名为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Charles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