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洲猎龙
✍ dations ◷ 2025-10-22 01:01:56 #非洲猎龙
非洲猎龙属(属名:Afrovenator)是兽脚亚目斑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侏罗纪中晚期的非洲北部。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有5公分长的锐利牙齿,及手上的三只爪。从已知的一个骨骼,可知非洲猎龙的身长约为9米长,体重约1.5公吨。非洲猎龙的属名是由拉丁文的“afro-”(意即“从非洲”)及“venator”(意即“猎人”)而来。目前只有一个种,名为阿巴卡非洲猎龙(A. abakensis)。种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尼日阿巴卡地区(图瓦雷克语:Abaka)为名。在199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连同其他学者将这些化石描述、命名,发表于《科学》杂志。非洲猎龙的化石发现于尼日阿加德兹的Tiourarén地层。Tiourarén地层的年代大致是下白垩纪的豪特里维阶至贝里亚阶,距今约1亿3600万到1亿2500万年前。蜥脚下目的约巴龙,也是在同一地层被发现,也是与非洲猎龙在同一论文首次被提及。但在2009年,其他科学家重新鉴定Tiourarén地层的地质年代,应为侏罗纪中期的巴通阶到牛津阶,约1亿6400万到1亿6100万年前。非洲猎龙的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缺少下颌)、部分脊柱、前臂及手掌、接近完整的骨盆、及完整的后脚。这些骨骼被存放在芝加哥大学。大部分的研究将非洲猎龙分类在斑龙科内。以往斑龙科是一个“未分类物种集中地”,包含很多大型及很难分类的兽脚亚目恐龙。但近年经过重新定义后,它成为棘龙超科内棘龙科的姊妹分类单元。在2002年的一项专注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研究,发现非洲猎龙是原始斑龙科恐龙。但是,这研究并不包括迪布勒伊洛龙(Dubreuillosaurus),这可能会影响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结果。其他近期而较完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显示,非洲猎龙属于斑龙科下的一个亚科,包括美扭椎龙、迪布勒伊洛龙。这个亚科被称为斑龙亚科或美扭椎龙亚科。后者的研究亦将皮亚尼兹基龙包括在这亚科之内。一些其他的假说亦显示非洲猎龙的分类关系。在保罗·塞利诺(Paul Sereno)的原本描述中,非洲猎龙被认为是原始蛮龙超科恐龙,但不属于棘龙科及蛮龙科(斑龙科的同意词)。另一个研究将非洲猎龙完全放在棘龙超科之外,并提出非洲猎龙与异特龙是近亲,而这是唯一作出此结论的文章。
相关
- 后设分析统计学上来说,元分析(meta-analysis,或译作后设分析、整合分析、综合分析、统合分析、荟萃分析)是指将多个研究结果整合在一起的统计方法。就用途而言,它是文献回顾的新方法。文
- 冷泉港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缩写CSHL),又译为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是一个非营利的私人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位于美国纽约州长岛上的冷泉港,此机构的研究对象包
- 别构位点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源自希腊语allos——“其他”、stereos——“固态(物体)”)又称变构调节、异构调节或是异位调节,是酶活性调节的一种机制,也称为变构调节。其原理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英语:Sub-Saharan Africa),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又称亚撒哈拉地区、下撒哈拉、漠南非洲,也有称黑非洲(Negro Africa)。政治上,包括了所有或部分领土位于撒哈拉
- 斯坦利·库布里克斯坦利·库布里克(英语: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美国的电影导演,著名作品《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等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 任脉任脉(Ren Meridian,RN)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与督脉并称任督二脉。计二十四穴,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上。“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为“手、足三阴脉之海”。
- 联邦大会德国联邦大会(德语:Bundesversammlu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国家权力宪政机关,它唯一的职责是依据《基本法》第54章第1节第1条(Artikel 54 Absatz 1 Satz 1 GG)的规定选举德国
- 亚洲杯足球赛2015年亚足联亚洲杯为第 16 届的亚足联亚洲杯,于2015年1月9日至1月31日在澳大利亚举行,也是2006年澳大利亚加入亚洲足球联合会后首次主办。冠军队伍可于2017年代表亚洲足联参
- 1823年1823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邹平邹平市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为1252平方千米,2011年人口为77万。1931年,在韩复榘支持下,梁漱溟与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