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教

✍ dations ◷ 2025-08-08 03:00:11 #巴比教
巴比教,也叫巴布派、巴比运动(波斯语: بابی ها Bábí há),是1844-1852年在波斯兴起的一场宗教运动,后传播到奥斯曼帝国,尤其是塞浦路斯。创立者设拉子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采用了巴孛的称号,意为“大门”,这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神学名词。与其他的弥赛亚运动不同,巴比教与伊斯兰教决裂,建立了新的宗教体系。1850年代,巴比教被伊斯兰神职阶层和政府激烈镇压,随后诞生了巴哈伊信仰。巴哈伊信仰把巴比运动看做自己的前身,从而给予了巴比运动新的意义。巴比运动形成于1844年,发展至1852年在波斯至全盛。此后,在其被流放至奥斯曼帝国期间,特别在塞浦路斯时,仍以地下状态存在。巴哈运动是伊斯兰弥赛亚运动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一个,其与伊斯兰教完全决裂,并带来了与自己的律法,教义与实践。同时,巴比运动暴力反抗神职人员和政府统治。巴比运动最后发展为巴哈伊信仰,巴哈伊信仰的信徒认为他们自己的宗教是巴孛创立的宗教的继承者。根据巴哈伊信仰的记载,巴孛的遗体被少量巴比信徒暗中保护起来,并依据巴哈欧拉与其后阿博都巴哈的命令被转移到伊斯法罕、 克尔曼沙赫、巴格达、大马士革、贝鲁特,最终于1899年到达卡梅尔山下的平原,即以色列的阿卡。依阿博都巴哈的计划,1909年3月21日,巴孛的遗体被葬于现今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卡梅尔山上,埋葬地点被成为巴孛陵寝。巴孛的教义可以被粗略的分为三个阶段。他早期的教义主要关于对《古兰经》与其他圣训的阐释,这种阐释方式贯穿了他三阶段的教义。后面两阶段分别侧重于哲学阐释和律法声明上。在哲学阐释阶段,巴孛做了关于存在与创世的形而上学解释。在律法声明阶段,巴孛则将其神秘主义与历史原则明确的作出连接。对巴孛在三阶段著作的分析显示,巴孛所有的教义都是同一原则的不同维度和不同形式的体现。伊斯兰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认为,最后一位伊玛目,也就是被称为马赫迪第十二位伊玛目在隐遁后只通过特定的代理人与其追随者对话,而在其最后一位代理人去世后,他则对其信众完全隐遁起来。什叶派穆斯林相信,当世界处于被压迫的状态时,伊玛目马赫迪会再次出现,并在世界终结与审判日前,在世间重建真的宗教。巴比信徒认为,巴孛就是马赫迪的再临。虽然关于隐遁的教义与其巴孛并非完全一致,但是巴孛认为,他与一千年前已经去世的马赫迪在当然物理上并不是同一人,而马赫迪的再临是象征意义上的,。巴比信徒同样认为,之前关于马赫迪伊玛目的启示同样是就符号意义而言的。此外,巴孛认为,他不仅仅实现了什叶派对马赫迪的期待,同时也带来到了新的预言。巴孛认为,他的启示带来的天启周期,是伊斯兰之后一个新的天启周期,而什叶派使用的“再临”、“审判日”、“天堂”和“地狱”等词汇是一种象征。巴孛指出,“再临”是指新启示的出现,而使死人复活则是指那些远离真宗教的人的精神觉醒。巴孛还指出,审判日是指新上帝的显示者的到来时,人们对其的接受和拒绝的过程。 因此,巴孛认为他的启示的出现即为未日的到来,同时也是也是预言中的先知的再临。而前面末日一词本身,则是象征上一个天启周期的结束。在《波斯语巴扬经》中,巴孛指出,宗教教义的不断启示为不断更新人类的宗教。这一连续启示的概念预言了巴孛之后还有先知这一事实。巴孛在宣示他的显圣者地位的同时,也表明了他不是最后一位显圣者。巴孛的一个核心教义是关于诸多宗教都提到的应允者,巴孛称那位应允者为“上帝将要显圣的祂”,并认为那位应允者将很快在世上建立其国度。巴孛在其所著中多次恳求其追随者跟随上帝将要显圣的祂,不要像穆斯林拒绝他自己的显圣者地位那样拒绝那位应允者。巴孛在《波斯语巴扬经》中废除了伊斯兰律法,并颁布了巴比律法,这象征一个区别与伊斯兰教的新宗教的诞生。如改变基卜拉的方向至巴孛在设拉子的居所,以及将太阳历修改为成为巴哈伊历法基础的一年十九个月、每个月十九天的历法,巴孛将此律法中的最后一个月定为斋月。巴孛也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宗教仪式与仪轨。其中包括只在必要的时候携带武器,坐在椅子上的义务,倡导基督徒的洁净的特质,禁止残酷对待动物,禁止虐待儿童,推荐印刷书籍与圣作,禁止学习消失的语言等。巴孛亦对有关朝圣,斋戒,戒指的制造,香水的使用以及死者的清洁与处置作出了详细规定。

相关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肛交肛门性交(英语:Anal intercourse),简称肛交,一般是指将勃起的阴茎与人类的肛门或直肠互相接合并彼此摩擦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令自身获得性快感。 其他形式的肛交包括以假阴茎、
  • 下水道下水道是都市公共设施之一,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以功能可分为污水下水道和雨水下水道。目前施工可以潜盾机方式施作,以减少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影响。是将由屋顶经排水管排到
  • 比布列希猩红比布列希猩红(C.I. 26905)是一种用于利利三色染法的染色剂。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osiderin)
  • 因纽特伊努克提图特语,或译作因纽特语、伊努特语、Eastern Canadian Inuktitut( (/ɪˈnʊktᵻtʊt/; Inuktitut: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
  • 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意大利语: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作曲家,也是十六世纪罗马乐派(英语:Roman School)的
  • MoSsub2/sub二硫化钼是一种由钼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oS2。这种化合物属于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它有银黑色光泽,在自然界中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辉钼矿是最常见的含钼元素矿石
  • 乾隆乾隆(满语:ᠠᠪᡴᠠᡳ ᠸᡝᡥᡳᠶᡝᡥᡝ,转写:abkai wehiyehe;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
  • 雷蒙·葛斯林雷蒙·葛斯林(Raymond Gosling,1926年7月16日-2015年5月18日)是一位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及罗莎林·富兰克林于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共事的科学家,是DNA结构的推导者
  • 毗湿奴派毘湿奴派(Vaisnava dharma,英语:Vaishnavism),又写为毗湿奴派,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与湿婆派、飒刻昙派等传统并列。以崇拜毘湿奴及其十大化身为主要信仰,特别是黑天。他们的信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