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溪文化
✍ dations ◷ 2025-08-08 07:11:07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一类陶制出土文物,源于大溪文化,被认为是炊器的一种。三峡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饮煮食物时以石块或支座支撑,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随着技术发展,陶支座逐渐失去实用价值,成为装饰用品。其表面常有戳印、刻划纹样和符号。1998年于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1000余件陶支座。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英语:Population ecology)是生态学的一个子领域,处理物种种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种群规模(英语:population size)随时间和空间
- 公理在传统逻辑中,公理是没有经过证明,但被当作不证自明的一个命题。因此,其真实性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被当做演绎及推论其他(理论相关)事实的起点。当不断要求证明时,因果关系毕竟不
- 湮灭湮灭(英语:annihilation)是指当物质和它的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转为能量(如以光子的形式)的过程,又称互毁、相消、对消灭。其遵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其
- 核运输核运输(英语:Nuclear transport)是细胞核膜上所进行各种运输作用,其中大分子受到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es,NPCs)的控制,而小分子则可以不受约束。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如
- 伊拉克临时政府伊拉克临时政府(2003年9月-2004年5月称“伊拉克过渡政府” ,2004年6月-2005年5月称“伊拉克临时政府”,2005年5月又称“伊拉克过渡政府”)是指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之后
- 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哲学沉思集》(副标题为其中论证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灭)是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儿所著的一本哲学论文选集,以拉丁语首次出版于1641年。由吕纳公爵(Duc de Luynes)翻译的法
- 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公民(英语:Australian citizens)亦被称为澳大利亚国民(英语:Australia nationals)、澳洲人(英语:Aussie)、澳大利亚人,是澳大利亚国籍的身份拥有人,该身份是由澳大利亚联邦法律
-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于储存信息的设备或设备。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常见的存储设备(电脑数据存贮器)有:具体外部存储设备(英语:External sto
- 永恒林业森林园艺(英语:Forest gardening)是一种建立于林地生态系的蔬食混农林业,耕作者在原本稀疏的林木之间利用伴生栽培(英语:Companion planting)的耕作方式,种植可供人食用的水果、坚果
- 苏莱曼尼“哈只卡西姆”(支持者称呼) “影子指挥官”(西方称呼)卡西姆·苏莱曼尼(波斯语:قاسم سلیمانی,英语:Qasem Soleimani,1957年3月11日-2020年1月3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