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溪文化
✍ dations ◷ 2025-05-16 16:47:47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一类陶制出土文物,源于大溪文化,被认为是炊器的一种。三峡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饮煮食物时以石块或支座支撑,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随着技术发展,陶支座逐渐失去实用价值,成为装饰用品。其表面常有戳印、刻划纹样和符号。1998年于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1000余件陶支座。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巴伐利亚州巴伐利亚自由州(德语:Freistaat Bayern),简称巴伐利亚州,又称拜恩州、拜仁州,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积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
- 从化温泉从化温泉,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北部,广州-从化断裂北端。面积14.5平方公里,流溪河穿流其间,又称流溪河温泉。泉水附存于燕山期花岗岩裂隙中,沿流溪河两岸及谷底成带状分布,水
- 火山列表下面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列表,排序根据国家和大陆的列表。另外有单独的列表,海底火山列表和地球外的火山列表。
- Cesub2/subSsub3/sub三硫化二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2S3。γ-Ce2S3是褐红色的固体,在掺有碱金属时,其颜色转变为橙色。三硫化二铈可以被强酸分解,放出硫化氢。
- 汤汤(约前17世纪-前16世纪),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商代金文和甲骨文称为唐、成、大乙(太乙),又称高祖乙,原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
- 聚落聚落,为人民聚居的地方,约分为“都市聚落”(城市)和“乡村聚落”(村落)。聚落多用作人类社会的早期进入定居生活以后,集中居住的区域。考古学上常指早期人类集中居住地域。部落,为部
- 普世文化通则普世文化通则,或普世人性指的是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当中的都出现的元素、模式、特质或制度等。演化心理学认为所有文化当中都出现的行为或特质,有可能是演化适应的结果;另外,一些
- 尿路泌尿系统(英语:Urinary system),有时也归类于排泄系统(英语:Excretory system)(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人类的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
- ɾ齿龈闪音(英语:alveolar tap;voiced alveolar tap;flap;濁齒齦閃音)为子音的一种。在IPA里,表示齿、齿龈及齿龈后闪音的符号为⟨ɾ⟩,其相对的X-SAMPA符号为⟨4⟩。日语 - そら (天空
- 能源安全法国电力近9成来自核能和水力,进口交通被切断时能源安全较高能源安全是一国家安全名词,为能源所带来的潜在一切危害国家利益问题探讨。最常见能源安全问题是能源缺乏,尤其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