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 dations ◷ 2025-11-09 13:59:18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一类陶制出土文物,源于大溪文化,被认为是炊器的一种。三峡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饮煮食物时以石块或支座支撑,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随着技术发展,陶支座逐渐失去实用价值,成为装饰用品。其表面常有戳印、刻划纹样和符号。1998年于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1000余件陶支座。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NTA荷兰皇家图书馆(荷兰文:Koninklijke Bibliotheek, KB)位于海牙,成立于1798年,是荷兰的国家图书馆。目前的馆名是1806年路易·波拿巴所命名。皇家图书馆在1993年成为独立机构,但其
  • 茶油茶油是油茶籽油的简称,又名山茶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油茶物种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
  • Da原子质量单位(Atomic mass unit,amu),现称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u)或道尔顿(dalton,Da),是用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单位,定义为静止未键结且处于基态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下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柯达剧院杜比剧院(英语:Dolby Theatre),旧名柯达剧院(英语:Kodak Theatre),位于美国加州好莱坞好莱坞大道,是好莱坞高地中心的其中一栋建筑物,于2001年11月9日启用,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颁奖
  • 南齐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
  • 183线市道183号 楠梓-五甲,是目前唯一全线均位于高雄市境内的南北向市道。北起高雄市楠梓区经建路,沿途经高雄市凤山区与台25线共线,南至高雄市前镇区,全长共计16.303公里(公路总局资料
  • 奶蓟草水飞蓟(学名:Silybum marianum),又名乳蓟,为菊科水飞蓟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是种中药材和食材。水飞蓟一般可以长到0.3至2.0米(1.0至6.7英尺)高,呈锥形外观。最大基底直径约为1.6米(5.3英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语: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是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三卷本代表作,成书于1686年。1687年7月5日该书的拉丁文版首次出版发
  • ig 因子一般智力因素,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用于心理学(心理计量学)的构建物,用以量化智商测验的分数。一般智力理论为一个关于其的假说和结果,即其生物学依据,稳定性/可延展性,和现实世界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