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貊

✍ dations ◷ 2025-04-05 00:52:27 #三国志立传人物,夏商周,朝鲜半岛历史,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朝鲜半岛朝代,满洲历史

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
电影史 · 韩医史
陶瓷史 · 戏剧史
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

濊貊(音:汇莫)(韩语:예맥)是在北到中国辽宁省,吉林省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中南部的古老民族,被朝鲜民族(濊,韩,貊)认为是其先民之一。古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发人”。濊貊是濊人与貊人的合称,以定居农业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民族。濊人的地域在高句骊、沃沮之南 ,辰韩之北,东滨大海,西至乐浪。在今天的清川江与汉江之间的东部。即日本海、东朝鲜湾的咸兴至江陵一带,亦即朝鲜中部偏东地区。

濊人原居住在松嫩流域,后来逐渐向东南迁移,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人的主要食粮。此时的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着定居生活。濊族是有很多分支,其中高夷(后来的沸流国)在浑江流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鲜人,乐浪夷)。东濊是分布在今朝鲜江原道。

貊人有大水貊(有争议)、小水貊、梁貊之分。梁貊分布在集安与新宾之间。小水貊分布在瑷河,大水貊分布在鸭绿江。貊人又叫貉,有九貉、蛮貊、胡貊的说法,濊貊势力最大。

后来濊人和貊人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建立政权的夫余、沃沮、高句丽和百济,就是濊貊族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貊人最早是在松嫩平原生活,后受匈奴压力入鸭绿江,最远到朝鲜清川江,至江原道建立貊国。另一说法是在辽河东北。他们是周朝时开始东迁。

秦汉之际,松嫩平原出现第一个国家——“濊王国”,晋代扶余库房中有传世之宝“濊王之印”。其“国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索离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带。嫩江下游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就是索离人(貊人)的文化遗存。索离人的社会内部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已跨入文明的门坎。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濊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译作夫余,后改为扶余。汉时受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改属辽东公孙氏,晋朝时由东夷校尉管理。汉朝曾经在濊貊人地方置苍海郡。而濊人的文化是西团山文化,有人说是古亚细亚人科里亚克族有关。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区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余人文明的发祥地。肇源县望海屯遗址、杜尔伯特自治县官地遗址、富裕县小登科遗址。都属于夫余族文化遗址。同属于濊貊语族的还有,高句丽、百济、新罗、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农安,到魏晋南北朝时,夫余族经过几次变迁,大部分同高句丽人和渤海人融合了。

东汉的百科全书《释名》介绍了当时濊貊人的烧烤文化,“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

在五世纪末,夫余被东部勿吉族和高句丽打败,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丽。残留嫩江中游东岸的夫余人改称“豆莫娄”、“达末娄”,主要生活在以乌裕河为中心的地区,已经建立起奴隶制性质的政权,生活是以定居的农业生产为主。后来,在东邻勿吉人的进攻和西邻室韦人的袭扰下,从北齐直至隋唐之际。

相传高句丽的开国君主朱蒙在年青时,与乌伊(有时叫鸟伊)及摩离是好友。有后世历史学家认为:“乌伊”及“摩离”其实很可能是“濊族”和“貊族”两个民族的拟人化描述,就如故事其后提及的麻衣人、海藻衣人一样。乌伊的原型是扶余国的鸟夷人,摩离就是貊人,有人认为阙特勤碑文中的bok-eli即mok-el(日出之方的莫离人),就是貊人,也指代高句丽国名,毗伽可汗以高句丽的灭亡教训告诫子民要远离汉人。

相关

  •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英语:Data visualization)被许多学科视为与视觉传达含义相同的现代概念。它涉及到数据的可视化表示的创建和研究。为了清晰有效地传递信息,数据可视化使用统计图形、
  • 回肠在人体解剖学中,回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之一。回肠(Ileum)是小肠的最后一段,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下面。人的回肠约占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三,约有2-4米长。回肠多盘于腹腔右下部,借小肠系膜
  • 脏器内脏,一般是统称人和动物胸腔和腹腔内部的器官。具体主要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胃、胆、肠、子宫、卵巢等。各内脏可组成不同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
  • 弗洛里-哈金斯弗洛里-哈金斯溶液理论(英语:Flory-Huggins solution theory)是保罗·弗洛里(Paul Flory)和莫里斯·洛伊尔·哈金斯(英语:Maurice Loyal Huggins)提出的一个描述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体
  • 舒马金群岛舒马金群岛(阿留申语:Qagiiĝun;英语:Shumagin Islands)是位于北美洲阿拉斯加半岛南边,阿拉斯加湾内的群岛,由20个小岛组成。行政方面由美国阿拉斯加州东阿留申自治市镇负责管辖,土
  • 袁霞袁霞(1932年2月-),中国电影女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她1948年加入胶东文协文工团舞美组,1956年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并主演电影《激战前夜》。1958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
  • 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沃德姆学院(Wadham College) 是英国牛津大学学院之一,位于牛津中部公园路南端,其名称是为了纪念詹姆斯一世时萨默塞特郡的地主多萝西·沃德姆和尼古拉斯·沃德姆。沃德姆学院学
  • 约翰·济慈约翰·济慈(英语: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的父母在其青少年时期相续去世,虽然两个兄
  • 古列尔莫一世 (西西里)古列尔莫一世(1131年-1166年5月7日),西西里第二任国王,绰号“恶人”,是前任国王鲁杰罗二世和王后卡斯蒂利亚的埃尔维拉的第四子,也是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的外孙。1154年鲁杰罗
  • 三摩地三摩地(梵文:समाधि,Samādhi),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佛教术语,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因此又可译为“止”、“定”、“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