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石家庄市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是指自2022年10月26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爆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本土聚集性疫情。10月26日,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其后一周内,石家庄多个市辖区相继报告新增感染者,11月5日的报告新增首次突破两位数。
11月13日起,石家庄市的防疫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引发舆论关注。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交通便利,人员密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以来,石家庄已经历了多起聚集性疫情。2022年8月25日至9月11日,石家庄就经历了一起较大规模的疫情。10月1日至本轮疫情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在所有市辖区中,只有裕华区报告了“零星”几例感染者。
石家庄市每日新增感染者
10月26日至11月2日,石家庄市长安区、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相继报告新增感染者。与此同时,官方划定多个中高风险区。
11月1日至6日,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公告,取消了河北考区2022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2石家庄马拉松赛,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亦宣布因疫情临时闭馆。据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的市民回忆,11月起,石家庄开启了本轮封控。
截至11月11日,石家庄市辖区新增多个中高风险区。
11月13日,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称,为应对高校疫情,已完成对河北师范大学师生采取临时疏散措施,将组织学校无风险人员陆续返回学校。
11月13日,石家庄当日新增感染者首次突破500例,同日,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称市政府决定按照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11日发布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对本市防疫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信中提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强调本次调整不是放开、“躺平”,将继续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同日,有网友爆料称,石家庄疑似不再要求在公共场合查验核酸证明。
11月14日,网络上关于石家庄“解封”的消息越来越多,据悉许多小区解除封控,很多场所不再查验核酸,很多核酸点也取消了,同日,“石家庄疫情防控”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有舆论称石家庄成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解除防控”、试点全面放开的城市。当日上午,市委书记张超超在河北师范大学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本次调整绝不是全面放开,政府将全面对标对表《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凡是不一致的全面进行整改,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当日晚间,石家庄市区多家药店的连花清瘟胶囊已卖断货,有媒体认为这是公众为应对防疫措施调整而大量囤积导致的,但有卖家表示是受到“双十一”促销活动影响,该药厂家则在翌日的采访中表示对断供“不太清楚,全力保市场供应”。当日,官方证实了石家庄已经取消全员核酸检测的消息,确认了石家庄自14日起取消常态化核酸点,地铁和公交方面自15日起不再查验核酸有效期,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11月15日,在取消免费核酸检测网点仅1日后,石家庄市又恢复运营部分常态化核酸点。一份抬头为“石家庄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医疗救治分指挥部”的网传文件显示,官方要求自11月15日起,各区每日开放采样点不少于30个。同日,网传石家庄一些学校宣布复课后,出现了很多学生家长疑因担心疫情而为学生请假的现象。
11月16日,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美术馆恢复开放。
11月20日,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通告,自11月21日零时起至25日24时,在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高风险区所在小区居民严格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原则上居家。居民非必要不外出,不扎堆、不聚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每个家庭每天可安排一人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当日核酸已采证明,外出两小时采购生活物资。餐饮堂食、商场、各类密闭性文娱体育场所以及各类培训机构暂停营业;中小学、幼儿园实行线上教学,高校实行封闭管理;生产企业和在建项目工地实行封闭管理,闭环运行。在此期间倡导居民非必要不离石家庄,确需离石家庄的要提前向目的地报备,机场、车站等交通场站须严格查验48小时内2次核酸阴性证明。
12月1日起,石家庄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