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集
✍ dations ◷ 2025-09-05 01:55:49 #怀集
怀集县(邮政式拼音:Waitsap)是中国广东省肇庆市下辖的一个县。《郡县释名》:“《天文志》曰,怀集以水名怀溪也。”怀集县在古时是百越之地,秦派出大量中原人士到南方后,属于南海、桂林两郡。刘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分四会银屯乡置县,取名怀集,取招来之意。宜后有永固县之来属,洊水县之并入。置县以来,800年属粤,700年属桂。清代属于梧州府,因其西界仅与平乐府相连,故为梧州府的飞地。民国后撤府,仍属广西省。1952年划归广东省,现属肇庆市管辖。怀集,自置县以来其名一直沿用不变,是两广为数不多的一千又数百年历史的大县之一。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和粤桂湘三省(区)的结合部,处于“泛珠三角”咽喉地带,是广东省西北隅通桂达湘的重要交通枢纽。县城至广州180公里,往肇庆150公里。一月份均温11.3℃,七月份均温28℃,年均降水量1,785毫米。下辖18个镇、1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怀城镇。怀城镇、闸岗镇、坳仔镇、汶朗镇、甘洒镇、凤岗镇、洽水镇、梁村镇、大岗镇、岗坪镇、冷坑镇、马宁镇、蓝钟镇、永固镇、诗洞镇、桥头镇、中洲镇、连麦镇和下帅壮族瑶族乡。绝多数用粤语方言,其中分上坊话、下坊话;下帅壮族使用壮语,但离乡出外工作或谋生可用粤语方言;在闸岗、蓝钟、下帅等乡镇的一些村寨人用客家方言,成为小小方言岛。在诗洞、永固和桥头、大岗、梁村的不少村寨用一种底层与壮侗语系有紧密关系的“标话”,用标话的人口为数近15万之多。近些年,因南北人口往来和县官方会议之规定,渐多出现用普通话交际。怀集县交通局管养省、县、乡道公路833.3公里,其中:省道17.7公里、县道83.1公里,乡道732.5公里。交通以公路为主,有省道通往德庆,贺州,桂林等。距县城46公里的燕岩,每年春分到中秋,数以万计的金丝燕会到洞内度暑,因此,六月六日则成为游燕岩、观看采燕窝艺人飞檐走壁绝技的节日。注2: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东沙群岛划归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管辖,但未实际统治,参见两岸分治。
注4:带“*”属于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
相关
- 裁判官裁判官(英语:magistrate)是指在各种政府体系和司法体系中执行法律的文职人员。在古罗马,政务官(magistratus)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可执行司法和行政权力。到现代,在某些司法管辖区,
- bspan style=color:yellow;⑦/span/b约旦河西岸地区(阿拉伯语:الضفة الغربية,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
- 类二十烷酸类花生酸(英语:Eicosanoid,又称为类二十烷酸或是类花生油酸)是由含二十个碳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的脂类中的一个家族,这类化合物都含有二十个碳原子,因此又被称为“类二十烷
- 兖州.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氨磺洛尔氨磺洛尔(Amosulalol)又称阿膜索罗,神经系统抗肾上腺素药。药理作用阻断α及β受体,可降低血压,其降压效价强度为普萘洛尔的1/16— 1/12。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嗜铬细胞瘤性高血
- 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英语:Isomer)。同分异构物指的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式却不相同的多种分子。同分异构物之间并不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除非它们拥有相同的官能团(functi
- 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英语:Urban density)或城市密度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使用的术语,指居住在划定的市区内的人口密度。因此,它与人口密度的其他衡量标准不同。城市密度被认为是了解
- 正压正压大气是当大气压力仅仅取决于大气密度、以及大气密度亦仅取于大气气压。因此,在正压大气内,等压面亦即为等密度面。若相关大气乃理想气体,则等压面、等密度面与等温面亦为同
- 半人马小行星半人马小行星被归类为轨道不稳定的小行星,并竞相以神话中半人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选择这一族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行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则像彗星。半人马小行星的轨道会穿越
- 兰阳平原宜兰平原,又称兰阳平原、噶玛兰平原,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宜兰县境内,是一个面积约有320平方公里的小型平原,也是台湾第三大的平原(仅次于嘉南平原及屏东平原);主要由兰阳溪冲积和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