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scape是矢量图形编辑器,以自由软件许可发布与使用。该软件的开发目标是成为强大的绘图软件,且能完全遵循与支持XML、SVG及CSS等开放性的标准格式,而且是跨平台的应用程序,支持Windows、Mac OS X、Linux及类UNIX版等操作系统。
Inkscape的开发始于2003年,最初是Sodipodi的分支、分线发展(fork),Sodipodi自身则是在1999年以Raph Levien的Gill为基础开始。
此一分线发展的主导来自一个四人团队,这四人之前为Sodipodi的开发人员,他们分别是Ted Gould、Bryce Harrington、Nathan Hurst、以及,他们对原有项目目标有不同的见解体认,并未公开地进行协力贡献,且技巧性的否认他们的动机用意是为了分线发展。此外,他们声明Inkscape的发展是尝试与专注在完整实现SVG的标准上,相对的Sodipodi的发展强调是在于创建一套一般性用途的矢量图形编辑器,因此可能难以兼顾SVG方面的发展与支持性。
分线发展后,Inkscape也变更了几项事物,例如开发所用的编程语言从C换成C++;而库方面也换成GTK+工具包的C++绑定(gtkmm)、重新设计用户界面并加入多项的新功能特点;事实上的图像使用的语言主要是python插件也是一样的。虽然Inkscape对SVG标准的支持实现是采阶段性的精进强化路线,不过至今仍未完整。
再者,Inkscape声明在项目的开发运行上将不采行“由上到下的治理”(top-down governance)架构,而是提倡平等式文化,权柄作法或个别开发者的独特才干与作为,对Inkscape的发展而言都会造成拖累影响。因此,此项目特别强调其原始代码是放在任何参与项目活动的开发者都可以访问的位置,并在更大的开放原码社区中进行参与及分享(这经常会形成跨项目的推动以及项目的分立,例如:Open Clip Art Library)。
虽然项目发起人依旧在决策程序上有高度代表性,不过许多新近参与者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任务,例如Bulia Byak就为Inkscape的用户界面带来根基性的新架构,新架构为今日的Inkscape带来新的呈现画面。
此后,由于英国Xara公司宣布项目将其所属的绘图应用程序:Xara Xtreme以开放原码方式接续发展,这让Inkscape的开发团队深感兴趣,并期望两套软件在后续发展上能紧密合作,尝试找寻一种方式让两个软件项目能共享原始代码、共享开发协调的心力成效等,并且使开放原码在图形方面的卓越表现,也能用在专属软件世界的各层面与环节。
Inkscape支持以下格式的导入:
Inkscape支持以下格式的导出:
Inkscape项目在开发上的一项优先原则是接口的一致连贯性及使用性,包括必须遵循、合乎GNOME的人机界面指导方针(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通用整体性的键盘操作、以及便利的画布(绘图区)上编辑。Inkscape从项目开始之初在使用性方面就有极大幅度的意义进展。
减少浮动对话框的使用,同时可用键盘快捷方式,或者编辑视窗中的接驳工具栏,此外位在视窗上端的工具控制列,则会随时显示与目前所用工具相关的信息与微调项目。
所有的变化、转换(不包含搬移,但包含缩放与旋转)都有对应的键盘快捷方式可用,同时有协调一致的键盘快捷方式修改器(例如:按Alt再按1,可对现有缩放画面中的逐点像素进行变化;按Shift再按10,则可进行同时、集体性的变化);节点工具也可如对象选取一样地用键盘按键操作。绝大多数的共通性操作(如转化、缩放、Z-Order等)都有便利的单键操作。
Inkscape也提供浮动的工具小技巧提示,此外也有状态栏能提供所有按钮、控制、命令、按键、以及画布操控等的使用提示。此外也有完整的键盘、鼠标的对应引用(在HTML与SVG方面),以及在SVG方面的若干交互指导。
Sodipodi(Inkscape的前身)的部分接口是以CorelDRAW及GIMP为基础,现有Inkscape的接口也多少受到Xara Xtreme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