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1号线
✍ dations ◷ 2025-04-25 07:54:41 #11号线
深圳地铁11号线,曾称机场线,是深圳地铁的第一条通勤铁路,线路起于福田站,经深圳机场,终至碧头站,线路全长51.936公里,共设18座车站,代表色是暗紫色。11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机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是城市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与深圳地铁其他线路相比较,11号线具有站距长、速度高、运量大的特点,列车更首次配备商务车厢。11号线于2012年4月开工,全线车站于2015年5月11日主体部分施工完成,进入调试、内部修饰阶段,2016年3月30日三权移交试运行,在2016年6月28日通车,原为深圳地铁第一条运营速度达120km/h的线路,比既有线路快50%,但目前由于路基、隧道风压与噪音等问题,最高运营速度已降至80km/h,与普速地铁看齐。11号线原为穗深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即穗深城际线在深圳境内的路段。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随后深圳市编制了《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根据该规划,广深间远期将有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即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和穗深城际线。由于穗深城际线与深圳规划中的机场快线重合,因此早即有两者共线的方案。此外,现有1号线的机场东站只能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A、B航站楼。而随着T3航站楼的建成使用,A、B航站楼已不再使用,11号线亦是T3航站楼的交通接驳工程。2006-2007年间,由于深圳机场T3航站楼和高铁福田站先期开工建设,有关部门进行了11号线的前期研究工作,并在T3航站楼和福田站预留了土建条件。2007年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中首次公开发布11号线之规划。该方案与现时方案的线路走向基本相同。但为了与穗深城际线直通运行,11号线使用动车组列车。由于11号线与穗深城际铁路、港深机场铁路共线与否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11号线的前期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2008年12月穗深城际线在宝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工仪式(是时的设计为与11号线共线),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均出席。然而由于设计更改,旋即停工。2010年7月,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与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在铁道部就加快广东省铁路建设举行会谈。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原由广东省政府主导,省部会谈后,改由铁道部主导。穗深城际线由原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改为国铁城际铁路制式。穗深城际线不再进入深圳市中心区。穗深城际线的旅客须在机场站或机场北站转乘11号线,进入深圳市区。又由于11号线采用地铁制式,因此已无与穗莞深线直通运行之可能。11号线工程是中国大陆首条采用头等车+普通车编组(2+6)、时速120km、并兼顾机场功能的快线(形式与港铁东涌线、机场快线、东铁线近似),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规范及标准,亦无先例可循。同时本线地质条件复杂,有跨海及穿越填海区地段,建设方面难点较多。从2006年至2011年,历经5年时间,11号线分别完成了总体方案研究、工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等阶段,完成了相关专题专项研究(如时速120km快线标准、头等车管理、空气压力波、多种介质同时存在下防腐问题等)。 在深圳地铁三期工程中,11号线成为进度最快,亦最先开工的一条路线。11号线采用“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的BT (Build-Transfer)模式建设。深圳市政府于2011年11月公开招标,共有五家公司投标。中国中铁以人民币255.5亿元中标,工程包括建造11号线、车公庙枢纽、上盖物业及其他附属工程。
2012年4月19日,11号线开工仪式在前海举行,标志着11号线正式动工。11号线已于2016年3月30日三权移交试运行,并于2016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并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11号线正线全长51.7km,其中地下线长39.4km,高架线长11.0km,过渡段长1.3km。高架线路有两段,分别位于碧海湾站至机场站之间(宝源路段),长约4.2km,以及福永站至后亭站之间(宝安大道段),长约6.7km。福田至碧海湾之间的区间以盾构法施工为主,局部段采用矿山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的车公庙至红树湾南、南山站至前海湾区间采用的是∅6.98米的非标准盾构。碧海至碧头之间的区间以高架为主,局部段采用盾构、明挖法施工。11号线为城市组团快线,兼具机场快线功能。全线共设18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4座。11号线站点设置具有“南快北密”的特点,机场以南站点稀疏,追求速度;机场以北站点相对密集,以方便附近居民出行。但机场以南仍不断增设车站。应宝安区政府之要求,在宝安中心区增设宝安站;应碧海片区居民要求,增设碧海湾站;与12号线交叉处增设南山站;沙井站和福永站之间增设桥头站;北端由沙井站延长至碧头站;因深茂铁路和深圳机场T4航站楼的建设,福永站和机场站之间增设机场北站。全线车站数目增至18个,运行速度降低。福田至机场间的运行时间由24分钟延长至30分钟。尽管如此,11号线的运行速度仍远高于深圳地铁其他线路。值得一提的是,11号线是现时已通车的深圳地铁线路中唯一没有与4号线交汇且设有换乘站的线路。目前规划的11号线东延方案仍然无法与4号线换乘。所有列车均行驶全程,开通初期运营时间为06:30至23:00,行车间隔约为10分钟。全线行驶时间为55分钟,平均速度达到56公里/小时,其中福田至机场区段实际运行速度达到62公里/小时,从福田站到机场站只需要29分钟。开通初期共配列车33列,2016年6月底开通前交付列车15列。
现时已因应需求将班次加密到8分钟一班(2016年12月24日开始),并因应服务机场旅客之需要,分别延迟福田及碧头开出的尾班车时间至23:30及23:34,以确保机场站于凌晨0时仍有地铁服务。11号线使用8节编组的A型地铁列车,其中2节为商务车厢,6节为普通车厢。商务车厢采用锁闭1、5号门(实质上为车身铝板一部分,仅有装饰性质,只有2、3、4号门能打开),保留2、3、4号门的纵横向混合座椅布置形式,列车内部为全横排坐席,设行李架,为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提供出行便利。乘坐商务车厢的旅客须购买商务车厢车票,支付额外车资(三倍于普通车厢)。其运作方式类似于港铁东铁线。普通车厢采用5车门标准地铁A型车。11号线列车为中国内地唯一超大编组的时速120公里等级的A型地铁列车。列车最大载客量达2564人,最高运行速度120km/h。列车相关合约已于2013年12月7日签约,列车将由中国南车集团属下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生产,首列车将于2015年9月底前交付。2015年7月4日,深圳地铁11号线首列车(编号1101)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该列车于2015年7月中前往北京环形铁道进行135km/h的构造速度试验。2015年9月底前运至深圳地铁11号线松岗车辆段,2016年6月底前新交付15列车。2015年9月22日,首列车(编号1102)运抵松岗车辆段。2015年12月28日,11号线开始正线热滑,分别以低、中、高的速度正线试跑,最高速度达到100km/h。列车运行十分平稳,有记者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将空的矿泉水瓶和笔倒立放在车厢上,能长时间屹立不倒。商务车厢:列车的7、8车厢为商务车厢,两节车厢共112个座位,商务车厢上的沙发软座为2+2式布局,和高铁座椅类似。座椅底部为高架结构,可放置小件行李,大件行李则有专设位置;车厢顶部是具有蓝天白云效果的顶灯,脚下是泛起点点水花的蓝色地板。同时,为了防止列车在高架段运行时阳光对车内乘客的影响,车厢窗户还特别安装了遮阳帘。2018年3月8日起,第1、6节车厢设为女士优先车厢。11号线车站普遍设有洗手间,设于付费区外,部分车站(如松岗站)在付费区内设有洗手间。11号线18个车站中,其中11个设有公共艺术墙,主要出现在地下车站(松岗站及福田站除外)。11号线部分地下车站以网点拼砌图案装饰搪瓷板,如松岗站以网点拼砌成树状图案,而宝安站以网点拼砌成不同运动员的英姿。由于商务车厢设于向碧头方向的两个车厢,为方便管理,这两个车厢的候车站台被铁马围封,只留一个开口,在开口旁边设置商务车厢核准机,并由地铁职员把守开口,以防止乘客逃票。11号线部分车站为高架车站,这些高架车站采用自然通风,但仍安装类似地下站的全高安全门,而非3、4号线的半高安全门(情况与1、5、6号线的高架站相似)。11号线所有车站(不论是地下站,高架站或是换乘站)均采用岛式站台为了方便将来的机场客流,深圳市轨道办目前已经决定东延原本从高铁福田站到机场新航站楼的地铁11号快线。路线会沿深南大道向东,经岗厦北、华强南站沿深南路延长到罗湖区的大剧院,未来再根据情况,适当继续延长至国贸和黄贝岭。本线未来将从碧头站西延到东莞市长安镇汽车站,并与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无缝换乘接驳。未来东莞路段隧道及车站将由东莞轨道交通公司兴建并持有。2017年12月6日早7时许,因外部施工单位项目作业时未经申报擅自打桩施工,桩头击穿地铁11号线红树湾南站-后海站间下行盾构隧道结构,致11号线高速行驶列车撞断桩头,列车严重受损,相关地铁设备不同程度损伤,该段服务被迫中断约12小时,事故中无乘客受伤。经全力抢修和系统安全检查,地铁集团于晚上7时48分起恢复红树湾南-后海下行列车运行服务。12月23日,有人在机场-碧海湾站之间的铁轨处被列车碾毙,造成往福田站方向的列车延误。列车已经恢复正常通车,事故原因由警方调查。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时最高时速为120千米,但目前由于路基、隧道风压与噪音等问题,最高运营速度已降至80km/h,与普速地铁看齐,引发不少乘客投诉及争议。自2016年11月3日至2018年1月8日,11号线累计发生211起撞击刮擦,共225处,涉及列车27列,累计的撞击刮擦中,找到关联异物的有11起,主要为轨道弹性扣件。时常造成列车部件损坏,正线多起列车清客以及引发少量乘客恐慌事件,轨道弹条的撞击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正线列车的运营安全。
相关
- 肾绞痛肾绞痛(Renal colic),腹痛的一种类型,多由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发。肾绞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因而病因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而引发。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
- 无衬线体无衬线体(英语:sans-serif)指没有衬线的字体,与衬线字体相反,完全抛弃装饰衬线,只剩下主干,造型简明有力,更具现代感,起源也很晚。适用于标题、广告,瞬间的识别性高。在汉字等东亚字体
- 人民代表会议罗马人民大会是古罗马时期罗马共和国的立法机构。会议推行直接民主制,权力建立在普通公民的基础之上,而经选举产生的代表掌握权力,罗马人民大会与罗马元老院的组成是当今议会两
- 醛糖还原酶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ldehyde reductase,AR,EC1.1.1.21)存在于人体神经、红细胞、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器官中,在多元醇通路中催化血液中的葡萄糖生成山梨醇。醛糖还原酶
- 眼屈光不正眼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系指因眼球形状而让光无法成功聚焦在视网膜上的问题。常见的典型眼屈光不正有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等。近视是因为看远方物体会模糊不清楚,远
- 毒扁豆碱毒扁豆碱(英语:Physostigmine或 eserine)是一种在毒扁豆(在西非称为ésér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碱, 可作拟副交感神经药(英语:parasympathomimetic)使用,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英语
- 四氢噻吩四氢噻吩(英语:Tetrahydrothiophene,缩写为THT)即“硫杂环戊烷”,分子式为 C 4
- 泰勒谷坐标:77°37′S 163°00′E / 77.617°S 163.000°E / -77.617; 163.000泰勒谷(英语:Taylor Valley)是南极洲的山谷,位于麦克默多干燥谷南端的维多利亚地横贯南极山脉,麦克默多湾
- 锥体细胞锥体细胞(英文:pyramidal cells 或 pyramidal neurons),或锥体神经元,是一种多极神经元,被发现于大脑皮层、海马体以及杏仁核中。锥体细胞是哺乳类动物前额叶皮质和皮质脊髓束的主
- 尼可拉斯·史派克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1965年12月31日-)是一位国际畅销书作家,美国小说家和电影编剧。他已经出版了18部小说,主题包括基督教信仰,爱情,悲剧和命运。其中8本已被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