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九思

✍ dations ◷ 2025-04-28 06:11:33 #1546年出生,1617年逝世,瞿姓,明朝作家,黄梅人,明朝理学家,万历元年癸酉科举人,明朝历史学家

瞿九思(1546年-1617年),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人(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明代理学家。著有《乐章》、《万历武功录》、《孔庙礼乐考》五卷、《书经以俟录》六卷、《诗经以俟录》六卷、文集七十五卷。

瞿九思十岁随父亲前往江西吉安,拜罗洪先为师。十五岁做《定志论》,与同乡耿定向关系甚密,曾于白鹿、濂溪、岳麓、石鼓等书院讲学。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瞿九思十九岁,与石氏结婚。隔年(1565年),师从耿定向攻读《春秋》。

万历元年(1573年),瞿九思乡试中举。瞿九思在家乡居住了两年。

万历三年(1575年),黄梅县令张维翰违反制度苛刻繁重的捐税,被气愤的百姓们围殴,张维翰认为是瞿九思煽动百姓,便以倡乱罪逮捕他。巡按御史向程弹劾张维翰是因为自身的作为激起民变,吏部尚书张瀚庇护张维翰,咬定瞿九思聚众截围拥殴,明神宗判断瞿九思有罪,而向程姑息纵恶,颠倒是非,暂且不追究。

万历四年(1576年),瞿九思被囚禁于武昌监狱。十三岁的瞿九思长子瞿甲,上书数千字为父伸冤,次子瞿罕也上书朝廷,万历六年(1578年),瞿九思刑期满,案大明律瞿九思被流放边塞。

万历十年(1582年),屠隆受瞿甲兄弟的孝心感动,上呈《为瞿睿夫讼冤书》为瞿九思讼冤,翰林院编修冯梦祯亦向张居正阐述冤情,张居正知道瞿九思的才华,湖广巡抚陈省、巡按钱岱重审瞿九思案,在众人的帮助下,瞿九思获释回乡。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瞿九思冤案得以昭雪,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瞿九思受抚按推荐,瞿九思被任命翰林待诏。瞿九思力辞不受,朝廷命令当地官府每年必须给瞿九思米六十石作终身俸,资助瞿九思著作,期间有受御史史学迁请求,前往广济龙坪镇创办江汉书院讲学。瞿九思撰《乐章》及《万历武功录》,派次子瞿罕进呈。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瞿九思逝世,享寿七十一岁。

潘克溥《蕲州志》、《湖广通志》均有提及瞿九思师事李时珍,而《明史》及《黄梅县志》未见纪载此事。王吉民《李时珍年谱》直接记载珍有得意门生有二人:一为庞鹿门,是传他的医学,一为瞿九思,是传他的理学和文学。

瞿九思认为鞑靼远离家乡入侵他国,是因为北方没有美人,想要制驭他们,只有让北方也多出产美女,让鞑靼女人学习中国的习俗,都缠足,效仿中土服装,学习柳腰莲步、娇弱可怜之态,使鞑靼男人沉迷女色,必定能让鞑靼失去凶悍习性,不战而胜。

相关

  • 亚略巴古亚略巴古(Areopagus 或Areios Pagos,希腊语: .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G
  • 东亚日报《东亚日报》(朝鲜语:동아일보/東亞日報)是大韩民国的一家报纸。由韩国的媒体人金性洙、宋镇禹创刊于1920年4月1日。总部位于首尔特别市锺路区。日发行量2,068,647份(韩国发行公
  • 胸腺细胞胸腺细胞(Thymocyte)是位于胸腺皮质中的细胞。胸腺细胞主要为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成熟T细胞,其与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TSC)组成了胸腺微环境。 其主要位于皮质上皮细
  • 凝血酶原1a2c, 1a3b, 1a3e, 1a46, 1a4w, 1a5g, 1a61, 1abi, 1abj, 1ad8, 1ae8, 1afe, 1aht, 1ai8, 1aix, 1awf, 1awh, 1ay6, 1b5g, 1b7x, 1ba8, 1bb0, 1bbr, 1bcu, 1bhx, 1bmm, 1bmn
  • 左派国民党左派,指中国国民党内的左派,是中国国民党派系之一,与国民党右派或“国民党反动派”对立,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反蒋介石势力合作。不包括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以个人名义加
  • 三好彻三好彻(日语:三好 徹/みよし とおる Miyoshi Tooru,1931年1月7日-),本名河上雄三,日本记者、作家。毕业于横浜高等商业学校(日语:横浜高等商業学校)(现横滨国立大学经济学部)。曾任日本
  • 江华江华可以指:
  • 黄龙安黄龙安(1820年-1886年),名廷香,字龙安,号芷船,幼名双兰,故时称黄阿兰、阿兰舍,商号黄德春、黄德兴、黄安邦。以字行。台湾台北人,祖籍福建晋江东石,清代著名士绅、商人,曾捐纳弟子员,诰授
  • 奥西普·皮亚特尼茨基约瑟夫·阿罗诺维奇·皮亚特尼茨基(1882年1月17日-1938年7月29日)苏联革命家。生于沙俄科夫诺省(今立陶宛)维尔克米尔一个犹太木匠家庭。真名约瑟夫·阿若诺维奇·塔尔西斯(Тар
  • 二桃杀三士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周朝的春秋时代齐景公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