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

✍ dations ◷ 2025-09-11 18:59:09 #经济刺激

在经济学中,刺激(英语:stimulus)是指尝试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或广义的稳定政策(英语:Stabilization policy))来刺激经济。刺激措施还可以指诸如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刺激有时被俗称为“政府注资”或“放水”,英文称为“priming the pump”或“pump priming(启动水泵)”。在193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被指为“pump priming”,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则以褒义使用该词。2020年3月26日,美国参议院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通过了2兆美元的刺激计划,并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

在经济衰退期间,由于缺乏需求,生产和就业远低于其可持续发展潜力(见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人们希望可以通过增加需求以解决该情况,并使刺激措施的任何不利副作用降至最低。

财政刺激是指增加政府支出或转移支付,或降低税收。事实上,这意味着增加公共债务的增长率,不过凯恩斯主义者常认为刺激措施能通过乘数效应产生足够的经济增长,可部分或完全填补债务缺口。

货币刺激是指降低利率、量化宽松或其他增加货币量或信用的方式。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大萧条是由于美联储未采取措施应对货币存量和流通量突然减少的事实。相反,本·伯南克认为问题是缺乏信用,而不是缺乏资金,因此在金融危机期间,以伯南克为首的美联储提供了额外的信贷,而不是额外的流动性(货币),以刺激经济的恢复正轨。Jeff Hummel分析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解释的不同含义。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拉克(Jeffrey Lacker)以及蕾妮·哈尔托姆(Renee Haltom)批评伯南克的解决方案,因为“它鼓励过度冒险,并助长了金融不稳定。”托马斯·汉弗莱(英语:Thomas Humphrey)和理查德·汀布莱克(英语:Richard Timberlake)集中在他们的著作:在《黄金、真实票据论与美联储:1922年至1938年货币失序的根源》()中认为真实票据论(real bills doctrine)是大萧条的一大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财政刺激通常会增加通货膨胀,因此必须由中央银行以一定措施来抵消。反对者则认为,只要产出缺口足够大,通货膨胀的风险就很低,或者在萧条时期通货膨胀率太低,没有政府的财政刺激,中央银行甚至无法达到所需的通货膨胀率。

货币刺激通常被认为是中性的:降低利率会使更多的投资有利可图,但仅是回报率最低的投资,而政府投资的财政刺激可能导致民粹主义或腐败。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将外部性纳入考虑,例如新的公路或铁路能使并未付费的用户受益,并选择虽然没有利润但更为有益的投资。

通常,凯恩斯主义者强烈倾向于刺激经济,奥地利学派和理性预期经济学家通常反对,而主流经济学家介于两者之间。

相关

  • 刽子手刽子手、处刑人或行刑者是古代对于从事直接处决犯人为职业的人的一种称呼。现在世界各国大多以法警或是宪兵作为处决犯人者。汉语中的“刽子手”一词,也可以用来骂人,当作“残
  • 连山壮语连山土语是北部壮语中的一种声调语言,分布在广东省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怀集县的下帅乡等地。连山处于北温带和热带交界处,适合稻作,14世纪西瓯人的一支由南丹、柳州、平乐等
  • 1月15日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 光瓶螺光瓶螺(学名:)为瓶螺科瓶螺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尼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常生活于水田、池塘以及缓流小溪。 维基物种中有关光
  • 叛逆性骚扰《叛逆性骚扰》(Disclosure ),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改编自麦克·克莱顿的小说,巴瑞·李文森导演,迈克尔·道格拉斯与黛米·摩尔主演的悬疑片。汤姆·山德斯(迈克尔·道格拉
  • 瓦伦丁·科瓦伦科瓦伦丁·科瓦伦科(1975年8月9日-),也译瓦伦丁·科瓦连科,乌兹别克足球裁判。他于2000年起为乌兹别克联赛判法。两年后,他成为国际足联辖下的国际裁判,得以为国际性赛事判决。2008年
  • 薛禄薛禄(?-1430年),原名薛六,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胶州(今青岛市胶州市)人,明朝军事将领,阳武侯。薛禄家族排行老六,人称薛六,后改名薛禄。靖难之役中,他以士兵身份跟随燕王朱棣起兵,夺取北
  • 鲁道夫·布赫宾德鲁道夫·布赫宾德(德语:Rudolf Buchbinder,1946年12月1日-),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利托梅日采,五岁即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学生,九岁首次登台演出,1958年进入布鲁诺·赛德霍弗(德语:Bruno Seidlhofer)(玛尔塔·阿赫里奇、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的老师)的大师班。1961年,15岁的布赫宾德获得ARD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第一名,1962年获得李帕蒂奖章。作为室内乐演奏家,布赫宾德常与小提琴家约瑟夫·苏克、大提琴家亚诺什·斯塔克等人合作演出。
  • 颈缩颈缩(Necking)是工程学及材料科学名词,是在拉伸时的形变,其特点是在材料的形变不成比例的集中在特定的小区域。颈缩会造成局部截面积的显著减小,这也是“颈缩”一词名称的由来。因为颈缩时局部的应变很大,颈缩往往和延展性材料的屈服变形有关,特别是金属或是塑胶。只要出现颈缩现象,因为局部截面积的变小,颈缩部位的局部应力最大,颈缩部位也就是后来发生屈服的位置。若有够大的应变,颈缩部分最后会断裂。颈缩是因为在拉伸变形时,材料截面积减小的比例比材料应变硬化(英语:Strain hardening)的效果要强,所出现
  • 王颂蔚王颂蔚(1849?年-1895年),初名叔炳,字芾卿,号蒿隐,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人。晚清进士,政治人物。早年师从冯桂芬,二十岁时由冯桂芬聘请修撰《郡志》,同叶昌炽、袁宝璜合称“苏州三才子”。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任户部主事,补军机章京。官至户部郎中。与李慈铭、袁昶、沈曾植等友善,长于史学。甲午战争后悲愤莫名,翌年染疾卒。蔡元培是王颂蔚的学生。著有《写礼庼遗著》、《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王鏊第十三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