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魔舞

✍ dations ◷ 2025-05-20 02:21:56 #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舞蹈。十六天魔舞与唐代西域传入中原的“胡旋舞”被视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来自西域的古典乐舞。

十六天魔舞的雏形来源于藏传佛教金刚舞,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天母的传说有关,创编者可能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并与藏传佛教密宗欢喜禅双身法(事业手印)有关。西夏和元朝时期在河西一带流传。进入中原后有所改造。关于十六天魔最早的记载是晚唐五代时蜀人王健《宫词》“十六天魔舞袖长”。

在元代,不少皇帝都信奉佛法,崇尚藏传佛教。元杂剧中已有所反映,如武汉臣曾著杂剧《提头鬼》表现内容有“仁安殿正果追魂使,四歌神助提头鬼。”元初从民间到宫廷,四大天王舞、十六天魔舞已很流行,连皇家宫廷的仪仗队中都有画着四大天王神像的“四大天王旗”。萨都剌《上京杂咏》写元世祖忽必烈在上京观看十六天魔舞的情况: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初二日,元朝政府下令禁止表演。

至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下令编制乐舞《十六天魔舞》以赞美佛教。舞蹈内容围绕16位天魔以菩萨的容貌出现,并迷惑众生。但是后来被释迦牟尼佛降伏。此可见于《元史》卷四三《顺帝纪》的记载:“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乐,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元代周宪《王宫词》:“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华年赛月娥。本是西河参佛曲,来把宫苑席前歌。” 反映十六天魔舞是只有在宫中有佛事时才进行的表演,其余非宫官受秘密戒者不得入内观看。舞蹈结束后,元顺帝会在宫中秘密挖掘的地道离开,并与一众舞女在地道里修练双身法以完成佛事。元代张昱《辇下曲》曾赞美《十六天魔舞》的舞姿:

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昙花满把青。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常在月宫听。

跳十六天魔舞的舞者必须头垂发数辫,梳练槌髻、佩戴象牙佛冠,且身被璎珞。又她们穿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以及绶带鞋袜。而手里亦都拿着法器“加巴剌般之器”。当中其中一人要执铃杵奏乐。

整套伴奏乐队由11人组成。十六位舞者在跳舞时一手持法器,一手打手印,双臂翻舞。而她们均以龙笛、头管、小鼓、筝、緌、琵琶、笙、胡琴、响板及拍板奏乐。过往的考古学家认为敦煌465窟的元代舞蹈壁画可能与该舞蹈有关。

相关

  • 自杀而死的跨性别青年列表这个列表收录了已经自杀身亡的著名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
  • 1997年199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199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共同行动模式共同行动模式(英语:Shared Action Model)由嘉义长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陈锦宏医师提出之有关精神心理患者的照护模式。共同行动模式是透过“医疗专业人员”与“精神心理患者之
  • 外字外字,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指给定字符集之外的汉字。源自日语的“表外汉字”(表外漢字,hyōgai kanji)。与拉丁语言不同,在东亚表意文字系统如中文、日文中,没有固定数量的字符集。
  • 光原爱神螺光原爱神螺(学名:)为爱神螺科原爱神螺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
  • 玛格达莲娜·里巴里科娃玛格达莲娜·里巴里科娃(斯洛伐克语:Magdaléna Rybáriková,1988年10月4日-)是一位斯洛伐克女子网球选手。她在2009年的伯明翰AEGON经典赛中击败中国选手李娜而夺得第一个单打
  • 双流区成都市双流区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成都市南部,是成都向南发展的中心地带、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原为双流县,于2015年12月3日正
  • 若愚若愚可以指下列人事物:
  • 自由意志党国际联盟自由意志党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Libertarian Parties), 2015年3月6日成立,是全球自由意志主义政党所成立的跨国性政党联盟。
  • 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彼得二世·卡拉乔尔杰(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尔字母: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923年9月6日-1970年11月3日),为南斯拉夫王国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末代君主。由于其父亚历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时,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摄政,中央政府则由首相德拉吉莎·茨维特科维奇(英语:Dragiša Cvetković)主导。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初期,南斯拉夫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与意大利敌对,以及对苏联的不信任,在法国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