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性

✍ dations ◷ 2025-04-25 14:25:21 #电学,材料科学,电现象

铁电性(英语:Ferroelectricity)是某些材料存在自发的电极化,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被反转的特性。该术语被用于类比铁磁性,其中,材料表现出永久磁矩。当铁电性于1920年被Valasek在酒石酸钾钠中发现时,铁磁性就已经被知道。其英文术语的前缀,意思是铁,只是被用来描述属性,事实上大多数铁电材料不含有铁。

多数材料的极化是与外加电场成线性正比的,非线性效应是不显著的。这种极化叫做介电极化。有些称作顺电体的材料,其线性之极化效应更加显著。于是与极化曲线斜率相对应的介电常数为一个外加电场之函数。除了非线性效应外,铁电材料中还存在自发极化。铁电材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发极化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被反转,产生一个电滞曲线。

一般来说,材料的铁电性只存在于某一相应温度以下,称为居里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材料变为顺电体。

铁电材料的非线性性质可以用来制造电容可调的电容器。一个铁电电容器的典型结构是两个电极夹一层铁电材料。铁电材料的介电常数不仅可以调节,而且在相变温度附近值非常大。这使得铁电电容器与其他电容器相比体积非常小。

带有滞归特性的自发极化的铁电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存储器。在实际应用中,铁电材料可以用来制造电脑和RFID卡。这些应用通常是基于铁电薄膜,这样用一个不太大的电压就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矫顽场。

铁电材料内部的电偶极子与材料的晶格密切相关,于是材料晶格的变化将导致材料自发极化的变化。自发极化的变化将产生一个表面电荷。由此,在铁电电容器当中,即使没有外加电压,电流也会产生。改变晶格的两个因素是力和温度。外加的机械应力可以产生表面电荷的性质称作压电性,温度的变化导致自发极化的变化的性质称作焦电性。

相关

  • 基因重组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亦称基因重组(genetic reshuffling))在遗传学上的重组、是指DNA片段断裂并且转移位置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结合。
  • 多项生理睡眠检查睡眠多项生理检查(英语:Polysomnography),缩写为PSG,是睡眠医学(英语:Sleep medicine)、睡眠障碍、打鼾、癫痫、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关睡眠的疾病当中,最常被安排进行的标准生理诊断方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基因学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емёнов,1896年4月15日-1986年9月25日),苏联医生和化学家,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他最大的贡献
  • 黄芝琪黄芝琪(Grace Huang,1983年1月26日-),是澳洲籍华裔模特儿兼演员,在澳洲出生。代表作品包括《名扬四海》、《超脑特工》、《寒战》、《开脑儆探》。
  • 2005年东南亚运动会棒球比赛2005年东南亚运动会的棒球比赛是首届东南亚运动会棒球比赛。本届赛事于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于菲律宾马尼拉马拉特区(Malate)的黎刹纪念体育场馆(Rizal Memorial Sports Com
  • 纳尔逊号战舰纳尔逊号战列舰(英语:HMS Nelson)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中的一艘。其被命名为纳尔逊以纪念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纳尔逊号于1925年9
  • 青山忠俊青山忠俊(1578年3月18日-1643年6月1日)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武将、谱代大名。常陆江户崎藩第2代藩主、武藏岩槻藩藩主、上总大多喜藩藩主。青山家宗家2代。在天正6年(15
  • 潘氏金福潘氏金福(越南语:Phan Thị Kim Phúc;1963年4月2日-),中文媒体或称潘金福,又译潘金馥,一般昵称金福,战争受害者,金福基金会的创立者。九岁时在越南战争中受烧夷弹波及,当时惊恐的照片
  • 芳汀芳汀(Fantine)又译:芳婷是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主要登场角色。其身世十分悲惨,与斐利克斯·托洛米埃有一私生女珂赛特后便被对方抛弃,为了女儿能付出一切,最后甚至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