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微子

✍ dations ◷ 2025-07-22 22:52:09 #核聚变,太阳

电子中微子是太阳进行核聚变反应的一项产物,此来源的中微子称为太阳中微子。目前穿越地球最大宗的中微子即为太阳中微子。

产生太阳中微子的主要机制来自于质子﹣质子链反应,其为:

或换言之:

86%的太阳中微子透过这项反应产生。如同右图,标准太阳模型中的太阳中微子(质子﹣质子链反应)部分,氘会与另个质子融合而产生氦3原子(3He)及伽马射线,此反应可写为:

同位素氦4原子(4He)可由前述3He反应产生:

当氦3与氦4都存在于同一系统时,铍可透过融合产生:

目前共有四颗质子与三颗中子,铍可有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第一种是捕捉一颗电子并产生锂7原子及一颗电子中微子:

此反应产生了14%的太阳中微子。所产生的锂7会再与质子融合产生两个氦4原子。

第二种反应途径是捕捉一颗质子(在恒星中为数众多),而产生硼8原子:

而硼8原子会透过贝塔(+)衰变转为铍8原子,并放出正电子与电子中微子:

此反应产生了约0.02%的太阳中微子,虽然为数较少,但其能量则较高。

太阳中微子最高的通量直接源自于质子﹣质子链反应,而其具有较低的能量,最高达400 keV。有几个其他产生的机制所造成的中微子能量则高达18 MeV。地球上的中微子通量约为7·1010 粒子数/厘米2/秒。

透过标准太阳模型可预测中微子的数量,而实际上测到的电子中微子数量仅为预测值的1/3,此即太阳中微子问题。随后的解决方案包括了中微子振荡的概念,指出中微子可以改变它的味。在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针对各种类型的太阳中微子进行总通量测量后,证实了此概念的正确性,并且确认了中微子具有质量。

太阳模型亦可预测太阳中微子的能谱。能谱是一项研究上的关键信息,原因是不同的中微子侦测实验有各自高侦测敏感度的能量范围。霍姆斯提克实验(英语:Homestake Experiment)使用氯,而对铍同位素7Be衰变反应产生的太阳中微子最为敏感;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设备则是对硼同位素8B反应产生的中微子最为敏感;使用镓的侦测器则对质子﹣质子链反应产生的中微子最为敏感。

于2012年,称作Borexino(英语:Borexino)的共同研究计划报导了侦测到低能量中微子的结果,这种中微子源于质子﹣电子﹣质子反应(英语:Proton-electron-proton, PEP;参见质子﹣质子链反应),太阳中每400颗氘核会产生1颗低能量中微子。此计划的侦测器使用了100公顿的液体,每日平均发生3次侦测事件(因为碳11生成),起源是相对罕见的热核反应。

中微子可引发核反应。不同年代的古老矿脉暴露在不同程度的中微子照射,时间尺度则长到以地质年代计;透过观察这些矿脉则可以研究太阳光度在时间上的变化。根据标准太阳模型,太阳光度是随着时间演变的。

相关

  • 蓝圈章鱼蓝圈章鱼属(属名:Hapalochlaena;blue-ringed octopus;leopard-striped octopus),亦称“蓝环章鱼属”、“豹纹章鱼属”、“豹纹蛸属”,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从日本到澳洲都有
  • 第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英语:cosmic velocity),是指物体从地球出发,要脱离天体重力场的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计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
  • 法国海外省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法国本土指的是位于欧洲不包含海外属地的法国领土,按级别划分为(截止2016年):法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上述的任何部分都不握有主权。这种
  • 藏狐藏狐(Vulpes ferrilata)为狐属下的一种生物,分布于青藏高原。中型狐类,成年个体体长60至70厘米(24至28英寸),体重4至5.5千克(8.8至12.1英磅),尾长29至40厘米(11至16英寸)。背部为棕黄色,
  • 左心耳血栓心房(拉丁语:Atrium)旧称䆝,是构成心脏腔室的一种。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分别负责接收 左心房则可根据胚胎来源被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和原始静脉窦右角发展而来的腔静脉窦。在右
  • 第六舰队第六舰队(日语:第六艦隊/だいろくかんたい Dairoku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全部由潜艇组成。第六舰队的主要作战设想,是将所有的潜艇统一运用,在对英美作战时,在东
  • 克什米尔战争 印度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边境对峙与冲突克什米尔战争,也被称为1947年印巴战争、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或第一次印巴战争,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于1947年
  • 平将赖平将赖(?-940年),日本平安时代中期武将。他是平良将之子,平将门之弟,又称“御厨三郎”。尊卑分脉说他是平良将四子。平将门席卷关东僭称新皇时曾私授将赖下野国守。天庆3年(940
  • 竹内悌三竹内悌三(1908年11月6日-1946年4月12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30年到1936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4次。
  • 阿米西棱镜阿米西棱镜是以发明者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阿米西命名的,是有色散功能的光学棱镜,常用于分光仪中。阿米西棱镜由两个三棱柱组成,第一个三棱柱通常由色散能力为中等的冕牌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