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莱士1963年就职演说

✍ dations ◷ 2025-09-15 05:49:52 #乔治·华莱士1963年就职演说

美国政治人物乔治·华莱士在1962年当选阿拉巴马州州长后于隔年发表就职演说。华氏时为坚定的种族隔离主义者,同时强调各州州权的不可侵犯性。基于上述立场,华氏任内对联邦政府试图在阿拉巴马州内公立学校、政府机构实施禁止种族隔离法律提出挑战。在该演讲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即“今天种族隔离,明天种族隔离,永远种族隔离!”(Segregation now, segregation tomorrow, segregation forever.)更成为反民权运动与对抗美国联邦一体化的标志性口号。

乔治·华莱士在1958年首次竞选州长之前任职阿拉巴马州众议院议员,后任第三司法巡回法院法官。华氏支持种族隔离政策,但被视作是温和派,也与阿拉巴马政坛中的自由主义者和进步派常有来往。在1958年阿拉巴马州州长选举中,华莱士公开反对3K党,使他得到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支持(相较于其他候选人,华莱士在该议题上属相对温和中间派);而其对手约翰·帕特森则接受3K党支持,并在竞选中着重宣扬种族问题。

需注意的是,前几任阿拉巴马州州长都以温和派或中间路线立场当选。然而,当时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955年发起的抵制蒙哥马利公交车加剧了阿拉巴马州部分选民的“危机感”,因此帕特森在该次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获胜。在华氏竞选失败后,他认定必须转变其现有的政治立场才能赢得选民的认可。据信,当时他与一位官员说到“我输给了帕特森,但我现在要告诉你,我不会再输”。

华莱士对于种族问题的立场转变在1959年开始变得明显,他是当时唯一一名拒绝联邦委员会移交选举登记记录的地方巡回法院法官(该联邦委员会调查选举中是否存有歧视问题)。华莱士因该事件曾因涉藐视司法而面临入狱风险,最终他选择公布相关文件;即使他的违命使其声名狼藉,却也标志着他对种族隔离问题转向激进。华莱士于1962年竞选州长时,更将反对有色人种登记投票的主张纳入政纲。

在该次选举中,华氏将失业率、犯罪率上升以及各州因种族问题引发的骚乱问题全部归咎于联邦政府试图将“一体化的魔爪”伸入各州州内。华氏竞选团队聘请阿拉巴马州3K党分部组织创始人阿萨·卡特为竞选演讲撰稿者,但因后者曾涉入种族暴力事件,他的角色在整个竞选过程中一直并不被强调;不过他确实成为华式团队中的得力干将,成功营造了一种“结合创新、热血与强硬的竞选风格”。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华莱士的演讲在其支持者中广受欢迎。该团队政纲与强硬支持种族隔离的作风引起了阿拉巴马州选民的强烈共鸣,更在之后以创下历史新高的得票率当选。

在华氏当选之后,他表示将实现竞选承诺,反对废除种族隔离。在他当选后,卡特特意花了几周的时间为他的就职演说着墨润色。于1963年1月14日,华氏在宣誓就职后于阿拉巴马议会大厦前发表演说。此处正是美利坚联盟国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就职之地;华莱士在该演说中特别指出这点,以凸显其“南方保守派民主党人”的身份。

在该次演讲中,新任阿克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宣布:

我以行走于此地之伟大人民的名义,在飞扬的尘埃中划出界线,向那暴政的脚边投下战书,我将对他说:今天种族隔离!明天种族隔离!永远种族隔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在演说发表之后,华莱士清楚地认知到他的言论必将被铭记。其提到的“暴政”是对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在各州推行一体化政策的蔑称。华氏巧妙地将“种族隔离”的议题列各州州权的一部分,从而避免了是否涉嫌种族歧视的争议。他认为,联邦政府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废除种族隔离的尝试,是对各州州权的压迫,剥夺了阿拉巴马州人民的权力。在其担任州长期间,他的政治立场受到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其持续将“种族隔离”强调为“州权”,将联邦政府的一体化政策视作是“对南方各州的强压”。

在该次演说中还提出了诸如“种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如同宗教、政治之间的分歧”之类观点。华氏认为,各个种族皆有权选择待在自己的文化圈之中,不与其他种族融合;就如每人皆可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政党般。他声称,“美国国父们所坚持的自由”便是“各种族都有在自己的框架内都有教育、指导以及发展的自由,可向不同种族的其他人要求和接受应有的协助”。

华莱士凭借此具有“种族主义与捍卫州权”色彩的演讲,成功为其巩固了在阿拉巴马州的民意支持,也让他登上全国各大传媒的头条;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皆有报道就职演说 在他任职的一年内,华莱士声望持续增长,直至1963年秋天,顺势宣布参加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

尽管广受支持者的欢迎,华莱士在演讲中表达的政治观点引起了民权运动人士的批评,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以直接反对联邦政府为策略的做法并不可行。阿拉巴马州司法部长里士满·弗劳尔斯就警告,如果对联邦政府公然违令“只会为这个国家带来耻辱”。 也有不少商业人士担忧“这群阿拉巴马州的政客正试图将这个南方州份的形象描绘称一个‘反动、叛乱、支持暴行与充斥着偏执、偏见和落后’的地方”。

许多支持废除种族隔离的人士认为华莱士的演说充斥着“无可辩驳的种族主义”与“蛊惑人心” 知名的民权运动领袖约翰·刘易斯后来回忆道“当我那天听完这演讲之后,我的心便沉了下去。我知道他所谓的‘捍卫州权’实质上就是为维持阿拉巴州现状的一种话术”1963年年底,多位民运人士发起示威游行,高呼“华莱士,你不可能将我们永久地禁锢住”并坚信“种族隔离必将倒下”。

美国牧师、社会运动者,马丁·路德·金博士为了驳斥华莱士的论点,于1963年前三个月连续到16个不同的城市发表演说,他认为必须采取行动以反对种族隔离。 该年年底,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向数万民权运动者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在那次演讲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华莱士的名字,但特别提到了“我梦想,那充满种族歧视者的阿拉巴马州及其政府能不再介入种族,以使黑人的权益无效。我希望有朝一日,阿拉巴马州能让黑人的孩子和白人的孩子情同手足,携手共进!”。

马丁·路德·金在两年后的1965年特别选在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前发表演讲,直接回应华莱士所谓“今天种族隔离,明天种族隔离,永远种族隔离”,他宣称“我相信能确定,种族隔离必将在阿拉巴马州不复存在;而我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华莱士及那群种族隔离主义者的葬礼是什么样的”。

曾采访华莱士的传媒记者鲍勃·英格拉姆回忆道,当前者第一眼看过演说中的“今天种族隔离,明天种族隔离,永远种族隔离”,便高兴的对卡特说“我对这句话很是喜欢,我必将用它” 然而,华莱士本人却在其晚年改变了自身对种族隔离的看法,并表示他对说出这句“名言”感到悔恨:

我其实并未曾写过“今天隔离、明天隔离、永远隔离”之类的文字,那并不是我写的。我在那篇为我写的演讲稿中看到了这些文字,打算越过。但当我发表演讲时,我却不假思索地读了出来。而我一生都在后悔。

相关

  • 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产于山西省中部汾河平川十余个县市区,至今已有500年余年的历史。2004年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批准的原产地范围包括且限于以下所列:其中著名
  • 斯巴达人密歇根州立大学斯巴达人队(Michigan State Spartans)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代表队,征战NCAA顶级分区十大联盟的各项联赛。该队伍下属有25支不同项目的分队,包括橄榄球、篮球、
  • 鲁斯塔维二台鲁斯塔维2(格鲁吉亚语: სამაუწყებლო კომპანია რუსთავი 2)是格鲁吉亚的一家电视台,也是格鲁吉亚最为成功的商业电视台。鲁斯塔维2成立于1994年,因设立
  • 清双唇颤音清双唇颤音是一种罕见的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符号是⟨ʙ̥⟩,X-SAMPA符号则为B\_0。清双唇颤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
  • 丁吉利·班达·维杰通加丁吉利·班达·维杰通加(Dingiri Banda Wijetunga,僧伽罗语:ඩිංගිරි බණ්ඩා විජේතුංග,泰米尔语:டிங்கிரி பண்ட விஜேதுங்க; 1916年2月15
  • 李格非李格非(?-1106年),字文叔,济南历下人。北宋文学家。幼时聪敏,专攻经学,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曾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以文章知遇于苏轼,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绍圣二年(1095
  • 苻宁苻宁(?-?),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人物,前秦哀平皇帝苻丕的长子,其母亲是杨皇后。苻丕即位为皇帝,封苻宁为太子、单于。386年,苻丕被西燕皇帝慕容永打败后,被东晋扬威将军冯该斩杀。太子苻
  • 胡阿罗胡阿罗(1977年-),云南宁蒗人,彝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云南地区代表。毕业于大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 能世安奈能世安奈(1979年3月9日-),本名能濑安奈(のせ あんな),是出身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瑞穗区的前模特儿、女性演员。2015年12月31日、因为身体健康因素、决定退出演艺圈、由经纪公司官
  • ASN.1在电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是一套标准,是描述数据的表示、编码、传输、解码的灵活的记法。它提供了一套正式、无歧义和精确的规则以描述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的对象结构。ASN.1是ISO和ITU-T的联合标准,最初是1984年的CCITT X.409:1984的一部分。由于其广泛应用,1988年ASN.1移到独立标准X.208,1995年进行全面修订后变成X.680系列标准。ASN.1本身只定义了表示信息的抽象句法,但是没有限定其编码的方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