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育

✍ dations ◷ 2025-09-14 05:43:06 #范育

范育(?—?),字巽之,邠州三水(陕西省旬邑)人。曾为北宋秦凤路及熙河路安抚使,累官至光禄卿、枢密都承旨。父同为北宋政治人物范祥,官至转运副使、度支员外郎。

范育以进士之名出任泾阳县县令,但以养亲为由告假回乡。师从张载,推荐为崇文院校书郎及监察御史里行。因西夏攻入环庆路被宋神宗赵顼诏往巡视边疆,及后进言认为荔原堡之役,夏人虽然追奔但亦不过境,北宋不应轻举妄动。

之后又出使河东论及韩绛修筑啰兀城。范育因不服丧而被罢去御史职位,转任检正中书户房但坚决推辞而出任韩城县知县。

曾被诏往鄜延路议画地界,范育认为“保疆不如持约,持约不如敦信”。到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交趾与北宋发生宋越熙宁战争,赵禼被任命为安南行营经略使、招讨使,以中官李宪为副将,率领九名大将前往征讨。赵禼与李宪不和,建议罢免李宪。赵顼问可有替代者,赵禼推荐老将郭逵,于是以郭逵为宣抚使,赵禼副之,及以兵十万伐交阯。但在战场上,郭逵与赵禼意见多有不同,行及长沙更有士兵病死,范育上疏此事但赵顼不听。之后出任河中府知州加集贤院直学士,又出使凤翔县,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镇守秦州。

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曾建议遣使往诸道及立边境封沟,所以派遣吕大忠及范育前往观察。

宋哲宗赵煦元祐初,被召为太常寺少卿,后改光禄卿、枢密都承旨。之后出使熙州作知州。此时有议论认为要放弃质孤堡及胜如堡,而范育力争认为熙河路以兰州为要塞,此两堡乃兰州之障蔽,如果放弃两堡兰州就会有危险。另外又请修筑城池在李诺平及汝遮川,但一直不获答复。再转任给事中及户部侍郎。

出任熙河路安抚使其间范育进言认为唃厮啰国第三代赞普阿里骨残酷暴虐而且有病,而湟州邈川吐蕃大首领温溪心八族打算内附,所以可以计划将其归纳,但翰林学士、中书侍郎范百禄则认为既然阿里骨没有过犯,而温溪心虚实未知,无挑衅而动,非上策。最后赵煦听从范百禄之见解。

范育死后南宋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因赵构采纳范育对不放弃质孤堡及胜如堡及对修筑城池在李诺平及汝遮川之建议而追赠为宝文阁学士。

相关

  • 乔治·布拉克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洪龙浩洪龙浩(英语:Francis Borgia Hong Yong-ho,韩语:홍용호 프란치스코;1906年10月12日-?),是天主教平壤教区原主教。出生于朝鲜半岛平壤,1933年5月25日(基督升天日)晋升司铎。1944年3月24日
  • 曹铭曹铭,会宁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洪武十八年(1385年),曹铭中式乙丑科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之后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都御史。
  • 图库姆县图库姆县(Tukuma rajons)是拉脱维亚西北部的一个县,东北临里加湾。面积2,450平方公里。人口53,734人。县治图库姆。下分2市17村。
  • 菅原纱由理The SxPLAY,本名菅原纱由理(日语:菅原紗由理/すがわら さゆり 、1990年6月29日-),出生在日本秋田县横手市,日本女性歌手,For Life Music Entertainment(日语:フォーライフミュージック
  • 佐尼依·蒂博尔佐尼依·蒂博尔(匈牙利语:Szőnyi Tibor,1903年12月31日-1949年10月15日),匈牙利共产党,医生,匈牙利国会议员,1949年被处以绞刑。1955年平反。1956年重新安葬。
  • 郭怡孮郭怡孮(1940年-),男,山东潍坊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第八、九届
  • 康雄壁康雄壁(英语:Kangshung Face)或东壁(英语:East Face)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东侧的山壁,朝向中国。该山壁始于康雄冰川,终于珠峰山顶,高达3,350米(10,990英尺)。康雄壁幅员辽阔,从山脚下仰望,其
  • 彼得·萨斯加德约翰·彼得·萨斯加德(John Peter Sarsgaard,/ˈsɑːrzɡɑːrd/,1971年3月7日-),是名美国电影与舞台剧演员,代表作是2004年的喜剧电影《情归新泽西(英语:Garden State (film))》。他
  • 公众人物公众人物(英语:Public Figure)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并在社会具有影响力与曝光度的人士,通常包括政治人物、名人、企业家、艺人等。该词也是美国的法律术语,当涉及诽谤或侵犯隐私时会应用。一名公众人物不能因错误而有损害性的陈述而提诉讼,除非发表该陈述的人士证实违反真实恶意原则。在涉及公众人物的诽谤案上,举证责任的重要性一般会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