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双星

✍ dations ◷ 2025-04-04 11:53:29 #X射线联星,X射线天文学

X射线双星是一类发出明亮X射线辐射的双星,双星系统中有一颗为致密星,通常为中子星或黑洞。它们的典型光度在1036-1038尔格/秒之间,比太阳全波段的光度高3到5个数量级。X射线双星在靠近银心和银盘的方向分布比较集中,在球状星团中也有分布。

1960年代,人们利用火箭和气球确定了大约30个X射线源。1964年萨佩特和泽尔多维奇等人提出银河系X射线源是双星系统中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吸积过程产生的。最早证认的X射线双星是半人马座X-3和武仙座X-1。20世纪70年代,乌呼鲁卫星观测到了它们具有X射线脉冲,周期分别为4.84秒和1.24秒,并且经历数天的周期性变化。X射线脉冲星发现后,提出了密近双星的模型解释这种现象,脉冲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双星相互掩食而产生的。这种说法已经得到广泛承认。

截至2006年,人们已经在银河系内发现了超过300个X射线双星。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还在河外星系中发现了X射线双星。

根据伴星的质量,X射线双星大体上可以分为高质量X射线双星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两类。

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主星是一颗致密星(中子星或黑洞),伴星的质量较低,通常小于1倍太阳质量,轨道周期从数分钟到数百天不等。其X射线辐射是由于伴星充满了洛希瓣,部分物质被主星所吸积所致,这叫做“洛希瓣盛溢”。它们的X射线谱较软,少数有表现为X射线脉冲,多数有X射线暴和准周期震荡现象,并且很少发生交食。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大部分辐射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在天空中属于较明亮的X射线源,但在可见光波段很暗淡,视星等大约在15到20等。这类双星截至2006年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大约100颗,其中有13颗位于球状星团中。它们沿银河系核球的方向和球状星团中分布比较集中,而在银盘上则很弥散,属于年龄109年的年老星族。

一颗典型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是4U1626-67,其主星为1.4倍太阳质量的X射线脉冲星,伴星为0.1倍太阳质量的矮星,在半径不到太阳半径的轨道上环绕主星运转,轨道周期为42分钟。武仙座X-1也是一颗典型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

高质量X射线双星的伴星是一颗致密星,主星为大质量恒星(多数高于10倍太阳质量),光谱型多为O、B型,通常为有明显氢发射线的B型星或超巨星。这类双星的X射线辐射是由于主星吹出的星风被伴星所俘获,并下落到伴星表面而发出的。高质量X射线双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通常大于X射线光度,光学光度主要是由主星贡献的,而X射线辐射则主要由伴星(致密星)所贡献。其X射线谱的特点是较硬,时变特性变现为正常的X射线脉冲,多数出现交食,没有X射线暴。它们的空间分布沿银盘方向比较集中,属于年龄小于107年的年轻星族。

半人马座X-3是一颗典型的高质量X射线双星,它是在1967年发现的,1971年里卡尔多·贾科尼等人利用乌呼鲁卫星的观测资料发现它具有规则的脉冲。半人马座X-3的主星是一颗20倍太阳质量的巨星,伴星是一颗X射线脉冲星,周期为4.84秒,环绕主星的轨道周期为2.1天。天鹅座X-1也是一颗高质量X射线双星,它的伴星通常认为是一个黑洞。

高质量X射线双星又可分为两类:超巨星/X射线双星和铍星/X射线双星。超巨星/X射线双星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球对称的星风,而铍星/X射线双星的星风呈盘状,而且会呈现周期性的爆发,通常为暂现源。研究表明,铍星/X射线双星在大、小麦哲伦云中占星系总质量的比例远远高于银河系,推测可能与金属量有关。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介于二者之间的X射线双星,怀疑应分为中等质量X射线双星。截至2006年,此类X射线双星只发现了1颗。激变变星发射X射线的中心天体是白矮星,通常也视为X射线双星。

截至2006年,已测定40余个X射线双星的脉冲和轨道周期,发现其周期是由无数个加快、减慢的过程叠加起来的,但从长期来看,总的趋势是自转加快的。铍星/X射线双星的脉冲/轨道周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X射线双星还具有无规则行走的性质。


相关

  • 后汉书《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记载了从光武帝称帝(25年)起至汉献帝禅让(22
  • 入侵物种入侵物种是引进物种的一个子集。如果一个物种经人为引入一个其先前不曾自然生存的地区,并有能力在无更多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当地发展成一定数量,以至威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成
  • 食物变质变质、腐败指的是食物恶化、对于人类的可食用性下降的过程。收割的食品,从它们被收割后就开始分解,这是酶、氧化和微生物引起的,具体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湿度、温度和化学
  • 北美洲板块北美洲板块,或简称北美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它的范围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向东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向西延伸至东西伯利亚的切尔斯基山脉。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
  • Birch还原法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
  • 泌尿泌尿系统(英语:Urinary system),有时也归类于排泄系统(英语:Excretory system)(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人类的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
  • 韩美林韩美林(1936年12月26日-),中国书画家、美术家,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之一。193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8年,考入济南市立第一中学,三个月后辍学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
  • 廖碧儿廖碧儿(Bernice Jan Liu,1979年1月6日-),华裔加拿大人,籍贯中国广东顺德,2000年参选温哥华华裔小姐竞选夺魁,随后参选2001年国际华裔小姐竞选夺冠,同年加入第15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 委内瑞拉总统保守党   自由党   独立人士   军政府   民主行动党   COPEI   民族集合党   第五共和运动/联合社会党阿根廷总统 · 巴拉圭总统 · 巴拿马总统 · 巴
  • 派森派森(德语:Peissen)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人,其中男性142人,女性145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28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