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

✍ dations ◷ 2025-11-04 14:27:12 #冰淇淋
冰淇淋(英语:ice cream),港澳惯称之为雪糕,马新、台湾惯称之为冰淇淋,冰淇淋、雪糕皆通行但有所区别,统称“冰淇淋、冰淇淋类”,是一种冷冻的甜品,通常以鲜奶油或奶油等乳制品为原料,并加入水果或其他成分和香料混合制成。大多数的口味含糖,但也有一部分是使用其他的甜味剂。某些时候在天然成分之外,制造过程中也会加入人工香料或食用色素。混合后的原料会在降温中同时缓慢搅拌,以混入空气并防止冰晶产生。成品会呈现表面平滑的半凝固状态,并可塑型或用勺子挖取。工业制成的冰淇淋一般是将混合好的冰淇淋液体注入置于冰盐混合物的模具中,冰盐混合物在过冷融化的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热,可令冰淇淋快速冷冻。根据《美国联邦食品法》规定,冰淇淋中的乳脂成分至少为重量的百分之十。在公元前300年的波斯,有人制成有玫瑰水味道的冰糕贡献给皇室。约在公元37–68年之间, 罗马帝国尼禄曾命人从高山上取下冰雪,拌以水果和牛奶,制成原始的冰淇淋。大约公元前200年,中国发明了一种冰淇淋,当时他们把新鲜的雪保存在地洞,把水、奶、糖浆、粟米等混合物装满容器,将其装入雪中而被冻结,外部包覆的雪会使容器内的混合物凝固,再取出食用。有传说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如何制作冷饮的方式,流质的“酪饮”与“糖酪”,前者为饮料,后者为水果的佐料而并非主料,另有低温凝固如小山状之奶油类食品“酥山”,以及以牛奶或羊奶配果汁之冷饮“冰酪”等。杨万里曾对冰酪咏诗《咏冰酪》,后来发现其正确诗名为《咏酥》。有人认为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到冰酪的制备方式,并将其技术带回欧洲。传说1533年从意大利出嫁到法国为皇后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将冰淇淋的制备工艺带到法国,并借由这个技术,得到了作为冰淇淋制作者的一份终身退休金。最先制造出类似现代冰淇淋的产品是路易十六的御厨。当时冰淇淋的主要原料是奶油和冰块,故被称为“奶油冰”。后来随着大量使用乳清、炼乳、奶粉等其他原料后开始接近现代冰淇淋。1851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牛奶商人将冰淇淋工艺工业化。蛋卷冰淇淋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现时冰淇淋最主要的味道包括香草和巧克力两种,放入任何材质内的容器食用均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制作冰淇淋的方法,例如日本会把冰淇淋包裹在糯米粉团内,成为雪米糍。最普遍的样式是在制作过程中,将冰淇淋同冰棒一样直接用一根木棍或塑料棍穿起。另一种常见食法为盛在由威化做成的圆锥形冰淇淋筒内。冰淇淋与姜面包、威化,结合成“夹心冰淇淋”、“冰淇淋三明治”、圆锥形“甜筒”等等。草莓口味的威化圆锥形“甜筒”巧克力口味的威化圆锥形“甜筒”花生颗粒口味的姜面包圆锥形“甜筒”熔岩巧克力蛋糕冰淇淋机器冰淇淋机器冰淇淋香草巧克力姜面包冰淇淋

相关

  • 磺胺磺胺(Sulfanilamide),即对氨基苯磺酰胺,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机物,最早在1908年由奥地利化学家保罗·雅各布·约瑟夫·杰尔莫(Paul Josef Jakob Gelmo)合成,并在1909年获得专利权
  • 核污染放射性物体或放射源缺少防护措施,会导致放射性污染。核工业中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当核电站发生事故时,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如切尔诺贝利事件
  • 黄酮黄酮类化合物(英语:Flavonoid,又称类黄酮)基于2-苯基色原酮-4-酮(2-苯基-1-苯并吡喃(英语:Benzopyran)-4-酮)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右图所示,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
  • 2015年至2016年冬中国北京雾霾事件2015年至2016年冬中国北京雾霾事件,是指2015年入冬后起始于2015年12月8日重度雾霾事件,北京在污染期间曾多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北京首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从2015年12
  • 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是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前359年-前336年),所创的军队方阵阵型,以16乘16共256名手持长矛及盾牌的步兵所构成的正方形阵形。马其顿密集方阵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所创,其
  • 细胞内寄生物细胞内寄生物(英语:Intracellular parasite)是指一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的生物,可分为兼性(Facultative)和专性(Obligate)寄生物。部分细胞内寄生物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 溃疡溃疡是身体膜状构造的不连续或破裂,妨碍受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根据罗宾斯病理学课本的说法:“溃疡是皮肤、上皮、黏膜的连续性受破坏,起因于发炎的坏死组织脱落。”医学上常见
  • 高脯氨酸血症高脯氨酸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血浆脯氨酸水平升高。同时尿脯氨酸、羟脯氨酸、甘氨酸亦会增加其排泄量。此遗传病若与伴侣各携带同一缺陷基因,下一代罹病的几率不分性别皆
  • 氰(Cyanogen)旧译作
  • 心包膜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