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巴士底狱

✍ dations ◷ 2025-10-17 16:25:31 #攻占巴士底狱
攻占巴士底监狱(法语:Prise de la Bastille)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占领。此监狱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被认为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攻占巴士底狱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象征,因此7月14日也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为国民制宪议会。这时候,内克尔因为靠近第三等级惹祸上身。在皇族里,玛丽皇后、国王的弟弟阿图瓦伯爵以及其他枢密院里的保守派都劝说路易十六解雇他。1789年7月11日,内克尔宣布皇室家庭应该按预算资金过活后,国王解雇了他,同时重组财政部。不少巴黎市民认为路易的行动是皇室对议会开始干预的第一步,因此消息传出后第二天巴黎开始出现暴动。他们更担忧的是正在进驻的部队-其中不少并非本国士兵而是皇室雇佣的外国兵团-已接到推翻制宪议会的命令。在凡尔赛的制宪议会不断想办法避免再被驱逐出开会地点。巴黎很快就陷入暴乱、抢劫之中,暴动民众受到法国卫兵的支持。7月14日,叛军盯上了巴士底狱里的武器和弹药库存。巴士底监狱当时的管理者是侯爵洛奈,城里只有114名守卫。民众开始对这个城堡发起进攻。侯爵洛奈曾与民众代表谈判,两名代表向侯爵保证只要不要与人民为敌,他们就会回去劝阻群众。侯爵答应此事,还留下二人吃午餐。但最终民众依然继续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巴士底狱于当天下午被攻陷。尽管双方停火以免陷入残杀,当时的巴士底狱管理者侯爵洛奈依然被人拖出来殴打、用刀乱刺直至最后被斩首。他的头被穿在长矛上绕城展示。尽管当时监狱里只有7名囚犯(四名伪造犯,两名因道德罪被收押的贵族,以及一名杀人疑犯),巴士底狱过去的历史被当作是法国封建制度的象征。此事件发生之后,法国贵族开始大量出逃。最早一批离开巴黎的包括了后来的查理十世和他的两个儿子孔代亲王及孔蒂亲王。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紧随其后。他们在都灵聚首,密谋挑起内乱、反攻巴黎。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法国各地,城市里建起了人民政权,而乡村里的农民烧掉了地契和庄园。大恐慌弥漫之下,富有乡绅遭到洗劫。

相关

  • 异养异营生物(英语:heterotroph)指不能直接以无机物或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机能的生物。异营生物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三种。 异营性动物细胞需要的物质为水和矿物质
  • 行政院主计总处行政院主计总处(简称主计总处)是主管中华民国政府岁计、会计、统计工作的中央二级行政机关,以统计资料作为编制施政计划与预算的依据并为事后的考核,使行政三联制“设计、执行、
  • 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原子质量分别为22.99和35.45g/mol。也就是说100g的氯化钠中含有39.34 g的钠和 60.66 g的氯。氯化钠是海水中盐分的主要
  •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英语: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并构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 civilization)的主体。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
  • 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因此它最常被指为尿液和粪便,是这些词语的委婉说法。它在医疗说法中最常出现。虽然日常生活所指的“排泄”包
  • 恐高症惧高症,又称恐高症和畏高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指对身处一定程度以上的高度感到恐惧,症状为在高处时陷入恐慌,呼吸加速手足无措无法对周遭事物做正常反应而呆在高处下不来,除了视觉造
  • 麝香草麝香草或百里香(英文:Thyme)是一种采择自百里香属品种植物、具有烹饪和药用价值的香草,含有丰富铁质,而其香气及防腐功能源自本身的百里酚。多年生灌木状芳香草本;茎带红色,匍匐地
  • 枸橼酸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英语:Citric Acid,亦称为枸橼酸)它包括3个羧基(R-COOH)基团。是一种中强度有机酸,这是自然在柑橘类水果中产生的一种天然防腐剂,也是食物和饮料中的酸味添加
  • 汽水碳酸饮料又称汽水,是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软饮料,其中包括日常汽水,如七喜、可乐、碳酸水及沙士、麦根沙士等。而工业汽水就是工厂在高温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所提供
  • 本生灯本生灯是科学实验室常用的高温加热工具之一。该工具以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的名字命名,而实际上是由他的助手彼得·迪斯德加(Peter Desaga)在1855年改良法拉第原先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