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巴士底狱

✍ dations ◷ 2025-08-15 23:28:08 #攻占巴士底狱
攻占巴士底监狱(法语:Prise de la Bastille)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占领。此监狱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被认为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攻占巴士底狱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象征,因此7月14日也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为国民制宪议会。这时候,内克尔因为靠近第三等级惹祸上身。在皇族里,玛丽皇后、国王的弟弟阿图瓦伯爵以及其他枢密院里的保守派都劝说路易十六解雇他。1789年7月11日,内克尔宣布皇室家庭应该按预算资金过活后,国王解雇了他,同时重组财政部。不少巴黎市民认为路易的行动是皇室对议会开始干预的第一步,因此消息传出后第二天巴黎开始出现暴动。他们更担忧的是正在进驻的部队-其中不少并非本国士兵而是皇室雇佣的外国兵团-已接到推翻制宪议会的命令。在凡尔赛的制宪议会不断想办法避免再被驱逐出开会地点。巴黎很快就陷入暴乱、抢劫之中,暴动民众受到法国卫兵的支持。7月14日,叛军盯上了巴士底狱里的武器和弹药库存。巴士底监狱当时的管理者是侯爵洛奈,城里只有114名守卫。民众开始对这个城堡发起进攻。侯爵洛奈曾与民众代表谈判,两名代表向侯爵保证只要不要与人民为敌,他们就会回去劝阻群众。侯爵答应此事,还留下二人吃午餐。但最终民众依然继续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巴士底狱于当天下午被攻陷。尽管双方停火以免陷入残杀,当时的巴士底狱管理者侯爵洛奈依然被人拖出来殴打、用刀乱刺直至最后被斩首。他的头被穿在长矛上绕城展示。尽管当时监狱里只有7名囚犯(四名伪造犯,两名因道德罪被收押的贵族,以及一名杀人疑犯),巴士底狱过去的历史被当作是法国封建制度的象征。此事件发生之后,法国贵族开始大量出逃。最早一批离开巴黎的包括了后来的查理十世和他的两个儿子孔代亲王及孔蒂亲王。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紧随其后。他们在都灵聚首,密谋挑起内乱、反攻巴黎。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法国各地,城市里建起了人民政权,而乡村里的农民烧掉了地契和庄园。大恐慌弥漫之下,富有乡绅遭到洗劫。

相关

  • 乙型交感神经接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简称拉美,是美洲的一部分,狭义上包括了以拉丁语族(也称罗曼语族,主要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语言为官方语言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上包括了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国家与
  • Cm5f7 6d1 7s22, 8, 18, 32, 25, 9, 2蒸气压主条目:锔的同位素锔(Curium)是一种放射性超铀元素,符号为Cm,原子序为96,属于锕系元素,以研究放射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Marie Curie)和其丈
  • 迁徙迁徙可以指:
  • 强力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托塔韦人托塔韦人(学名:Homo erectus tautavelensis)是直立人的亚种,因在法国托塔韦勒的阿拉戈洞穴(英语:Arago Cave)发现形成于约45万年前的化石而得名。对托塔韦人的发掘自1964年开始,首次
  •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三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八个(七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角部归于七划部首。角部只以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Moschino梦仙奴(Moschino 意大利语发音:),又译莫斯基诺,是意大利的奢侈品牌,1983年由弗兰科·莫斯基诺创立。该公司在1983年由弗兰科·莫斯基诺(1950-1994)创立。他去世后,助手罗赛拉·嘉蒂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