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 dations ◷ 2025-07-04 11:05:11 #1926年出生,在世人物,澳大利亚记者,英国记者,泰晤士报人物,中印边境战争人物,麦吉尔大学校友,剑桥大学校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校友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英语:Neville Maxwell, 1926年-),英国-澳大利亚记者,《印度对华战争》作者,因报道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而闻名。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1926年出生在伦敦,曾在麦吉尔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1959年加入英国泰晤士报任外交记者。在华盛顿分部待了三年时光。1959年被派遣至印度新德里分部任南亚记者。在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他走南闯北,记录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时代的最后风采以及他之后的印度发展。1962年开始,为泰晤士报撰写中印边境战争报道,是唯一没有不加批判地接受印度官方历史事件记录的记者。这也导致了他被印度政府"虚拟驱逐"。

1967年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高级研究员,并着手开始撰写著作《印度对华战争》,1970年当著作发布时他在牛津大学的英联邦研究所。这本书从他得到的印度政府撰写的被视为最高机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的复印件中获取大量印度方面讯息,中国方面由于缺乏相应有效讯息,和其他外国学者相似,他不得不依赖于中国官方对中国观点的陈述的推论,但是没有试图评估这些观念的准确性。

这本书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广泛赞誉,包括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另一方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评价说“修正主义,亲中国历史”。 印度叙述受害者对他充满敌意,并进行凶猛的人身攻击。印度政府指控他违反官方保密法,迫使他离开印度以避免逮捕,直到八年后印度总理莫拉尔吉·德赛废除。

2014年,他上传了印度政府保密50年之久的《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到互联网上。 这份报告1962年由印度军方撰写,主要分析了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失利的原因。但印度境内无法阅读该报告。印度当局也拒绝解释原因。

相关

  • 奥基夫约翰·奥基夫(英语:John O'Keefe,1939年11月18日-),爱尔兰裔美国暨英国籍神经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解剖学系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教授。奥基夫在纽约长大,于纽约市立大学获学士学位
  • 托马斯·庚斯博罗托马斯·庚斯博罗(英语:Thomas Gainsborough,1727年5月14日(受洗日)-1788年8月2日)是一位英国肖像画及风景画家。他是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曾为英国皇室绘制过许多作品,并与
  • 台湾茶文化台湾茶文化一词泛指与台湾相关的茶史、茶叶、茶艺等。台湾茶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是台湾民众传统的饮料之一,与台湾的人文风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治时期的台湾,茶是最大的生
  • 阿布基尔湾阿布基尔湾(阿拉伯语:خليج أبو قير‎)位于地中海北部埃及沿海,处于阿布基尔和尼罗河口的罗塞塔之间。
  • 哈维·曼斯菲尔德哈维·克拉夫林·曼斯菲尔德.(英语:Harvey Claflin Mansfield,1932年-)是哈佛大学政府学系教授,施特劳斯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2年留教执教至今。曼
  • 永备尺永备尺泛指随身的测量长度工具。其测量精度较差,常用于野外在没有专业工具时提供粗糙测量。使用永备尺需要提前了解永备尺长度。常用的永备尺包括:
  • 张家宾张家宾(?-1886年)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1886年(光绪12年)奉旨接任杨在元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1886年,张家宾因疾卒于任。
  •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意大利语:Arturo Toscanini,1867年3月25日-1957年1月16日),意大利指挥家。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始终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托
  • 氹仔中央公园氹仔中央公园(葡萄牙语:Parque Central da Taipa、英语:Taipa Central Park)位于澳门氹仔成都街,是澳门离岛设施最完善的市政公园,于2012年12月31日开放使用。总投资达4.4亿澳门元
  • 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埃德加·李·马斯特斯(Edgar Lee Masters,1868年8月23日,堪萨斯州加内特 - 1950年3月5日,宾夕法尼亚州梅尔罗斯帕克)是美国诗人、传记作家、剧作家。著有《匙河集》、《新星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