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磁性是一种相邻磁矩的自旋以螺旋模式进行排列的磁序形式,其特征转角介于 0 到 180 度之间。这种现象是铁磁和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之间竞争的结果,也可以分别将铁磁和反铁磁视为具有 0 度和 180 度特征转角的螺旋磁结构。螺旋磁序本质上可以是左旋或右旋的,因此螺旋磁序破坏了空间反演对称性。
严格来说,螺旋磁体并没有永久磁矩,因此有时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反铁磁体。而锥形磁性除了具有螺旋调制外还有永久磁矩(例如,金属钬在低于 20 K时表现出锥形磁性)。是否具有永久磁矩可以将螺旋磁体与锥形磁体区分开来。
螺旋磁性的概念于 1959 年首次提出,它可以作为对二氧化锰磁结构的解释。螺旋磁性最初应用于中子衍射,后来发现它可以被洛伦兹电子显微镜更直接地观察到。据报道,大部分材料在低温下表现出螺旋磁性,然而也有一些螺旋磁结构可以在室温下保持稳定。许多螺旋磁体具有手性立方结构,例如B20晶体结构类型。
就像普通铁磁体具有分隔各个磁畴的畴壁一样,螺旋磁体也有自己的以拓扑电荷为特征的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