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秧鸡

✍ dations ◷ 2025-09-13 03:18:50 #红秧鸡

红秧鸡(),是毛里求斯经已灭绝的特有种。根据其大量的骨头、一些描述及手绘,得知它们是不会飞的鸟,比小鸡大些,约有50厘米长。它们全身的羽毛都呈红褐色的绒毛状。尾巴已经不能看见,而双翼则差不多消失了。它的喙长而弯曲,双脚较长。整体上它们很像鹬鸵。

红秧鸡自1602年就在很多文献中被讨论,但很多资料都是重复的。大部分资料都是来自Joris Hoefnagel,他于1600年左右曾替鲁道夫二世绘了一幅红秧鸡的画。弗朗西斯科·巴塞洛(Francesco Bassano the Younger)的《》(挪亚方舟)画中亦有像红秧鸡的动物,但巴塞洛是在荷兰殖民于毛里求斯前已经去世,他画中红秧鸡的出处就成了一个谜。

红秧鸡在被发现后的一个世纪内因猎杀而灭绝的。它们的味道应该不怎么可口,很多时是因好奇及消遣而被猎杀。虽然它们善于逃走,但若看见了红布后,就会追击红布而被诱捕。类似的行为在罗德里格斯秧鸡亦可以见到。红秧鸡被捕捉后会发出叫声,吸引更多的红秧鸡,这是因它们在没有掠食者的情况下演化成十分好奇,而不惧怕人类。由于它们生活在地上,猪会吃它们的蛋,这亦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原因之一。

François Leguat于1693年到达毛里求斯研究罗德里格斯秧鸡,期间他发现红秧鸡已经大量减少,而他的文献亦是最后有提及红秧鸡的。估计红秧鸡在1700年前后灭绝。

相关

  • 芋螺芋螺属(学名:Conus)是一种肉食性的腹足纲软体动物的属。其外形类似圆锥,许多品种的芋螺外壳上都有鲜艳的花纹,主要分布在热带。所有的芋螺都会分泌毒素,因此在处理活的芋螺时需非
  • 八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二个(二划的则为第六个)。八部归于二划部首。八部通常是从上方或下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八部。1.数
  • 葡式蛋挞葡式蛋挞(葡萄牙语:pastel de nata,复数形式 pastéis de nata),又称葡式奶油挞、焦糖玛琪朵蛋挞,粤港澳地区称葡撻,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属于蛋挞的一种,焦黑的表面(是糖过度受
  • 蔡成巳蔡成巳,字复仁,号任宇,直隶顺天府通州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浙江钱塘县知县,后历三原、汾阳、蕲水诸剧邑,多惠政。于
  • 腓特烈二世 (黑森-卡塞尔)腓特烈二世(德语:,1720年8月14日-1785年10月31日),黑森-卡塞尔伯爵,第一任黑森选侯威廉一世的父亲。腓特烈的父亲是黑森-卡塞尔伯爵威廉八世,伯父是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在美国
  • 内奥米·郎内奥米·瑞秋·郎(英语:Naomi Rachel Long,娘家姓“Johnston”,1971年12月13日-),是北爱尔兰中间派政治人物。她曾任贝尔法斯特市议会议员、英国下议院议员、欧洲议会议员,现任北爱
  • 王廷钧 王廷钧(1879年-1909年),原名昭兰,谱名廷钧,字子芳,号纯馨,湖南湘潭人,清廷户部郎中,秋瑾丈夫。 1896年5月,王廷钧与秋瑾结婚。次年,秋瑾生子王沅德(一说源德,字仲瀛,后改重民)。1900年8月25
  • 达科他公寓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昌意昌意(?-?),是黄帝的一个儿子。传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嫘祖于若水(雅砻江)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四川若水。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高阳,即帝颛顼。后来昌意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颛顼后于黄帝崩后继位为部落首领。另外,夏禹(夏朝祖先)之父鲧,其五世祖为颛顼,也是昌意的后代。而根据史记记载匈奴与夏人同族,也可能为昌意这一系的后代。《山海经·大荒北经》也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秦和赵都是
  • 尼古拉·贝尔蒂尼古拉·贝尔蒂(意大利语:Nicola Berti,1967年4月14日-),意大利男子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是中场。他曾代表意大利参加1990年和199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其中1990年世界杯获得季军,1994年世界杯获得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