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洋

✍ dations ◷ 2025-04-26 22:51:30 #1934年出生,1990年逝世,台湾音乐学家,台湾翻译家,中华民国编辑,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校友,彰化人,李姓,罹患淋巴癌逝世者

李哲洋(1934年11月10日-1990年3月21日),台湾彰化人,音乐学者、《全音音乐文摘》主编,翻译西洋音乐书籍,以及采集台湾原住民音乐。

1934年11月10日,李哲洋生于彰化。幼年时因父亲任职于铁路局,时常搬家转学。1940年读嘉义白川町的白川公学校(今嘉义市大同国民小学),旋即转到高雄东园公学校(今高雄市立大同国小),1941年转至苗栗铜锣公学校(今苗栗县铜锣国民小学),1945年转苗栗福星国校,后又转到基隆暖暖国校,并于1947年毕业。战后时期,曾住在客家庄,在那接触到乡下地方的歌仔戏、采茶戏。后来在学校接触钢琴,立即为之着迷。1947年,进入基隆中学初中部,在学校参加笛子队。1950年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下报考音乐科,并以试唱满分的成绩进入台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

在北师期间,李哲洋受到康讴的赏识,并开始作曲,创作〈卖花女〉、〈秋声〉等歌曲。课余常与郭芝苑、张邦彦出入台北衡阳路文星书店斜对面的田园咖啡屋交流古典黑胶唱片,三人合称“音乐三剑客”。

入读北师一年后,担任台铁台北机务段调度员的李哲洋之父,遭政府指控参与共产党外围组织“明朗俱乐部”,以知匪不报的罪名于该年12月处决。隔年,李哲洋在周记上批评学校伙食而遭退学,事实上是受到父亲案件的影响,亦被列入有关单位监控的黑名单里,终身没再受正式音乐教育。独自抚养三位弟妹的他陆续当过书店店员、台肥公司制图员,最后转任基隆三中音乐教员。

李哲洋以自学的方式,省钱购买各种音乐书籍苦读,特别是大量的日文音乐书籍,也参与地方音乐采集,与翻译乐理、人物传记。在台肥任职期间,他同时在基隆安乐国校、开明补校和桃园空小(今桃园市立陈康国民小学)教授音乐和美术。1959年底,入伍服役,并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取初中音乐教师资格。退伍后,于1962年执教于基隆第三初中。在基隆任教期间,常与当地艺文人士来往,进而认识林丝缎。

在康讴帮忙写推荐函下,李哲洋获得洗足学园音乐部音乐部1968年度的入学许可,却因“匪谍”家人的缘故,不能出国,遂失去赴日留学的机会。该年与林丝缎结婚。

碍于学历和教职的条件限制,李哲洋只能以一己之力研究,仅少数几次接受委托或补助,如1978年受洪建全文教基金会之托采集台湾童谣、1980年代获文建会些许补助编写台湾音乐史和台湾音乐辞典。在《巴托克传》〈译者后记〉文中,他感叹对民间歌曲采集只能自己以自费继续进行这桩工作。

李哲洋于去世前一年还曾交代助手范扬坤要把他的音乐研究资料烧掉。

1990年3月21日,李哲洋因淋巴性胃癌在台北骤然病逝,《全音音乐文摘》在该年1月停刊。同月31日于第一殡仪馆举行公祭。在纪念音乐会上,林丝缎以独舞与双人舞表述他们夫妇生前的恩情与怨怼。

1969年,李哲洋任台北县立五峰国中音乐教师,并开始翻译音乐相关著作,其中《巴托克传》、《马勒传》等书,乃台湾首次以中文翻译的音乐家传记。他也从日文版翻译卢原英了的《舞剧与古典舞蹈》、菅原明朗的《乐器图解》、Andre Boucourechliev的《贝多芬传》、、Friedrich Herzfeld的《西洋音乐故事》等。

1971年12月,李哲洋主编译的《全音音乐文摘》创刊,前后出刊长达十九年,中间曾停刊数次,共计发行133期,至1990年(1月)停刊为止(最后一期终刊号为巴托克专集)。每月皆以一位音乐家或地域乐种作当期企画专题,内容包含翻译自欧美、日本音乐学者撰写的名曲解说跟作曲家介绍,另外还有邀请台湾特约作者针对华人演奏家的采访报导,以及近期出版相关音乐译著书评书介等文章。

与雷骧、张邦彦共同创办《全音音乐文摘》,是1970、80年代台湾主要的音乐杂志之一。林丝缎说丈夫担任《全音音乐文摘》主编时期,当他遇到外国文章有疑问便在有一间里面堆满资料的工作室翻遍参考书,才让文章出手。

在《全音音乐文摘》1978年到1983年停刊期间,李哲洋接下了大陆书店委托,还将日本音乐之友社的《名曲解说全集》重新编译而成的蓝皮精装本《最新名曲解说全集》,于1982年出版。原先计划编二十四册,后来因他过世只出十七册。

1966、1967年,李哲洋随史惟亮赴花莲、新竹等地进行民俗音乐采集,是台湾民谣采集运动的第一波先行者,后因理念不合而未继续参与。李哲洋在音乐采集的观念上与其他领导者意见不同:许常惠视为汲取创作灵感的素材;史惟亮认为唯有绝对纯净的、不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民俗音乐才具保存价值,漠视已逐渐混杂汉化的现代原住民流行歌;而李哲洋强调互动生态的民族音乐学。

1976年,李哲洋在《全音音乐文摘》第五卷第一期发表〈漫谈黑泽隆朝与台湾山胞的音乐──研究台湾山胞音乐的第一块稳固的踏脚石〉,提出重视台湾日治时期的日本音乐学者在台湾的音乐调查。

李哲洋生前以担任主编时对于文稿资料的掌控技巧,进行史料文献的编排与分析,广泛且有条理地搜集各方资料,成为一个小型的台湾音乐史数据库。遗留下的音乐史料包括赛夏族音乐调查图录、《台湾音乐志》、《台湾音乐词典》研究初稿,采集手稿及相关文献,累积整整七十大箱。林丝缎则表示丈夫曾向儿子提起自己如何辛苦搜集整理音乐资料,并吩咐儿子要妥善整理。

林丝缎将丈夫的资料捐给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中心(今台北艺术大学),放于校内图书馆顶楼设置纪念室并进行数字化整理。

父亲李汉湖在战后派到海南岛任职,感情因素导致母亲离家改嫁。

李汉湖去世才卅七岁,与同事高金生、李水川一起遭到枪决。事后官方清查李汉湖的财产发现只有藤椅四张、书橱一个,以及位于基隆暖暖的租屋,家境穷困,因此免予没收。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和铁路警察局共有卅八人都赚到相当一个月薪水的检举奖金。

李哲洋在基隆任教时间,常在画家江明德家中聚会,因此认识林丝缎。林丝缎曾说当模特儿时,总对接近的男性不愿轻易相信;但丈夫用真诚打破她担心自己学历不高、又是人体模特儿的心墙。李哲洋去世前三年已跟妻子分居,与读高中的女儿独住在北投泉源路。

妹夫为雷骧。

相关

  • Rome罗马(意大利语:Roma 聆听)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并保存大量古迹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 摇头丸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MDMA,间中或掺有MDEA、MDA、MBDB或安非他命等其他成分。服用摇头丸者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不停抖动而不觉痛苦。过量摄入摇头丸可能带来数种致命
  • 樽海鞘纲见内文樽海鞘纲(学名:Thaliacea),又名海樽纲,是被囊动物亚门的一个海洋生物的纲。 与他们的底栖亲戚海鞘不同的是:樽海鞘纲物种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自由浮动的(中上层)。该组包括具有
  • TAS2R41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41,TAS2R41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TAS2R41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公共领域。
  • 平行四边形恒等式在数学中,平行四边形恒等式是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特性的一个恒等式。它等价于三角形的中线定理。在一般的赋范内积空间(也就是定义了长度和角度的空间)中,也有类似的结果。这个
  • 11月4日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 玛丽·沃克玛丽·爱德华兹·沃克(Mary Edwards Walker,1832年11月26日-1919年2月21日)。美国外科医师、医学博士、南北战争联邦军陆军随军医师、情报人员、女权主义者、禁酒主义者、废奴主
  • 物理系统物理系统是指进行物理学研究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系统之外的物理对象则称为环境。物理学研究中,除了环境对于物理系统的影响之外,不研究环境本身。系统与环境由研究者选定。选取
  • 张杰鑫张杰鑫(1862年-1927年),中国河北保定人,是天津知名评书艺人,最重要的作品是《三侠剑》,该作品可以称作是1920年代的武侠小说代表。这个作品影响了后来金庸的武侠小说。
  • 乔奥诺奥尔乔奥诺奥尔(Coonoor),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he Nilgiri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007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0079人,其中男性24782人,女性25297人;0—6岁人口4521人,其中男2254人,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