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 (物理学)

✍ dations ◷ 2025-09-14 03:49:13 #固体力学,物理量

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变形强度(或简称为单位长度变形量),因此是一个无量纲量。公式记为

其中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应变, L {\displaystyle L} 是材料元素的长度, Δ L {\displaystyle {\Delta L}} 是承受应力的变形量。

应变又可以分为正交应变与剪应变,正交应变的物理意义为长度的变形强度,剪应变的物理意义为角度变化量。

在直杆模型中,定义受外力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不受力的长度方向为横向,当纵向直接受力而变形时,横向也会间接受影响而变形。因此定义受力的长度方向(纵向)由长度变形量除以原长而得“纵向正交应变”,不受力的横向以截面边长(或直径)的变形量除以原边长(或直径)而得的“横向正交应变”。横向正交应变与纵向正交应变之比的绝对值称作“泊松系数”,对大多数材料,此比值约为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和应力一样都是由柯西提出。

相关

  • 硒代半胱氨酸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简称:Sec 或 U;其它出版刊物亦简称为:Se-Cys))是一种氨基酸,存在于少数一些酶中,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甲状腺素5'-脱碘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甲酸脱氢酶
  • 基因体学基因组学(英语:Genomics),或基因体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基因组学能
  • 伊西多·拉比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英语:Isidor Isaac Rabi,出生名为以色列·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核磁共振
  • Lasub2/subOsub3/sub氧化镧是镧(III)的氧化物,分子式为La2O3,室温下为白色粉末。氧化镧可溶于酸生成镧盐。氧化镧通常利用草酸镧或者碳酸镧的热分解制备。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的镧盐和碱反应制备氢氧
  • 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是一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人、小鼠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亦存在于这些生物的成体中。
  • 统计学家列表以下列出了统计学家,或对统计学理论、概率论、信息论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
  • 波罗地波罗的大陆(Baltica)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晚元古宙到早古生代,包含现今的东欧克拉通(芬挪斯堪地盾、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与萨尔马提亚克拉通)。波罗的大陆的原始部分形成于18亿年
  • 3R原则3R原则,又名3R理论,为一个实验动物学名词。叫做“3R原则”是因为,其核心内容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三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都是“R”。它最早由W.·M.
  • 田黎明田黎明(1955年5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 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语:Сою́зные Респу́блики,转写:Soyúznye Respúbliki)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构成国,亦可视为苏联的一级行政区划。1991年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