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岛

✍ dations ◷ 2025-05-16 11:50:28 #亮岛
坐标:26°20′29″N 120°13′25″E / 26.3414°N 120.2236°E / 26.3414; 120.2236亮岛,古称横山,旧称浪岛,位于马祖列岛北竿与东引之间,行政上隶属中华民国连江县北竿乡桥仔村。岛屿长约1400米、宽25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四周峭壁陡峻,地形显要,距离中国大陆蜘蛛岛24公里,双峰岛26公里。后因呼应“岛立天中,亮照大陆”的期许而更名为亮岛。。因限制民间人士登岸,至今仍是军事重地。亮岛古称横山,现时渔民仍沿续此称呼,清代周凯纂辑的《厦门志‧卷四》附〈北洋海道考〉即载有此名。民国16年(1927)曹刚修、邱景雍纂《福建省连江县志》仍称横山,更名浪岛之时间不详。8300年前,在中石器时代,属澳洲人种的亮岛人已在岛上定居。7600年前,在新石器时代,澳洲人种被海洋蒙古人种的古南岛语族取代。1949年后,浪岛断断续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1951年7月,中华民国国军为维护马祖南竿、北竿与东引之间的航道安全,遂派遣反共救国军海上特种突击中队中队长李承山率六名队员侦搜上岸,顺利在浪岛上竖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是唯一解放军失守、并由国军取回的土地。尔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陈仲玉等研究团队,在岛上陆续发现多处贝冢遗址,尤其在亮岛岛尾的遗址群中除了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器、骨器和贝壳外,还有三片人头盖骨;1965年,被发现有贝冢的百胜港遗址被兴建起来。1966年,蒋经国视察此岛,宣布更名亮岛,期许以“岛立天中,亮照大陆”之名来照亮中国大陆。2004年,岛上新建桦恩码头,让现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一周两次的物资运补。1965年于亮岛西南隅兴建港口,名为百胜港,而此名乃得名自当时盖港爆破时,不幸因公殉难的士兵钱百胜先生。而该港附近的边坡断面疑似有贝冢,因而通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陈仲玉,并进一步邀集在地文史工作者组成“马祖亮岛考古队”展开田野调查。然而由于百胜港易受强烈东北季风和潮汐影响,使得船只进入百胜港运补不易,于2004年新建桦恩码头,由桦棋营造公司斥资千万协助兴建,改善后,可避开东北季风刮起后的潮浪及影响,有利每周两次的运补作业。中华民国国军著名军歌《亮岛之歌》,是驻守亮岛的官兵由中华职棒主题曲改编而成。2012年连江县政府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于亮岛挖掘出新石器时代人骨(距今约8300-7900多年前),命名为亮岛人。亮岛人出于“亮岛岛尾一号遗址”,而研究团队亦于“亮岛岛尾二号遗址”发现史前贝冢。

相关

  • 纲(英语:class,拉丁语:classis,复数:classe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以及该级别中的分类法的分类单元。其他众所周知的级别按照大小降序排列是生物、域、界、门、科、属和物
  •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罗马尼亚语:George Emil Palade,1912年11月19日-2008年10月7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雅西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家。由于对细胞胞器功能与构造的研究,而与阿尔伯特·克
  • 惧旷症广场恐怖症是一种焦虑症,其特征是人们认为环境不安全并且不容易逃离而产生焦虑症状。 这些情况可能包括开放空间、公共交通、商场,或仅仅是在自家外 ,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恐
  • 足细胞血液流动在入球小动脉(9)上端,及出球小动脉(11)下端。血液流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10),它是通过压力过滤。足细胞(3a及3b,绿色)环绕在毛细管上。血液通滤过"裂隙膈膜"(或滤过裂隙
  • 正规军正规军(英语:regular army),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按照统一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制度和纪律、服装和标志等原则实施组织、管理、教育、训练、补充和供给的军队。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军
  • 多姆纳尔二世君士坦丁之子唐纳德(现代盖尔语: Dòmhnall mac Chòiseim),汉化称之为唐纳德二世(死于900),是9世纪晚期皮特克人的国王或苏格兰国王 (阿尔巴)。 他是君士坦丁一世 (Causantín
  • 太空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英语:Space Shuttle),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迄今只有美国与
  • 托马斯·韦勒托马斯·哈克尔·韦勒(Thomas Huckle Weller,1915年6月15日-2008年8月23日)是一位美国病毒学家。1954年,他与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一同被授予了诺
  • 自来水园区台北水道水源地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思源街1号,国立台湾大学水源校区对面,原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台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并将观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浑水抽
  • 十善十善业(梵语:Daśa-kuśala-karmāni),或称十善行、十善、十善业道,是十种善行,是佛教行者修行的根本所在。居士戒包括五戒,和受持一昼夜的八关斋戒,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为戒律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