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角效应(英语:horn effect,有時也拼寫為 Horns Effect),或觭角效应、角效应、喇叭作用,是一类认知偏差:这一偏差导致一件事物某一个负面特征导致人们对其它特征的判断产生负面偏差;这一偏差和光环效应(英语:Halo Effect)正好相反,光环效应中一件事物某一个正面特征导致人们对其它特征的判断产生正面偏差。比如,人们可能觉得长得不好看的人品行不端正,尽管品行和外貌缺乏直接的逻辑关联;或者主张废除死刑的人看到支持死刑的人一些疑似情绪化的表现,就断定支持死刑没有正当的论证;或因为一个信仰团体其经文和信徒见证充满荒诞、迷信的内容,就断地该团体是邪教、该团体对于其成员被酷刑迫害甚至被活摘器官的消息是造谣、政府对该团体的禁止是正当的,或该团体其实是政府派来破坏持不同意见者团结的特务团体。人们有时也用反光环效应(英语:reverse-halo effect)或魔鬼效应(英语:devil effect)来形容这一现象。
尖角效应最初是英语短语,尖角则指“恶魔的尖角”,为一种通常认知下极其低俗的手势,与光环效应和起源自圣人光环(英语:Halo (religious iconography))的光环形成对比。Thorndike在1920年出版的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就已经有类似的提法:对于一个人评价明显为通常的好坏二分以及人们以这种普遍感粉饰的判断所影响
人们错误地相信坏的品格存在协同关系,导致了尖角效应的出现。因而,人们会因为对某人不讨人喜欢的一个印象而降低对其的其它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