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药

✍ dations ◷ 2025-04-25 16:01:55 #科学中药
科学中药,中国大陆多称为中成药,是指用现代制剂方法制成的中药产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粉末、颗粒、锭、片,以及胶囊等,有别于传统中医通过煎煮或研磨等方法制成的膏、丸、丹、散等中药制剂。科学中药最早出现在日本与台湾,历史可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历史上,日本人长仓音藏首先发明科学中药制剂方式。在1950年代,许鸿源当时任职于台湾省卫生试验所,有机会到日本参观长仓药厂,亲见日本人用大锅煎煮药材再浓缩、混合药粉、包装出售,不须如一般中药饮片需煎煮即可马上服用,这种浓缩中药的流程技术,令许鸿源大开眼界,便把此观念带回台湾。但最早期台湾的科学中药并未煎煮过,而是以生药材直接研磨为细粉再混合,所以患者会抱怨,台湾的科中比日本的浓缩剂体积大(更大包),药力比日本低下。但如今,台湾的科学中药已能与日本并驾齐驱,甚至超越。许鸿源在卫生试验所任职时,因职务的关系而了解到很多西药会产生副作用,使得他逐渐地转向生药材领域发展,他运用了长仓药厂的浓缩技术,在顺天堂自行生产浓缩中药,随后胜昌、庄松荣等厂商也投入这个产业。现今,每家厂商各有自己的技术,因此同品名的产品,使用起来的效果与感觉也不尽相同。大概上的制程包括了:现今,各大药厂为了科学中药的安全,已逐批通过了ISO 17025实验室认证。其中各大药厂的实验室也添购了诸如:HPLC、ICP/MS、GC/MS、GC/MS/MS、LC/MS、LC/MS/MS...等,以检验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微量毒素分析、及成分含量测定。目前台湾有许多厂商分别采日本药典标准、澳洲药典标准、欧洲药典标准...等,已经将台湾的科学中药提升至另一个境界。如今前几大药厂均有冷藏及冷冻的仓库将药材依药性分温度、湿度控制,大大的避免的黄曲毒素、赭麹毒素的问题。目前在中央健保局的主导下,健保中医与西医每年的总额差距超过千亿台币,其原因主要为中医一天的药费只有30元新台币(目前为31元),曾经20多年未曾调涨(1995~2015)。各地中大型中医院联标也多采价格标压低药价,在此情形之下,等于变相鼓励制药厂商以次充好。另一方面,因中药原料年年调涨,中药检验成本不断增加,科学中药的药价每年都有中医团体反应调整需要的声音。台湾生产科学中药的药厂有30余家,健保给付的科学中药主要来自五家药厂:顺天堂、科达、港香兰、胜昌、庄松荣,占了健保给付的八成左右。

相关

  • 疾病转型流行病学转变(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是人口学与医学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口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快速增长,但之后又由于生育率的降低而使人口重新稳定下来。该理论由阿布
  • 古食肉目肉齿目(学名:Creodonta),又名古食肉目,是一目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存于古新世至中新世。它们与食肉目有一个共同祖先,而且一样拥有裂肉齿。肉齿目是5500-3500万年前非洲、欧亚大陆及
  • 圣何塞圣何塞(英语:San Jose;/ˌsæn hoʊˈzeɪ/),是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城市。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圣克拉拉县和硅谷境内,是在人口上加州的第三大城,仅次于洛杉矶和圣迭戈,并且在2
  • b陈/b font style=color:#888small557-589/small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由陈霸先代梁所建立,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国号陈。陈朝名称来自陈霸先即位前被封的陈公、陈王,但陈王的封号来源又有二说,一
  • 斯门代斯一世斯门代斯(英语:Smendes)(或译为思满迪斯)是古埃及法老(约公元前1077/1076年—约公元前1052年在位),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创建者。长期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建立都城,而
  • 淀粉样变性类淀粉沉积症(英语:Amyloidosis),又称类淀粉堆积症或淀粉样变,是指类淀粉蛋白(一种异常蛋白质)沉积在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类淀粉沉积症的病征视乎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所在地而有所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标准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亦简称国
  • 双性恋恐惧症双性恋恐惧症是指对双性恋的恐惧、歧视或憎恨。双性恋恐惧症未必和恐同症或恐异症有关。因为有些刻板印象就是针对双性恋。刻板印象包括:杂交、多重伴侣、群交、困惑。有些时
  • 以太网络以太网(英语: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简称台湾文献馆)是中华民国政府维护与保存台湾相关史政文献的专责机构,前身为台湾省政府设置的“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精省后改为现名并成为国史馆唯一的附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