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德潜艇区舰队

✍ dations ◷ 2025-08-17 04:25:40 #佛兰德潜艇区舰队

佛兰德潜艇区舰队(德语:U-Flottille Flander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在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岛周边的北海水域对协约国航运发动U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而于1915年成立的一支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或称U艇部队,基地设在比利时的佛兰德。它最初为区舰队编制,至战争后期被一分为二。在建制的三年间,先后有93艘潜艇投入佛兰德区舰队服役,合共击沉了大约2554艘船舶,容积总吨逾450万吨,占战争期间德国潜艇击沉总吨位的30%。他们自己则损失了80艘潜艇和1782名官兵。1918年底,随着德军从西线撤退,佛兰德基地被废弃。区舰队的幸存潜艇在战后均移交协约国处置,并至哈维奇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自德意志帝国陆军沿北海海岸快速推进并占领比利时(英语:German invasion of Belgium (1914))以来,德国人一直把佛兰德地区沿岸作为潜艇出击和返航的中转站,尤其是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潜艇几乎都要在这里落脚。随着U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的展开,当局意识到应当将比利时的北海沿岸港口改造为潜艇基地,并成立一支新的潜艇区舰队,以便对英吉利海峡和西部航道(英语:Western Approaches)海域展开作战行动。备选的地点包括新占领的城市布鲁日、泽布吕赫、奥斯坦德、安特卫普和根特。所需港口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船厂、泊位,车间和码头,并能够免受破坏。自1914年12月开始,佛兰德的岸防开始加固,区内的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也被开发为小型部队的避难港(德语:Nothafen)。新区舰队将隶属于海军上将路德维希·冯·施罗德(德语:Ludwig von Schröder)管辖,后者是新成立的海军佛兰德兵团(德语:Marinekorps Flandern)的总司令。

1915年3月29日,佛兰德潜艇区舰队在布鲁日正式成立。区舰队队长为海军上尉卡尔·巴尔滕巴赫(德语:Karl Bartenbach),他自1915年9月起晋升至海军少校。与黑尔戈兰基地、威廉港和基尔港主要部署排水量(水面)500至600吨的中型潜艇不同,为适应佛兰德周边狭窄的浅海,佛兰德区舰队装备的大多是排水量100至200吨的UB和UC级(德语:U-Boot-Klasse UC)近岸潜艇,其中UB级为鱼雷潜艇,UC级为布雷潜艇。两者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武备单薄,便于大量生产并可通过铁路运输。1915年,区舰队编制内共有16艘艇,它们分驻泽布吕赫、布鲁日和奥斯坦德三座港口,被称为“重要的海事三角区”。区舰队的作战区域则包括北海的弗兰伯勒角(英语:Flamborough Head)至泰尔斯海灵岛一线、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东岸,以及英吉利海峡的西部航道(英语:Western Approaches)。在这些区域内,UC级潜艇会在在航道上布设水雷。在整个战役中,区舰队不断壮大,但战损同样居高不下,因为该部队在英国海岸周边的破交战(德语:Handelskrieg)中承担了相当大的份额。他们于1916年共损失12艘艇;1917年增加至29艘,包括9艘UB级和20艘UC级。

至1917年10月,常驻佛兰德的区舰队规模已扩大至38艘潜艇。为此,军方决定将其拆分成两支完整的区舰队,巴尔滕巴赫少校此时被任命为佛兰德U艇首长(德语:Führer der U-Boote)。由海军中尉汉斯·瓦尔特(德语:Hans Walther (Konteradmiral))领导的佛兰德潜艇第一区舰队()在组建时有8艘UB级和12艘UC级潜艇,其后陆续有10艘UB级和5艘UC级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沉没或失踪;在1918年的替编中,该部队的兵力为16艘UB级和9艘UC级潜艇。受海军中尉奥托·罗尔贝克指挥的佛兰德潜艇第二区舰队()则由12艘UB和12艘UC级潜艇组成,其中12艘UB级和4艘UC级陆续战损;但在1918年的替编后,其兵力为17艘UB级和7艘UC级潜艇。

1918年底,随着德军从西线撤退,相关人员转移回德国,佛兰德基地遭废弃。两支区舰队就地解散,所有适航潜艇都奉命于10月1日离开佛兰德前往德国;而无法独立航行的艇只均被销毁。在建制的三年间,先后有93艘潜艇投入佛兰德区舰队服役,合共击沉了大约2554艘协约国或中立国船舶,容积总吨逾450万吨,占战争期间德国潜艇击沉总吨位的30%。他们自己则损失了80艘潜艇和1782名官兵。原属区舰队的幸存潜艇在战后全数移交协约国处置,并至哈维奇投降。

相关

  •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 (BSL))是指在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隔离危险的病原体所需的一套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一般学校里都会有生物实验室,医院的验血实验室也是生物安全实验
  • 威尔士地区BBC威尔士(英语:BBC Wales,威尔士语:BBC Cymru)是英国广播公司的威尔士分公司,三大国家级直播中心之一。位于卡迪夫兰达夫的广播屋(英语:Broadcasting House (Cardiff)),直接雇佣超过1
  • 加拿大国旗加拿大国旗,又称枫叶旗(英语:Maple Leaf),在法语区称单叶旗(法语:l'Unifolié),是代表加拿大的官方旗帜。加拿大国旗为红色旗帜,中间镶嵌白色方格,白色方格上有绘有一片13个顶点的非写
  • 贾盛强贾盛强(1989年2月22日-),汉族,中国大陆歌手,毕业于于乐山师范学院,2013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获得广州季军、全国第九名。在快乐男声比赛中演唱原创歌曲《平方根》、《姐姐》
  • 疾速特攻《疾速特攻》(英语:)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美国新黑色动作惊悚片,由查德·史塔赫斯基执导,德瑞克·柯斯达编剧。本片为2014年电影《疾速追杀》的续集,以及《疾速追杀》系列电影的第
  • 尹任先尹任先(Ernest Yin,1887年1月19日-1964年),湖南省攸县人,是一位中国基督徒。1887年1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攸县一个富有的乡绅家庭,父亲是清朝官员,曾在江西省办过教案,对基督教不怀好感
  • 皮埃尔·瓦尔德克-卢梭皮埃尔·马里·勒内·厄尔内·瓦尔德克-卢梭(法语:Pierre Marie René Ernest Waldeck-Rousseau,1846年12月2日-1904年8月10日), 法国政治家,任总理期间(1899年-1902年)处理德雷福斯事
  • 天主教克莱蒙总教区天主教克莱蒙总教区(拉丁语:Archidioecesis Claromontana;法语:Archidiocèse de Clermont)是法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省总教区,下辖3个教区。传统上认为教区于3世纪成立,首任教区主教
  • 理查德 (贝尔奈公爵)理查德(英语Richard;约1054年-1069年/1075年),贝尔奈公爵。征服者威廉一世的第二个儿子,英国王位的一个可能的继承人。然而,理查德先于其父去世,王位最终被传给了他的兄弟威廉(即威廉二世 )。理查德1054年出生于法国的诺曼底,威廉(那时还是诺曼底公爵)和佛兰德斯的玛蒂尔达的儿子。他常常被作为贝尔奈公爵被人谈起,贝尔奈是他父亲大陆领地的一部分。但这是一个由于他的碑文解释而产生的错误。因为该段碑文解释也被用于了贝奥因伯爵。他的哥哥罗伯特·柯索斯在发动叛乱之前被成功放逐,使理查德成为可以得到英
  • 安东尼奥·莱亚尔·拉夫林安东尼奥·莱亚尔·拉夫林(西班牙语:Antonio Leal Labrín,1950年1月10日-2021年11月17日),智利社会学家、政治人物,前众议院议长。早年毕业于康塞普西翁大学社会学专业。曾加入智利共产主义青年,并担任学生会会长。1973年智利政变后,他与很多左翼人士被捕,在康塞普西翁监狱关押了两年多。获释后流放到至意大利。随后在罗马大学深造,获国际政治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军政府统治结束后回国。1991年参与成立左翼民主党,担任总书记。1994年该党解散后,于1996年加入争取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