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拉扎克

✍ dations ◷ 2025-09-12 21:42:07 #阿卜杜勒·拉扎克
敦阿卜杜勒·拉扎克·侯赛因或敦拉扎克(马来语: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巫统政治人物,有“发展之父”之称。其长子纳吉布是马来西亚第六任总理。阿卜杜勒·拉扎克出生于彭亨州北根浮罗可拉帝(Pulau Keladi),父亲为拿督侯赛因穆罕默德泰益(Dato' Hussein bin Mohd Taib),母亲为法蒂玛道勿(Hajah Teh Fatimah binti Daud),拉扎克也是家中的独生子。12岁时(1934年)进入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17岁时(1939年)进入马来行政部门服务,较后于1940年获奖学金前往新加坡莱佛士书院进修,然而其学业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直到1947年才藉着马来亚联邦的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1950年在林肯律师学院考获法律学位,成为一名外席律师。在英国期间,拉扎克曾加入英国工党,并在英国马来人协会中成为突出的学生领袖,还组织了“马来亚论坛”,召集来自马来亚的学生一起探讨国事。回国后,阿卜杜勒·拉扎克进入政府部门工作。1950年参加巫统,并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1952年,成为彭亨州秘书助理,并于1955年2月以33岁的年龄出任彭亨首席部长一职。1955年7月,阿卜杜勒·拉扎克参加马来亚联合邦首次全国立法立法议会之大选并获得胜利,随后成为教育部长。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进行独立谈判,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同年,他为马来亚的教育发展概况提出了《1956年拉扎克报告书》,其中主张“应以国语(马来语)作为所有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并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拉扎克报告书》之后成了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蓝图,对国内其他非马来语的教育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马来亚独立之后,除了副总理职位之外,他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要职。自从1951年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卜杜勒·拉扎克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古的有力助手和继承人。独立后,他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宣布退休之后,他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总理之职位。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卜杜勒·拉扎克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副总理敦拉扎克为其负责人。国家行动理事会之成立,意即马来西亚暂时放弃了民主体制,而以NOC为决策领导单位。敦拉扎克称国家行动理事会约需半个月时间才能使秩序恢复正常。NOC宣布搁置国会及州议会,暂停尚未完成的东马地区之普选,实施宵禁及暂停行使所有法律权利,这意味着NOC可以进入任何住宅搜查,没收私人财产,拘留驱逐任何人,实施秘密审判,对犯罪行为颁布包括死刑的刑罚,撤销任何人的公民资格,修改法律及制定各项法律的临时条款1970年9月22日,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退休,他接任总理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交部长。巫统在阿卜杜勒·拉扎克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领导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扎克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外交关系方面,阿卜杜勒·拉扎克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3年,马来西亚是在东南亚续巴黎条约之后首个与北越建交。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大马正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75年2月6日,马来西亚与古巴建交。1974年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这次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卜杜勒·拉扎克的一项辉煌的成就。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荡局面,阿卜杜勒·拉扎克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位。阿卜杜勒·拉扎克于1976年1月,在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终年53岁。由于他对民族及乡村发展有显著的贡献,因而被誉为“发展之父”。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

相关

  • 阿尔冈昆语族阿冈昆语族(Algonquian languages)是美洲原住民语言的一支,阿尔吉克语系下最主要的一个语族。它是阿尔冈昆人所操的语言,使用者从北美洲东岸一直延伸到落基山脉。语族下不少语言
  • 爱尔兰裔爱尔兰裔美国人指自称具有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根据美国人口统计显示,爱尔兰裔是仅次于德裔的第二大族群,占美国人口约12%。早在十七世纪就已经有爱尔兰裔移民到美国定居。他
  • 杜利县杜利县(Dooly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县治维也纳。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1,749。杜利县成立于1821年5月15日,县名源自美国独立战争
  • 纳诺比纳诺比(Nanobe)是一种微小的丝状结构,最初在一些岩石和沉积物中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纳诺比是最小的生命形式,它的大小只有已知最小细菌的1/10。目前还没有这种结构为否生物体的
  • 姑母姑母是中文中亲属称谓,指父亲的姐姐或妹妹,或可简称姑。她们的丈夫则称为姑父、姑爹、姑丈等。粤语称父亲的姐姐为姑妈、妹妹为姑姐。自己相对于姑母而言是侄儿或侄女。英文中
  • 扭曲烷扭曲烷(英语:Twistane,IUPAC名:三环癸烷),又称异三环癸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6。它是一种环烷烃,也是金刚石形(英语:diamondoid)化合物金刚烷最简单的同分异构体。与金刚烷
  • 355年
  • 鸟龙鸟鸟龙鸟属(属名:Avisaurus,意为“鸟蜥蜴”)是白垩纪晚期北美洲的一属反鸟亚纲鸟类。其下仅有一个物种,即模式种阿氏鸟龙鸟(A. archibaldi)。两者都只有一条跗跖骨化石。鸟龙鸟是来自
  • 不丹首相不丹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不丹王国首相,或译不丹王国总理,是不丹王国的政府首脑。1964年原首相吉格梅·帕尔登·多吉因为推动改革,得罪军队和宗教团体而遇刺身亡,之后政局继续混
  • 亚历西斯·托克维里亚历西斯-夏尔-昂利·克雷莱尔·德托克维尔(法语: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是法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