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

✍ dations ◷ 2025-10-20 12:40:46 #过失杀人
过失致死罪(英语:negligent homicide)是一项成文罪行,是在没有杀人故意下,因疏忽、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或规则、或粗心大意而引致他人死亡。虽然此罪行在法律上的名称为“过失致死”,但“过失杀人”一词亦常被误用。依中华民国刑法第276条第1项过失致死罪: “因过失致人于死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依中华民国刑法第276条第2项业务过失致死罪:“从事业务之人,因业务上之过失,犯前项之罪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并科三千元以下罚金。” 依据业务过失字面意义上可知,结果之产生需要与业务上过失有关。 2019年5月10日,立法院三读修正通过刑法修正案,正式删除业务过失致死罪相关条文“过失”的涵意为“非故意,但应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为“无认识过失”抑或“对犯罪之事实,能预见结果发生而确信其不发生者”为“有认识过失”,因此此罪在主观上须非故意,若是故意则是“普通杀人罪”,过失则是“过失致死罪”。若非故意又无过失存在,纵使发生人死亡之结果仍不构成过失致死罪(刑法第12条第1项)。此罪之要点是过失“致人于死”而不是故意杀人的行为,其他的故意杀人罪行,法院应以“加工自杀罪”,“母杀婴儿罪”,“义愤杀人罪”,“普通杀人罪”或“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4章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死罪与普通法中的误杀名称虽然相似,但定罪要件并不相同,不宜混淆。2005年1月,台北市发生严重的家庭暴力案,四岁的邱小妹重伤被送到台北仁爱医院,值班医生林致男与刘奇桦判断加护病房满床,指示需要转院而不能接收,其他台北市境内医院也指示需要转院而不能接收,而后邱小妹被送到约两小时车程(约170公里)外的台中治疗,最后因救援延误重伤死亡。该案侦查之事实为,林致男与刘奇桦判断邱小妹非紧急手术,但手术后病人需要移送加护病房,故林致男与刘奇桦应先联络有关手术医生,将手术延期,让因为手术而预留的床位可以照顾命危的邱小妹。两人被控过失致死罪,但法庭认为“当时满床且设备不足”,不应“把医德和刑责混为一谈”。两人因为其他罪名而被判刑,而家庭暴力元凶(邱小妹的父亲)亦被判刑。台北市景文高中二年级生颜旭男患有成骨不全症,骨骼遇到轻微的撞击会骨折,俗称“玻璃娃娃”。颜旭男不需参与体育课,在2000年9月13日,因为天雨,体育课进行地方更变,颜旭男表示亦欲前往,于是同级陈氏学生背颜旭男前住。可是,陈氏在天雨下摔倒,颜旭男骨折不治死亡。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认定陈氏过失致死事实,但犯罪时因未成年,裁定交付家长严加管教。在最高法院将本案发回后,台湾高等法院于民国95年7月19日对本案再次做出判决(95年上更(一)字433号判决),认定陈易靖已尽心尽力,不负赔偿责任。台湾社会没有对少年法庭的裁定有所争议,但对后来有关赔偿的诉讼有一定争议。

相关

  • 伊索伊索(希腊文:Αἴσωπος ;拉丁字母转写:Aísôpos),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不详,甚至难以肯定是否真有其人。据传说,伊索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六世纪。伊索的名字最早出
  • 乔治·贝克莱乔治·贝克莱(英语: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著名英裔爱尔兰哲学家,同时为圣公会驻爱尔兰科克郡克洛因镇的主教,与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被认为是英国近代经
  • 转喻借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与被修饰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来指代被修饰对象,也称“换喻”、“转喻”。英文metonym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μετά(改变)和ωνυμία(名称)两个词根。
  • 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900年,是根据诺贝尔遗嘱所建立的私人机构,专门管理诺贝尔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此基金会也从事一些投资,分别在1946年与1953年,获得瑞典与美国的免税优待。
  • 线粒体基因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滑坡滑坡是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在斜性变形破坏的地质灾害中,滑坡分布广、发生概率高
  • 约翰·赫维留约翰·赫维留斯(拉丁语:Johannes Hevelius,德语:Johann Hewelke或Johannes Hewel,波兰语:Jan Heweliusz,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并曾任但泽(即格但斯克)市长。赫维
  • 查克拉脉轮(梵语:चक्र cakraṃ,音chakra 察喀拉,标准藏语:འཁོར་ལོ་ khor lo),字根源自“圆”、“轮子”,意译为脈輪或气卦,粤语译作卓羅,在印度瑜伽的观念中是指分布于人体各部
  • 翻译 (消歧义)翻译可以有多重含义:对于维基百科的条目翻译,请参见维基百科:翻译请求。
  • 进化恒星演化是恒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过程。根据恒星的质量,它的寿命可以从质量最大恒星的几百万年到质量最小恒星的万亿年,这是比宇宙年龄还要长许多的时间。这张表格显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