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线菌素
✍ dations ◷ 2025-07-18 07:51:11 #放线菌素
放线菌素D(英语:Actinomycin D或Dactinomycin,简称放线菌素,又名更生霉素)是从土壤中链霉菌属的细菌分离出来的放线菌素类多肽类抗生素中最重要的一种。 作为早期的化疗药物之一,放线菌素已被使用了很长时间。放线菌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抗生素。 它最早是由赛尔曼·A·瓦克斯曼和他的同事H.B.伍德拉夫于1940年共同发现。 在1964年12月10日由美国FDA批准之后,放线菌素由默克药厂以Cosmegen作为商品名销售。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放线菌素可以抑制转录过程。它能够在转录起始复合物的位置结合DNA,与DNA形成复合体,阻止RNA聚合酶合成RNA。临床上用的放线菌素是清澈、黄色的液体,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它主要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其中包括:有时候放线菌素与其它化疗药物一同用于联合化疗,如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和尤因肉瘤的的VAC联合疗法(与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组成)。放线菌素还被用作放射增敏剂,因为它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对亚致死辐射伤害的修复及延缓其在辐射之后的代偿性增生,从而提高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疲倦、脱发、口腔溃疡、食欲不振和腹泻。由于可以和DNA双螺旋结合,放线菌素除了抑制RNA合成之外,也能够影响DNA复制。不过科学家一般会选择更适合实验室里使用的其它DNA复制抑制剂,如羟基脲。放线菌素和它的荧光衍生物7-氨基放线菌素(7-AAD)在流式细胞术研究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被用作染色剂。对富含GC的DNA片段的亲和力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标记DNA。7-AAD还能与DNA单链结合,因此它还能用于观察细胞凋亡和分辨活细胞与死细胞。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达拉滨、奈拉滨)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剂(阿糖胞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吉西他滨)亚硝脲类: 卡莫司汀 • 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 福莫司汀 • 尼莫司汀 • 雷莫司汀 • 链脲佐菌素烷基磺酸酯类: 白消安(甘露舒凡、苏消安)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病原学病原学又称为病因学是形成疾病的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病原,大致上可以分成直接病因与助因两类。直接病因最常见的是创伤,或者是因为感染或辐射暴露导致的疾病。直接病因不一定
- 2015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选举2015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选举在2015年10月15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旨在选出由2016年1月1日起任期两年的五个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根据安理会的轮换规则,联合国
- 商品名商业名称(trade name, trading name, or business name),又称为商号、交易名称或营业名称等,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所使用的名称,功能类似于品牌。可指企业名、商品名或商标名等
- 廊开府廊开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หนองคาย,皇家转写:Changwat Nong Khai,泰语发音:)为泰国东北部之一个府。该府原名为“曼派村”,原属老挝的“万象城”统治。拉达那哥欣王国时代,该
- 后设后设一词在台湾的使用是用来作为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在中国大陆多翻译为“元”,例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由于meta的观念翻译上相当困
- 嗝气嗝气(又称作饱嗝,中医学上称为嗳气或噫气)指气体经由上消化道(经由食道和胃)往上并从口腔排出。通常伴随着特有的声音,偶尔带有气味。中文语词使用上,“嗝气”经常与“打嗝”混淆,后
- 理性在哲学中,理性(英语:Rationality)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称为理性。感性和理性,都属
- 乡札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英文为 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
- 专科学校台湾的专科学校(英语:Junior college)可分为五年制专科学校(五专)、二年制专科学校(二专)、三年制专科学校(三专):由于中华民国教育部推动专科学校改制,因此自民国86年(1997年)起,台湾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