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拉

✍ dations ◷ 2025-05-12 04:31:42 #伊斯兰教先知,圣经人物

示拉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是雅各四子犹大的儿子;根据《希伯来圣经》,亚伯拉罕是挪亚之后的第十代,因此示拉是挪亚之后的第十三代。

《古兰经》中撒立哈与示拉两个名字相似,但两者所处的时代并不清楚,使得人们认为两者是等同的;然而这种说法是存疑的,因为《圣经》中的示拉与《古兰经》中的撒立哈几乎没有共同之处。撒立哈是闪的第九代子孙,是大洪水之后的世代;他出生在赛莫德人之中,并在那里被抚养长大。赛莫德人居住在巴勒斯坦与希贾兹之间的马达因·撒立哈。赛莫德人凿山为屋,并崇拜以石头雕刻的偶像。撒立哈劝他们放弃偶像崇拜,转而一心认主。但他们断然拒绝,除非撒立哈向他们昭示一个神迹;真主于是创造了一头母驼。真主允许赛莫德人取它的奶,但不允许伤害它。赛莫德人把这个戒命当耳边风,故意杀了母驼。于是真主命令撒立哈离开族人,并以巨大的声响毁灭了他们。

虽然《古兰经》并未明言真主创造母驼的具体历程,但伊斯兰传统则认为它是真主从一颗巨大的石块创造出来的。

许多研究伊斯兰的学者认为赛莫德人就是居住在佩特拉的以东人,因为凿山为屋是他们的特色。历史上的佩特拉拥有许多宗教崇拜的地点,而马德巴山的主峰有两座石造尖塔,显示阳具崇拜的特色。有一座名为“希克”(Siq)的峡谷通往此地,其狭小的通路可使吹过的风产生巨大的小喇叭声。当地的贝都因人称之为“真主的小喇叭”。佩特拉的以东人并未消失,他们只是迁移至内盖夫;图拉真削弱了后来移入佩特拉的纳巴泰人,使之沦为农民。“撒立哈”之名可能源于佩特拉,因为佩特拉历史上曾名为“示拉”。示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的,意为“石块”;希腊语的“佩特拉”也有相同的含意。

马达因·撒立哈是另外一处赛莫德人的可能地盘,那里也充满了凿山为屋的住宅。

阿丹
亚当

易德立斯
以挪士

努哈
挪亚

呼德
希伯

撒立哈
示拉

易卜拉欣
亚伯拉罕

鲁特
罗得

易斯马仪
以实玛利

易斯哈格
以撒

叶尔孤白
雅各

优素福
约瑟

安优卜
约伯

舒阿卜
叶忒罗

穆撒
摩西

哈伦
亚伦

助勒基福勒
以西结

达五德
大卫

素莱曼
所罗门

易勒雅斯
以利亚

艾勒·叶赛
以利沙

优努斯
约拿

宰凯里雅
撒迦利亚

叶哈雅
施洗约翰

尔撒
耶稣

穆罕默德

相关

  • 佩德罗·杜克佩德罗·弗朗西斯科·杜克·杜克(西班牙语:Pedro Francisco Duque Duque,1963年3月14日-)是西班牙的第一位宇航员,航空工程师,现任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内阁的科学、创新与大学
  • G代码G代码(G-code,又称RS-274),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数控(numerical control)编程语言,有多个版本,主要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用于控制自动机床。G代码有时候也称为G编程语言。
  • 卢旺达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位于东非的卢旺达,是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的卢旺达大屠杀,从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里,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约有50万—100万人被杀。屠杀的背景是胡
  • 泻湖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
  • 黎逸府黎逸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ร้อยเอ็ด,皇家转写:Changwat Roi Et,泰语发音:),一译横逸府,是泰国的东北部的一个府。黎逸府在古代时期曾为一个很繁荣的大城市,后因水灾而荒芜。
  • M35卡车M35卡车是美国生产的军用卡车家族,授权生产多国,可载2,300 kg越野,公路运输可载4500公斤货物,也有改装为武装卡车、车载防空炮、火力支援战车的M35A1等战斗车型。最初美国陆军于
  • 武陵武陵道是1914年到1916年存在于中华民国湖南省的一个道。民国3年(1914年)5月置,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常德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城区)。辖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桃源、汉寿、沅
  • 罗贝尔二世 (法兰西)罗贝尔二世(虔诚者)(Robert II le Pieux,972年3月27日-1031年7月20日)是卡佩王朝的第二位国王(996年—1031年在位)。他是法兰克人的国王雨果·卡佩的儿子,母为阿基坦的阿德莱德。出生
  • 杨延辉 (杨家将)杨贵,字延辉(“延朗”),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四子,故称“杨四郎”。七子中外貌较为俊朗,初时生性乐观,金沙滩一役被俘后变得沉
  • 胡妙端胡妙端(?年-1360年),嵊县(今浙江省嵊州市)人,元朝末年人,嫁给同县一个姓祝的人家。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胡妙端被苗人掳到金华县,打算强娶她为妻,胡妙端坚决不受辱,乘机咬破手指头,题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