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加2号

✍ dations ◷ 2025-11-11 17:21:33 #维加2号

维加2号(英语:Vega 2)是前苏联的一艘太空探测器,主要与维加1号一起用来执行探索金星和哈雷彗星的维加计划。该飞船由早期金星系列飞船升级而来,其名称“维加”(VeGa)是由俄语中金星(Venera)和哈雷(Galleye)二词组合而成。它们都是由巴巴金航天中心设计,希姆基拉沃契金设计局制造的5VK型航天器。飞船上安装了一对提供动力的大型太阳能板,携带的仪器包括碟形天线、照相机、光谱仪、红外探测仪、磁强计和等离子体探头等。1984年12月21日,近5吨(10850磅)的飞船被安装在质子8K82K火箭顶部,从哈萨克斯坦丘拉塔姆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维加1号和2号都属于三轴稳定系统,为防避哈雷彗星尘埃的撞击,飞船上加装了双重防护罩。

1985年6月15日,维加2号下降舱抵达金星,两天后从航天器中释放。这一重1500千克(3300英磅)、直径240厘米的的球体模块,包含了一架地表着陆器和一只探测气球,而航天器则利用金星进行了一次重力助推机动,继续飞向哈雷彗星。

1985年6月15日3点零50秒,维加2号着陆器降落在阿佛洛狄忒高地北部区,大约南纬7.14°、东经177.67°附近。着陆点高度高于行星平均半径0.1公里,测得的大气压为91个标准大气压,温度736K(摄氏463°)。在地表样品中发现了一种斜长橄长岩,这在地球上很少发现,但存在于月球高地中,因此得出结论,该地区可能是所有金星着陆器所探测地区中最古老的。该着陆器在金星表面传输了56分钟的数据。

1985年6月15日世界时2点6分4秒(地球接收时间:莫斯科时间5点6分4秒),维加2号着陆器/气球舱约以11公里/秒的速度进入金星大气层(海拔高度125公里)。大约2点6分19秒,系附着降落伞的登陆器舱盖在距地表64公里的高空打开。15秒后,在63公里高空释放了舱盖和降落伞。40秒后,在南纬7.45°、东经179.8°,海拔61公里处,降落伞将气球包拉出舱室。在进入大气层200秒后,第二具降落伞在55公里的高度打开,抽出了折叠的气球。

100秒后,气球在54公里处完成充气,降落伞和充气系统被抛弃。当气球到达大约50公里时,压载物被丢弃,气球在释放后的15至25分钟内又漂升至53至54公里之间的稳定高度,这意味着金星三层云系中最为活跃的中间层,其平均稳定高度为53.6公里,气压535毫巴,温度为308-316K(摄氏35°-43°)。该气球在几乎纬度恒定的横向气流中,以平均约66米/秒的时速向西漂移。从夜晚穿过晨昏圈到6月16日世界时9点10分共漂浮了7400公里。探测气球在白天继续工作,直止6月17日世界时0点38分,在总计横移11100公里后,于南纬7.5°、东经76.3°处接收到了最后一次传输。此后,不知道该气球又飞了多远。

在与金星交汇后,维加号航天器在该行星的重力助推下被引向了哈雷彗星。

1986年3月7日,在距哈雷彗星1400万公里(870英里)处,该飞船对它拍摄了100张照片,并开始了与它的交汇任务。

1986年3月9日世界时7点20分,维加2号抵达最接近彗星的8030公里(4990英里)处。在相距最近的3小时中,对彗星进行了密集的数据采集,以测量其慧核的物理参数,如尺寸、形状、温度和表面属性,以及研究彗发的结构与动态、彗核附近的气体成分、尘埃粒子的构成、质量分布与彗核距离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彗星与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此次交汇中,维加2号拍摄了700张彗星图像,分辨率比姊妹飞船维加1号更高,部分原因是当时彗发外的尘埃较少。但在这次交汇中也记录到维加2号的能量损耗达到80%,较维加1号的40%高出一倍。

在经过1986年3月10日和11日的进一步成像作业后,维加2号完成了它的主要使命。

原本打算让维加2号执行一次600万公里的飞掠小行星2101阿多尼斯任务,但发现它已没有足够的燃料用于修正轨道。相反,维加探测器利用这次机会测量了穿过丹宁-藤川彗星、比拉彗星和布朗平彗星轨道上的尘埃。

1987年3月24日,维加2号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而维加1号也早已于1987年1月30日耗尽了姿态控制燃料。

维加2号当前仍盘旋在环太阳的日心轨道上,主要轨道参数为:近拱点0.7个天文单位,远拱点0.98个天文单位,轨道离心率0.17°,轨道倾角2.3°,轨道周期281天。

相关

  •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叫变态反应,是免疫反应产生作用分子移除外来抗原的过程,这些作用分子诱导产生轻微、无临床症状或局部性的发炎反应,并不会对宿主造成组织伤害。特殊
  • 游击战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游击战一词来自18世纪的西班牙语guerra(战争)的缩小词guerrilla,意为“小战”,这一词在后来的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也出现过。游击战以多发性主动袭击为主要
  • 2017年国际足联联合会杯2017年国际足联联合会杯(英语:2017 FIFA Confederations Cup),即第10届国际足联联合会杯,于2017年6月17日至7月2日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和喀山4座城市举行。2010年12
  • 山柑科参见正文山柑科也叫白花菜科,共有25属约650种,广泛分布在全球暖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4属约20余种,分布南方各地。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藤本,少数为草本,和醉蝶花科相似。1981年
  • 迪娜·杜伯伦迪娜·杜伯伦(Dina Dublon,1953年-)是一名哈佛商学院高级教授 和微软公司、埃森哲 和百事可乐 董事会现任成员。她也是卡内基美隆大学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包括Global Fund for Wo
  • 巴尔哈尔甘杰巴尔哈尔甘杰(Barhalganj),是印度北方邦Gorakh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17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9171人,其中男性9898人,女性9273人;0—6岁人口3053人,其中男1480人,女1573人;
  • 安钧璨安钧璨(英文名:Shone,1983年9月20日-2015年6月1日),本名黄益承,台湾男演员、歌手,曾为男子演唱团体可米小子的成员,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系。2005年,可米小子解散,安钧璨发展个人演艺工作
  • 密花猪笼草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密花猪笼草(学名:)是苏门答腊特有的的热带食虫植物,存在于海拔1700米至3200米处。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和“”,意为“密集”和“花序”。尚未有关于密花猪笼草的变型或变种的描述。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对来自苏门答腊岛和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共利用了70个形态特征。以下为猪笼草进化树的“第3分支”,包含了密花猪笼草及其他三个相关的物种。密花猪笼草上位猪笼草欣佳浪山猪笼草匙叶猪笼草以下为已发现的密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丹瑟猪笼草迪安猪笼草密花猪笼草恶魔猪笼草上
  • 马坦萨斯穴鼠马坦萨斯穴鼠()是古巴特有的一种棘鼠科。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
  • AR-R17779AR-R17779,分子式C9H14N2O2,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完全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