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

✍ dations ◷ 2025-09-10 20:10:27 #1892年出生,1941年逝世,苏联将军,苏联英雄,苏联战争身亡者,伏龙芝军事学院校友,苏联上将,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方面军司令,切尔尼戈夫省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俄语:Кирпонос, Михаил Петрович,1892年1月12日-1941年9月20日),苏联红军上将,苏联英雄。

基尔波诺斯在1915年加入俄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军中作军医。1917年二月革命时期,因受到士兵拥戴,被选为所在部队的士兵委员会主席。1918年5月加入苏共。参加过苏联国内战争,在红军中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27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1934至1939年任喀山步兵学校校长。苏芬战争期间,任第70步兵师师长,由于战绩突出,于1940年获苏联英雄称号,并升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41年接替朱可夫担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同年获上将军衔,并在苏共18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苏德战争爆发后,任西南方面军司令。

在西部前线所有的苏联方面军中,基尔波诺斯的西南方面军对战争的准备是最充分的,基尔波诺斯对战争警惕性也极为敏锐,当侦察到德军开始撤去边界上的障碍物时,他即命令筑垒地域部队开进前沿阵地,但总参谋长朱可夫认为这会刺激德国人挑起武装冲突而撤消了他的命令。

战争爆发后,基尔波诺斯指挥西南方面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防御,使德军在乌克兰战场进展缓慢。但由于其北部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军和其南部秋列涅夫的南方方面军的溃败,使得西南方面军两翼被德军包抄,有被合围的危险。面对严峻的形势,基尔波诺斯于9月10日向大本营请求撤退,但11日斯大林的电报却要求他向敌人发起进攻,基尔波诺斯服从了这一命令。9月15日,由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叶廖缅科未能实现他向斯大林作出的“粉碎古德里安”的保证,古德里安与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会师,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

9月17日莫斯科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9月19日基辅沦陷,9月20日基尔波诺斯率部突围时遭遇德军第3装甲师,在洛赫维察西南的舒梅伊科沃的树林里中弹负伤后自杀,他的参谋长图皮科夫(俄语:Тупиков, 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少将和军事委员布尔米斯坚科(英语:Mykhailo Burmystenko)也在这天先后阵亡。9月25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66万人被俘。

两年后的1943年9月,苏军重新夺回此地后,为基尔波诺斯将军举行了正式的葬礼。今天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一座手握冲锋枪的苏军士兵雕像,雕像旁的石碑上面写着“1941年9月20日,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上将在此牺牲”。

相关

  • 罗兹菌门罗兹菌门(学名:Rozellomycota),旧称隐真菌门(Cryptomycota),是存在于土壤、淡水与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罗兹菌门为真菌界中最基群的演化支之一,与其他真菌界的生物呈姐妹群。隐真
  • Al(Hsub2/subPOsub4/sub)sub3/sub()3磷酸二氢铝(英文:Monoaluminium phosph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铝、磷、氧、氢组成,化学式为Al(H2PO4)3。能吸收红外线、绝缘性、熔点高,故耐高温、能吸收力学波,故具抗震效
  • 丁日昌丁日昌(1823年-1882年2月27日),字禹生,又作雨生,室名持静斋、清节堂、得恩堂、百兰山馆、蕉雨书屋,广东省惠潮嘉道潮州府丰顺县(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丁日昌出身秀才,曾为曾国藩
  • 时间脉冲信号时间脉冲信号(英语:Clock signal),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用语。此信号在同步电路当中,扮演计时器的角色,并组成电路的电子组件。只有当同步信号到达时,相关的触发器才按输入信号改变
  • 牙科用蜡牙科用蜡,指的是牙科专用的蜡产品。包括牙科蜡底板、模型蜡片、牙科蜡咬块、咬棒、咬合缘、U形牙科蜡片、牙科印模蜡片、配准蜡、牙科止痛蜡、正畸蜡、牙科冠桥蜡、雕刻蜡、
  • 十六国皇后及妃嫔列表十六国皇后及妃嫔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所有的君主配偶。
  • 约翰·马伯格约翰·哈尔满·马伯格三世(John Harmen Marburger, III,1941年2月8日-2011年7月28日)是美国前总统布什的首席科学顾问,并且担任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英语:Office of Science and T
  • 史密斯菲尔德 (印地安纳州)史密斯菲尔德(英语:Smithfield)是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特拉华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史密斯菲尔德的座标为40°10′12″N 85°16′07″W / 40.17000°N 85
  • 裲裆裲裆(日文:かいどり),原为武士门第妇女穿的礼服;妓院区只有头等妓女才能穿。
  • 桓秘桓秘(320年代-?),字穆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东晋将领,宣城内史桓彝第四子,权臣桓温的四弟,官至散骑常侍。生年不详,介于桓豁和桓冲之间(320年至327年)。桓秘自少已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