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死刑制度

✍ dations ◷ 2025-02-23 20:12:03 #菲律宾死刑制度
菲律宾死刑制度是菲律宾统治地区的死刑制度的介绍。1987年,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取消了死刑,使菲律宾成为当代史上第一个废除死刑的亚洲国家。但仅一年后,由于菲律宾刑事犯罪率大幅上升,政治局势依旧,要求恢复死刑的运动开始愈演愈烈。1993年,国会通过恢复死刑法案。1994年1月,死刑再次在菲律宾生效,采用注射。但实际上没有一名犯人被真正处决。直至1999年2月5日,一名强奸继女的犯人莱奥·埃彻盖雷伊成为死刑废除23年后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此后两年内,又有6人步其后尘,罪名都是强奸谋杀或抢劫谋杀。但在2000年,冻结了死刑。2001年,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上台后,作为天主教领导人,她明确表态,拒绝采用死刑。她颁布总统令暂停执行死刑,并将18名死刑犯改判为无期徒刑。因此,死刑一直形同虚设。依照刑法判决,死刑犯仍不断产生,但却都无法执行。截至2003年3月,菲律宾共有死刑犯994人,除其中少部分经最高法院审核后被无罪释放或者减刑外,大多数犯人仍在等待发落。2003年12月5日,总统阿罗约宣布,取消在菲律宾暂时中止执行死刑的决定,理由是,目前国内抢劫、绑架等犯罪行径日益泛滥。菲律宾的天主教会闻讯后,对此深表失望和痛心。与此同时,菲律宾政府司法机构,已安排在2004年1月底之前,采用注射法对2名犯人执行死刑。此外,还有25名犯有抢劫罪的犯人,和4名被指控走私贩毒的人,正面临着死刑。菲律宾南部和北部的中产阶级代表们纷纷表示支持,因为他们是犯罪的主要目标,遭受了最为惨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2006年6月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废除死刑法案。参议院投票结果为16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众议院投票结果为119同意、20反对。2006年6月24日,总统阿罗约于急性腹泻送医治疗康复出院后,签署废除死刑的共和国第九三四六号法案,再度终结死刑。菲律宾于2003年恢复死刑至2006年,并未执行过死刑。 导致菲律宾的治安非常严重, 毒品、 抢劫、 挟持事件及性罪案非常严峻.23413

相关

  • 黏液囊炎黏液囊炎(Bursitis),或称滑液囊炎、滑囊炎,是黏液囊的炎症。人体有超过150个黏液囊,常位于肌肉、肌腱、骨骼之间。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状是红、肿、压痛,常见原因为外伤、过度使用、
  • 字纸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也传到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
  • 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原子与电磁辐射和其它原子相互作用的科学。对原子概念的记述可以上溯到古印度和古希腊。有人将印度的耆那教的原子论认定为开创者大雄在
  • 惠施惠施(约前370年-前310年),尊称惠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家代表人物、辩客和哲学家。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
  • 布朗克斯布朗克斯(英语:The Bronx),又译勃朗市、布朗士,是美国纽约市五个行政区之中最北的一个,与纽约市下五个县之一的布朗克斯县(Bronx County)边界线相同,后者是纽约州62个县之一。布朗克
  • OsOsub2/sub二氧化锇(Osmium dioxide)是锇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OsO2。有两种晶型:第一种:分子量222.20,桔棕色晶体。相对密度11.37(21.4℃),加热到500℃时,其中30%转化为四氧化锇。不溶于水
  • 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简写GM)或称半乳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包含了甘露糖骨干与半乳糖旁基的多糖,更准确的一点来说,半乳甘露聚糖是直线状(1-4)-连结的β-D型甘露糖((1-4)-linke
  • 黄国峻黄国峻(1971年10月16日-2003年6月20日),台湾宜兰县罗东镇人,作家。父亲是小说家黄春明。淡江中学毕业。曾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2003年寻短自经,享年31岁。1997年,黄国峻以
  • 丝绸历史丝绸的生产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4000多年)。在西汉(公元前一世纪后半叶)开拓丝绸之路之前,丝绸的使用一直局限于东亚地区,之后一千年来
  • 南洋南洋,是自明朝起之中国中心称呼,指南中国海附近之东南亚诸国,包括马来群岛、新加坡和印尼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中国大陆以南之州省。南洋概念与西洋、东洋、北洋相对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