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气候模式
✍ dations ◷ 2025-09-02 22:57:08 #全球气候模式
大气环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是描述行星大气或海洋的数学模型。它是基于旋转球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包括热力学项来反映很多能量源(比如辐射、潜热)。这些方程式用于模拟地球大气或海洋的复杂计算机程序的基础。大气和海洋环流模式(AGCM和OGCM)、海冰、陆地表面过程是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的关键成分。大气环流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与天气预报、理解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等方面。用于研究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的模式最早是由真锅淑郎(英语:Syukuro Manabe)和科克·布莱恩(英语:Kirk Bryan (oceanographer))在位于普林斯顿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英语: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里创造的。这些需要大量计算的数值模式集成了流体力学、化学、有时还有生物学的各类方程。“GCM”这个缩写经常被用来代指“全球气候模式”或“大气环流模式”。虽然这两类模式不完全一样,但大气环流模式通常是用来模拟气候的工具。因此这两个术语有时在讨论气候模式(英语:Climate model)时也常被交替使用。1956年诺曼·菲利普斯(Norman Phillips)提出了一个可以真实描述对流层的月和季度天气模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成为第一个成功的气候模式(英语:Climate model)。紧接着菲利普斯的工作,几个研究小组开始创造“大气环流模式”。第一个包含有海洋和大气过程的大气环流模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NOAA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英语: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已经发展出社群大气模式,其后还得到不断的完善,直到21世纪还在使用。在1996年,模式中开始考虑和模拟土壤和植被类型,从而得到更接近真实的预报。目前,海洋-大气相互耦合的气候模式被用来研究气候变化,比如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英语:Hadley Centre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开发的HadCM3(英语:HadCM3)模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力波的重要性才被意识到并在模式中考虑。如今,为了正确的模拟区域和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全球气候模式必须包括重力波,即使重力波的宽谱使得结合他们很复杂。实际的大气与地球表面之间有交互作用的存在,为了更接近实际状况而演化出耦合模式(couple model)。尤以占地球面积最大的海洋,温度受到大气作用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海面的温度也会反馈给大气。大气模式预报一个时间步长后将结果传达给海洋模式,海洋模式接着预报一时间步长并回传,两模式彼此循环预报成为海气耦合环流模式(CGCM或AOGCM)。而海洋模式、海冰模式、路面蒸散模式、河流径流模式...等,由许多模式构成整个全球耦合环流模式便成了完整的气候模式基础,在此架构下,便可以用来探讨气候变迁的反应(例如Sun和Hansen,2003)。三维环流模式将流体运动的方程离散化,然后对时间做向前积分。这些模式也会包含对一些尺度过小而不能直接解析的过程(比如对流)的参数化。随着对模式要求越来越多,更复杂的模式还可能包括代表碳循环、气溶胶与化学元素、碳循环、水循环、陆地使用种类…等,未来更可能将生物也考虑进去。简化大气环流模式(SGCM),缩小版的GCM,一般包含一个动力核心,将物质属性(比如温度)和动力属性(比如压力和速度)联系起来。比如,求解原始方程组(英语:primitive equations)的程序就是例子。被给的能量输入到模式中,能量以摩擦力的形式耗散,乃至波数最高的那些大气波(英语:atmospheric wave)被衰减的最厉害。这样的模式可以被用来在简化的框架里研究一些大气过程,但不适合预测将来的气候。
相关
- DPGN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DPGN)是一种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的类型、归为SLE之肾脏病变最严重的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发生
- 嘴唇形状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元音圆唇度(英语:Roundedness)指的是在发出一个元音时,嘴唇圆化的程度,可以视为是元音的圆唇化(英语:labialization)。圆唇度可以分为两种:撮唇(prot
-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是原本语出古希腊人的一系列神话故事。这些神话讲述了宇宙的由来和本质,涉及各色神明、英雄及神秘生物,还谈及希腊人自
-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一个化学和生物化学上的概念,可以是指:
- 增强子增强子(英语:enhancer)又可译为强化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蛋白质(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结合的区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基因的转录作用将会加强。增强子可能位于基因上游,也
- 寄宿寄宿是指以住宿的目的在某地待处,现代的宾馆、酒店都有寄宿之意。而把儿童、老人或其他被照顾者安置于院舍,亦是寄宿的一种。目前在大学以及一部分中小学都有寄宿现象,设有宿舍
- 朱玉贤朱玉贤(1955年12月-),中国植物生理学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于浙江富阳。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1989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20
- 热膨胀系数 (α)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TE)是指物质在热胀冷缩效应作用之下,几何特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系数。实际应用中,有两种主要的热膨胀系数,分
- 卡纳塔克邦卡纳塔克邦(卡纳达语:ಕರ್ನಾಟಕ,印地语:कर्नाटक,拉丁字母转写:Karnataka),位于印度南部。作为印度的资讯工业重地,该邦首府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卡纳塔克邦有人
- 硬脂酸钠硬脂酸钠,分子式为 C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