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韵之钟

✍ dations ◷ 2025-02-24 05:15:27 #台湾日治时期背景电影,宜兰县历史,1943年电影,日本电影作品,南澳乡,宜兰县背景作品,泰雅族历史,泰雅族题材作品,李香兰

莎韵之钟,或译莎鸳之钟、莎勇之钟;该故事发生于1938年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北州苏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已迁村,1960年转移至今宜兰县南澳乡金岳村),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韵·哈勇(サヨン,)因替日籍教师田北正记警丁(柿田警手)搬运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台湾总督为褒扬其义行,颁赠予当地的纪念桃形铜钟,该钟即称莎韵之钟。

本仅为短短一则地方新闻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经刻意报导后,被台湾总督府用来宣扬理蕃政策的成功,并与国歌少年双双成为皇民化政策的宣传样本。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日军于兵源不足下,开始征召各地日本青年,组织持续进犯中国的军队。在被日本统治的台湾方面,首波被征召对象,除了驻守台湾的台湾军之外,就是为数颇众的驻台警察。而这些于各地担任警察任务的日籍青年,一旦接到征召令,就必须马上离职出征,开赴以中国华北为主的中日战争战场。

1938年(昭和十三年)9月,一名于该台湾原住民村落内南澳蕃童教育所从事教职的 田北正记警丁(柿田警手),接到了由台湾总督府发布的从军征召令,并立即依法离职前往中国战场。因南澳一地位于台湾宜兰山区,教育所教师田北正记(柿田)派莎韵(泰雅语:Sayun Hayun 日语:サヨン)协助搬运行李。

9月27日,两人在行经宜兰山区途中,不但遇到台风,还在过渡武塔南溪时,碰到溪水暴涨。在天候恶劣下,田北正记虽顺利离开宜兰,但是同行的泰雅族17岁少女莎韵却在暴风雨中不幸于南溪便桥上,失足落水失踪。经当地警所营救后,除了发现所背负行李外,并无莎韵任何行踪。

9月29日,台湾第一大报《台湾日日新报》刊出简要新闻报导,标题为“番婦渓流に落ち,行方不明となる”(蕃妇落溪,行踪不明)。该报纸于此报导中,以数行文字简单说明学生莎韵为了送别田北正记警丁(柿田警手),搬运其行李下山经南溪时,失足坠落南溪中而导致下落不明。

经多日搜寻未果后,同年11月26日,莎韵所属之半官方性质女子青年团团体,特地举行盛大的“少女莎韵追悼会”,开始被炫染成为“爱国行为”。参加者除了莎韵亲友同学及女子青年团团员、蕃童教育所教员、警手、警佐之外,台湾统治中央机关总督府,还由理蕃课长率领多位官员前往参加。而已于华北战场与中国作战的田北正记(柿田)也从中国战场派发电报表答感激与怀念之意。

12月6日,台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于巡视泰雅族部落时,听闻此事,特地前往莎韵墓地祭祀致意。除了慰勉家属、公开赞赏莎韵之“进诚奉公”精神,特地还做了一首诗。不但要求所属为之宣传,也向台湾总督府报告。至此,莎韵事迹引起多数官员重视。

翌年的1939年,《台湾爱国妇人新报》元月号刊出一则报导:《番界銃後哀話-乙女サヨンの死》。该长文详细报导雾社事件后,泰雅族利有亨社被强迫迁移至南澳后的皇民化现况,并以莎韵、田北正记(柿田)师生情谊为报导主轴,除了赞赏莎韵“为国捐躯”外,也报导了藤田知事赠诗经过。

1941年2月20日,由全台高砂族青年代表领衔演出的“皇军慰问学艺会”于台北公会堂演出,其中以藤田知事诗文为蓝图的“サヨン少女を思ふ”歌曲为最受瞩目的表演项目。由莎韵之同学ナミナ以泰雅语及日文演唱的女声独唱,因曲调优美,歌词感人,获得了现场一致赞赏,而这里面还包括台下观众之一,台湾总督长谷川清。在特地深入了解故事来龙去脉后,长谷川总督决定表扬此少女,并以此做为皇民化教育的宣导教材。

1941年4月14日,长谷川总督于总督府亲自接见莎韵家属与少女青年团团员,并颁赠一座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爱国少女莎韵之钟)字样的铜钟给相关人员,而至此,“莎韵之钟”一词成为台日两地争相报导的新闻报导。

1943年,因大战爆发,殖民当局为强化原住民地域认同感,预定将利有亨(日语:リヨヘン)地名改为和风地名“鐘ヶ丘”,即取自莎韵之钟之典故,但未实现即战败。

因为正值中日战争战事胶着,莎韵之钟故事成为日本军国政府宣导的利器,不但台湾日本两地新闻广播媒体争相报导,也介绍莎韵遇难事件的详细经过。不但如此,总督府开始举办一系列相关纪念宣传活动,如立碑、画像、话剧、演唱、作曲。画家盐月桃甫曾至流兴社取材,创作一幅名为“莎韵之钟”的油画。

其中,“佳話サヨンの鐘”(佳话莎韵之钟)的活动纸剧(纸芝居)与“サヨンの鐘”(莎韵之钟)歌曲为此系列里面,较受瞩目两项活动。其中,原唱为40年代日本名歌星渡边浜子的流行歌曲《莎韵之钟》,该歌曲发行不久后,即风靡台、日、满、港、沪等地。后来,更被翻唱为国语歌曲《月光小夜曲》和粤语歌曲《每当变幻时》。事实上,雾社事件罹难之日本警官遗族,也是40年代日本知名歌手佐冢佐和子,也曾在1941年-1945年年间台湾巡回演唱《莎韵之钟》。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落实皇民化教育,除了要求知名台湾作家吴漫沙为莎韵立传外,台湾总督府还特别出资委请民间电影业者拍摄电影《莎韵之钟》。由李香兰主演的该电影,于1942年正式于台湾中部的雾社开拍,并于翌年于台、日、华北、上海、满洲等地上映。而李香兰除了主演该《莎韵之钟》电影外,也演唱电影主题曲《莎韵之歌》而稍早之流行歌曲“莎韵之钟”仅为该电影的插曲。

二战后钟和纪念碑被破坏。台语电影《纱蓉》上映,1956年由中泰影业出品,改编李香兰主演原作,剧情大幅更动,除去日本并加入中国元素。

直至1990年代之后,该事迹才再被流传,亦有不少相关活动。例如:2004年10月份于桃园龟山、南投水里、云林莿桐;由文建会主办,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承办,台湾原住民原缘文化艺术团负责演出之原住民歌舞剧〈莎韵的故事〉。

除此,2007年11月23日至24日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亦于宜兰南澳举办名称为“台湾的历史记忆-莎韵之钟殖民地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中,不少台、日、中、韩学者及事件见证人应邀参加。

另外,前台新金控经理,同时也是登山与历史古道爱好者林克孝,为了要探访莎韵古道,经过多年的探查访视,方得以一窥全貌当年的古道。然而林克孝于第四次入山确认时失踪,遗体在数日后被发现在一山沟中。其家属为了要遂其遗愿,将林克孝的骨灰撒在莎韵古道上。

相关

  • 卢森堡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2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四跨膜蛋白结构 / ECOD四跨膜蛋白家族(transmembrane 4 superfamily,TM4SF)是一组小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子量范围在20一 50kDa之间,大约由20多个成员组成,是多种组织细胞的膜组成成分,其中大多
  • 北环路北环路可以指:
  •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英语: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写为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最终造成死亡。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里的某种蛋白质
  • 塔纳米沙漠塔奈米沙漠(Tanami)是澳洲北部的一个沙漠。大部分横亘于北领地中部,小部分伸入西澳大利亚州。
  • 化学工程师化学工程师(英文:Chemical engineer),亦称制程化学工程师或化工研究员。在工程领域中,大部分化学工程师从事于化工产业,主要工作内容为化工产品制造程序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厂房与厂
  • 三角蝴蝶鱼三角蝴蝶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区,包括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印尼、泰国等海域。本鱼体侧扁,体色以蓝灰色为底,并具
  • 金宏弼金宏弼(김굉필,1454年-1504年),号寒暄堂(한훤당)、蓑翁(사옹),谥号文敬(문경),李氏朝鲜时代的儒学家,被列为东国十八贤之一。《国朝儒先录》又将金宏弼与赵光祖、郑汝昌、李彦迪列
  • 珍珠母珍珠母﹙Nacre或称Mother of Pearl﹚ 是一种由软体动物所产生的有机及无机混合物,做为该动物贝壳的内层物质;它也是构成珍珠表层亮丽的材料,材质非常坚固,但有弹性,且具有多种鲜艳色
  • 弗里茨·匡特弗里茨·匡特(德语:Fritz Quant,1888年2月18日-1933年11月3日)是一名德国画家、图形艺术家和设计师,出生于特里尔。他的父亲是一位桶匠和旅馆老板。弗里茨·匡特曾师从教会画家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