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食狮史

✍ dations ◷ 2025-04-03 12:59:02 #施氏食狮史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同音文章,全文共92字(连标题97字),每字之普通话拼音都为shi(注音符号为ㄕ),只是声调相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这篇文言文作品在书面阅读或者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朗诵时并无问题(如粤语有入声就不太会有同音问题)文言文始于先秦时期。如果在先秦时期的人们用口音表达这些同音文,当时的人们能够听得懂。作者专门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中挑选同音字写了这篇文言文,因为要迁就同音字,因而文章内容显得很不合逻辑,现实中没有人要吃十只狮子后来又在吃时发觉狮子是石狮子的荒谬事,要看懂,要具有文言文功底,不具有文言文功底的人,照样很难看明白原文的意思。惟使用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朗读或者将作品官话拉丁转写的时候,问题则浮现,会感觉很绕口,因为只有四个调的国语普通话同音字较多。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汉语应该拉丁化,汉字应该全部改为拼音,如此低龄儿童就没有了认识成百上千的汉字的痛苦。而《施氏食狮史》正诞生于此时。有人认为,作者赵元任是想引证汉语拉丁化所带来之荒谬。有支持汉语拉丁化的人指出:赵元任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设计者,认为他只是举例说明,按现代标准汉语拼音的汉语拉丁化,只适合白话文,不适合文言文和文白相杂的文章。而赵元任本人也说:“这些当然是极端的例子。如果你要是写语言,当然不会有问题。因为你写的要是不够清楚(假定你把语言里的声音全写出来而仍旧不够清楚),那你本来话就没有说清楚。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我觉得现在就可以用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有人认为,赵元任用这种在现实口语中根本不会出现之情况,来反面证明汉字拉丁化之可能。

相关

  • 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轴丝动力蛋白(英语:Dynein)是一种马达蛋白(或分子马达),可将ATP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蛋白依靠在微管上向负端的“行走”运输细胞内的货物。细胞骨架微管的负端指向细
  • 不死生物不死生物(英语:undead),又称不死族、亡灵族、死灵族,是指肉体已经死亡却还能活动的怪物,通常被认为是遗留人间的魂魄和具自我意识的尸体。不死生物以不同的型态出现在各地文化的传
  • 肌肉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WoRMS世界海洋物种目录(英语: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缩写为WoRMS),是一个生物学数据库,致力于提供一个具有公信力与全面性的海洋物种目录。世界海洋物种目录不仅收录生物的
  • 饮食美国的饮食文化反映出它的历史。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引进了一批食材和烹饪风格,时间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以后,由于众多外国移民的涌入,使得全美国各地展现出丰富的食物与多样性。因
  • 西进时期美国旧西部(American Old West或Wild West)是指美国领土扩张时期,美国西部的历史、地理、居民、文化等多元内涵,这段时间从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美洲殖民地到1912年建立最后一个美国
  •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是一种用来治疗重度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抗抑郁药。SNRI有时候也用来治
  • VAbr /15固体、 液体、 气体氮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5族(ⅤA族)的元素,位于碳族元素和氧族元素之间。氮族元素包含氮(N)、磷(P)、砷(As)、锑(Sb)、铋(Bi)、镆(Mc),其中氮和磷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 小肠细菌过度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简称SIBO,是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的疾病。小肠和大肠不同,大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而正常情形下小肠的细菌数量是每毫升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