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食狮史

✍ dations ◷ 2024-07-01 09:36:35 #施氏食狮史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同音文章,全文共92字(连标题97字),每字之普通话拼音都为shi(注音符号为ㄕ),只是声调相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这篇文言文作品在书面阅读或者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朗诵时并无问题(如粤语有入声就不太会有同音问题)文言文始于先秦时期。如果在先秦时期的人们用口音表达这些同音文,当时的人们能够听得懂。作者专门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中挑选同音字写了这篇文言文,因为要迁就同音字,因而文章内容显得很不合逻辑,现实中没有人要吃十只狮子后来又在吃时发觉狮子是石狮子的荒谬事,要看懂,要具有文言文功底,不具有文言文功底的人,照样很难看明白原文的意思。惟使用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朗读或者将作品官话拉丁转写的时候,问题则浮现,会感觉很绕口,因为只有四个调的国语普通话同音字较多。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汉语应该拉丁化,汉字应该全部改为拼音,如此低龄儿童就没有了认识成百上千的汉字的痛苦。而《施氏食狮史》正诞生于此时。有人认为,作者赵元任是想引证汉语拉丁化所带来之荒谬。有支持汉语拉丁化的人指出:赵元任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设计者,认为他只是举例说明,按现代标准汉语拼音的汉语拉丁化,只适合白话文,不适合文言文和文白相杂的文章。而赵元任本人也说:“这些当然是极端的例子。如果你要是写语言,当然不会有问题。因为你写的要是不够清楚(假定你把语言里的声音全写出来而仍旧不够清楚),那你本来话就没有说清楚。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我觉得现在就可以用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有人认为,赵元任用这种在现实口语中根本不会出现之情况,来反面证明汉字拉丁化之可能。

相关

  • 脂类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识字率识字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当中,十五岁以上的合法“劳动人口”中能读写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识字率正在增加当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学的人口。识字率能反映出一
  • 锺理和锺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笔名江流、里禾、锺铮、锺坚,是一位出身台湾六堆的客家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及短篇小说《原乡人》、
  • 乳糜泻乳糜泻(英语:coeliac disease 或 celiac disease)是主要会影响到小肠的长期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症状包含胃肠道症状,像是慢性腹泻、腹胀、吸收不良(英语:malabsorption)、降低食
  • 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半电池半电池是一个包含可导电电极、电解质及分离两者而自然形成的双电层结构。该层内的化学反应会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移动电荷,从而形成电位差。典型的阳极反应为电极上的金属原子
  •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英语:computer graphics,缩写为CG)是研究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的帮助下创建计算机图形的科学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数字合成与操作视觉的图形内容
  • 图书馆坐标:40°00′17″N 116°19′28″E / 40.004845°N 116.32437°E / 40.004845; 116.32437清华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16年,总馆可分为老馆、逸夫馆以及李文正馆(又称北馆)组成。,此
  • 不死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
  • 腭(英语:Palate,又称颚,但颚亦可指上下整体的解剖结构),又称为上颚,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口腔顶部。它将口腔和鼻腔分开。在这一点上,鳄目也有类似构造。但是绝大多数的四足类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