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

✍ dations ◷ 2025-07-18 22:07:26 #蝶鞍
土耳其鞍(Sella turcica)意即土耳其椅,又名蝶鞍,为蝶骨上一鞍型构造,存在于人、黑猩猩、猩猩及大猩猩等人科动物的颅骨上。为头影测量的标志位置。土耳其鞍位于颅中窝正中部、蝶骨体上部;形似马鞍状;包括垂体窝、鞍结节、中床突、交叉前沟、视神经管、前床突、鞍背和后床突等结构。土耳其鞍是颅内骨结构的解剖学名称,指的是蝶骨在颅中窝中间部分高起,形如马鞍的骨结构。蝶鞍中央凹陷叫垂体窝,容纳脑垂体。正常情况下,蝶鞍与脑垂体之间紧密相贴,几乎没有空隙。当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蝶鞍变形(鞍隔缺损)、扩大或脑垂体萎缩变小,使蝶鞍中央凹陷与脑垂体之间的间隙扩大,形成“空泡”样改变,在颅骨X片、脑室造影、CT或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时可发现明显的密度降低形如“空泡”的影像,称为蝶鞍空泡(empty sella)。土耳其鞍的位置位于脑垂腺窝中。脑垂腺窝是固定脑垂腺的位置,位于蝶骨的凹坑中。而位于脑垂体窝前的则是鞍结(英语:tuberculum sellae)蝶鞍构成固定脑下垂体的空间。土耳其鞍的原文“Sella turcica”是拉丁文、“sella”是“座椅”的意思,而“turcica”则是土耳其的的意思。本条目使用了部分解剖术语,概述请参阅这里(英语:anatomical terminology)。人类颅骨颞面照(颞骨已移除),红色部分为土耳其鞍。蝶骨俯视照,红色部分为土耳其鞍。Human skull seen from top (parietal bones have been removed). Sella turcica shown in red.Sphenoid bone. Upper surface. (There is no label for "Sella turcica", but "Tuberculum sellae" and "Fossa hypophyseos" are visible near center.)Medial wall of left orbit. (Sella turcica labeled in upper right.)Lateral wall of nasal cavity, showing ethmoid bone in position.Base of skull - sella turcicaBase of skull - dorsum sellaeBase of skull - tuberculum sellae and hypophyseal fossa

相关

  • 奥托一世奥托一世(Otto I,912年11月23日-973年5月7日),东法兰克国王(936年—973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年加冕)。史称奥托大帝(Otto der Große)。东法兰克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Ringlheim
  • 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是一对由植物表皮细胞特化而来的细胞,保卫细胞通常两两成对,构成一个气孔。保卫细胞具有细胞核,也具有叶绿体,可以行光合作用。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的形状通常呈现为半
  • 款待款待(Hospitality),是一个专有统称。源自5世纪前,英语的“Hospital”,意指尊重对方与自己的差异,为对方提供住宿、饮食与保护等,平等地对待病人。现在大多被人认为是尊重别人与自己
  • 八目鳗七鳃鳗科(学名:Petromyzontidae),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目的一个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
  • 棕树蛇Coluber irregularis Merrem, 1802Boiga irregularis Fitzinger, 1826Dipsas irregularis Boie, 1827Triglyphodon irregularis Duméril & Bibron, 1854Dipsadomorphus irr
  • Hsub6/subTeOsub6/sub碲酸是化学式为Te(OH)6的化合物。它是弱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碲酸盐。碲酸可由碲或二氧化碲被双氧水或三氧化铬氧化制备。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是其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是惰性的,
  • 大角鹿大角鹿(学名Megaloceros giganteus),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爱尔兰麋鹿,是体型最大的鹿。它生存于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欧亚大陆,由爱尔兰至贝加尔湖东。最近年代的化石约为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三皇三皇五帝是中国传说中的君主。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在夏朝之前。其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及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
  • 海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 Heyrovský,1890年12月20日 - 1967年3月27日),捷克化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早年留学英国,研究电化学;1922年提出极谱法;在电毛细现象中,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