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4-苯基-4-哌啶丙酸酯

✍ dations ◷ 2025-11-14 16:12:13 #合成阿片样物质,丙酸酯,哌啶,Μ-阿片激动剂,设计师药物

1-甲基-4-苯基-4-哌啶丙酸酯(MPPP)是一种在1940年代由罗氏的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鸦片类止痛药。 MPPP后来在医学上并没有被使用,不过却被作为一种毒品而非法生产。它是一种哌替啶的类似物,但由于在医学上没有用途,美国缉毒局的受控物质法案将其列为了I类管制药物。实际上MPPP是哌替啶酯的羧酸部分与醇部分调转的同分异构体,被认为有相当于吗啡的70%的药效。

这种药物在1977年由一名23岁的马里兰州化学系学生巴里·金德斯顿(Barry Kidston)第一次作为毒品合成。金德斯顿当时参考了阿尔伯特·耶林的一篇论文。 通过将杜冷丁的酯结构反转,他成功制造出了MPPP这种在当时合法且不受控制的接近吗啡的药效的毒品。

然而,合成时一种三级醇的中间产物在超过30°C的酸性环境下极其容易脱水。金德斯顿当时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因此他直接在常温下用丙酸酐(英语:Propionic anhydride)酯化了这种中间产物,从而导致合成出来的MPPP含有大量杂质MPTP。 在金德斯顿给自己注射这种不纯的毒品的数天之后,他和几个一起试用这些MPPP的朋友开始出现严重的帕金森氏症的症状。

1-甲基-4-苯基吡啶(MPP+),一种MPTP的代谢产物,能够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不可逆症状的急性发作。 当MPTP进入大脑之后,会被神经胶质细胞里的单胺氧化酶B代谢成MPP+这种神经毒素。MPP+随即选择性地杀死大脑中黑质致密部(英语:pars compacta)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进而引发帕金森氏症。

相关

  • 鳞翅目鳞翅目(学名:Lepidoptera),又名蝶蛾目、螟蛉目,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的目,包括各种蝴蝶和蛾类(并系群)。鳞翅目昆虫是完全变态生物(卵、幼虫、蛹、成虫)。成虫有两对翅膀,上面覆满鳞粉,口器
  • 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俄语: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罗马化:Severo-Kavkazsky federalny okrug),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的北高加索
  • 玻璃转化温度玻璃转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是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可逆转化的温度。当达到某一温度时,这区域的分子链会做局部运动,这个温度称作“玻璃转移
  • 维珍尼亚·阿普伽维珍尼亚·阿普伽(英语:Virginia Apgar, 1909年6月7日-1974年8月7日),美国医生,专科麻醉及儿科。她是麻醉学及畸形学的领先学者,被认为是新生婴儿科的始创人。她发明的阿普伽新生
  • 大年初一正月初一朔,华夏新年首日,即“岁首”、“年节”、“元旦”。华夏历法一般以最接近立春之朔日(月缺之日)为正月初一,日期一般落在大寒至雨水(在西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立春紧接
  • 运输工务司司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测绘机构运输工务司(葡萄牙语:Secretaria para os Transportes e Obras Públicas , STOP)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制定运输工务范畴政策和监督与该范畴有关的
  • 阿兹·安萨里阿兹·伊斯梅尔·安萨里(英语:Aziz Ismail Ansari,1983年2月23日-)或简称阿兹·安萨里(英语:Aziz Ansari),是一名美国男演员、喜剧演员、编剧和导演。他较知名的是NBC电视剧《公园与
  • 张龄予张龄予(1987年10月31日-) 台湾新闻主播,曾任东森新闻台记者兼任主播,现为三立新闻台《早安新鲜闻》、《假日正午新闻》《假日台湾大头条》主播、《吕读台湾》历史行脚节目主持人(
  • 孙必干孙必干(1941年-)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1990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建交,并开始派遣驻沙特阿拉伯特命全权大使。孙必干担任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
  • 各国天然气产量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天然气产量列表,分数据基于世界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