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

✍ dations ◷ 2025-09-18 06:46:23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英语:Behavioral Science)指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如访谈法(interviewing method)与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等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如梅尧(Mayo)主持之胡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不过,许多心理学学术部门也采用这个术语来指对行为问题的科学研究,以区别于较为普通的心理学主题。行为科学经常与社会科学相混淆。这两个领域互相有关联,都涉及人的行为过程,但是对行为研究的尺度不同。行为科学研究社会系统内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决策过程和交流策略,包括心理学等;而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对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的影响,通常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公共卫生、人类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包括2大类:神经系统的“决策科学”和社会的“交流科学”。决策科学包括的学科主要与有关决策过程和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技能。包括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管理科学、运筹学等。另一方面,交流科学包括研究有机体交流策略及有机体之间的动力学。它包括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和社会性网络等。决策科学研究有机体决策的生理机制和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构成行为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桥梁;交流科学研究个体认知和交往策略的交互作用和社会结构的程序,构成行为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因此,行为科学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十字路口,联结着科学探索的广阔领域。一、行为科学限于支离破碎而对问题的解决束手无策。二、行为科学过分偏重组织之中人员行为的研究,甚至根本否定组织结构、法令规章的重要性。其实行为科学只能做为对于科学管理的修正、补充,不能完全取代否则就形成一偏之见。三、行为科学家一昧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实在有违背社会的研究宗旨。四、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人却仅以组织内的人员为主,绝少涉及外在环境对人员的影响;事实上外在环境的变化随时都会影响到组织人员的行为,进而引起组织本身的改变。研究者在基本观念上已从“应然”的研究转换成“实然”的研究。以往研究组织问题大多只能从形式结构、法令规章、制度、权责分配来探讨;但是行为科学注重组织之中的人员研究,包含:他们的互相行为、需求、满足、意见沟通、权力运用、小团体的关系和活动等。在正式组织之外尚有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发生着极大的影响。人员不仅受正式组织的约束也受制于非正式组织;甚至有时候会对非正式组织的服从超过正式组织。以往学者认为人一旦加入组织便是属于组织的,故个人利益不行优于组织利益。但是巴那德、赛蒙等人认为只有在双方利益都得到合理的平衡时候,组织才能发展而成员才会把其心力奉献给组织。传统学者认为:组织之中一个成员的地位即为组织法规所给予的责任、工作;其实一个人在组织之中纵使有地位高低,但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重要,故组织之中每个人都有重要性,不能因为地位高低而有不同的对待态度。科学管理者从X理论出发,严格的监督制裁方式来管理。行为科学家抱持人性是善良的Y理论主张尊重人格、满足人员需求只有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才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往对人的管理是消极惩罚,人努力工作是为了免于受罚。但是行为科学则采取积极的激励,不仅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更要根据个别差异给予适当的、不同的激励,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以往主管的领导多采取专断式的领导,部属只能服从。但是行为科学下的领导方式为民主的,决策由大家参与制定,命令错误可更改,下属更可反映意见。以往机关长官有唯我独尊的观念,所以长官的意见是绝对的。但是行为科学主张建立沟通,同时还要透过非正式组织成员增强团结近而圆满达成任务。职位权力固然可让部下接受命令,但是接受程度不见得很高,只有赢取部属的“尊敬”才能发挥权力的最大效果。行为科学之下的人事行政侧重如何建立工作人员和工作的调适关系、工作人员的合作关系,与机关和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关

  • 耳部疾病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胰岛素1A7F, 1AI0, 1AIY, 1B9E, 1BEN, 1EFE, 1EV3, 1EV6, 1EVR, 1FU2, 1FUB, 1G7A, 1G7B, 1GUJ, 1HIQ, 1HIS, 1HIT, 1HLS, 1HTV, 1HUI, 1IOG, 1IOH, 1J73, 1JCA, 1JCO, 1K3M, 1KMF
  • BMIBMI可能指的是以下几种:
  • 壶菌门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多貌生物多貌生物(学名:Diaphoretickes)也被称为AH/SAR总类群,是真核生物的一个类群它包括:它同时也是原始色素体生物、有孔虫、囊泡藻三者的总和,但鉴于囊泡藻已被证实不是单系群,这只是把
  • 粉刺痤疮(英语:acne、拼音:cuó chuāng、注音:ㄘㄨㄛˊ ㄔㄨㄤ);也称为寻常性痤疮(拉丁语:acne vulgaris),在毛囊被死皮细胞和来自皮肤的油脂堵塞时出现。 它的特点是黑头或白头、疙瘩、
  • 氨基糖氨基糖是一类羟基被氨基取代的糖类。有些氨基糖的衍生物如: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唾液酸等也常被归于此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是一类抑
  • 斑蝥斑蝥,又可写作斑蟊。中文世界中,斑蝥所指称的生物一直有所混淆,有的人用于指称虎甲虫,有的用于芫菁科,由于芫菁含有药性成分──斑蝥素(芫菁素),故中药里头的斑蝥无疑是指芫菁。但在
  • 元分析统计学上来说,元分析(meta-analysis,或译作后设分析、整合分析、综合分析、统合分析、荟萃分析)是指将多个研究结果整合在一起的统计方法。就用途而言,它是文献回顾的新方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