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迈尔

✍ dations ◷ 2025-07-25 20:33:55 #1910年出生,1961年逝世,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纳粹德国人物,武装党卫军军官,英军俘虏和囚犯,纳粹党党员,希特勒青年团,党卫队旅队领袖,纳粹德国装甲兵指

库尔特·迈尔(德语:Kurt Adolph Wilhelm Meyer,1910年12月23日-1961年12月23日),外号“装甲迈尔(Panzermey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知名武装亲卫队军官,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武装亲卫队旅队领袖,曾参与许多重大战役,包括:法国战役、巴巴罗萨作战、诺曼底战役等。

在克雷格·路德(Craig.W.H.Luther)所著的《鲜血和荣誉》(Blood and Honor)中,迈尔被描述成“拥有钢青色的敏锐眼神和体育选手般的体格”,而迪特里希则描述迈尔是一名“激昂的战士”、一个武装亲卫队好斗又残忍的典型,能使自己部队的能力发挥至极限的优秀指挥官。同时,迈尔也是个勇猛的摩托车骑士,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最喜欢与部下交流摩托车相关事务,而在整场二战中迈尔也是经常骑着赴往前线,也导致18次的骨折和4次的脑震荡,充分表现出他的蛮勇特质。

然而,迈尔勇敢的战斗纪录却被战争罪行所连累,他被指控在1944年的卡昂战役后杀害了投降的加拿大战俘,原被判处死刑,后改在英国、加拿大监狱服刑9年后获释,之后加入并成为“纳粹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HIAG)的活跃份子。

库尔特·迈尔出生于1910年12月23日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耶克斯海姆(Jerxheim),他出身于一个低阶家庭,父亲是一个工厂职员。1914年,迈尔父亲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Imperial German Army),并在一战中担任士官长,获得中士军衔,之后因伤重而在大战中退出。迈尔在耶克斯海姆完成了他的中小学教育,并在工厂找到一份流水线的工作,不久又改作一个矿工。1929年10月1日他录取进入梅克伦堡州的警察学校中就读。迈尔的外号“装甲迈尔”事实上与装甲部队的战斗没有关系,在警察学校就读时,迈尔决定对一名同学恶作剧,原预计在二楼放置一个水桶使它淋到同学的头,结果自己从二楼的高处跌落,导致20多处骨折,原本医生预计迈尔会死,但后来他痊愈,同学们都称他作“装甲迈尔”,形容他的身体像战车一样壮硕。

在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的3年前,迈尔就已在1930年9月1日加入了纳粹党,之后申请进入由希姆莱指挥的亲卫队,他在1931年10月15日被录取,22日被委任职位。亲卫队总部设在什未林的小镇。迈尔在1932年被委任为师长,SS-下级突击队中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少尉)。在1934年5月他被转到武装亲卫队的最受尊敬的单位: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到了1936年9月迈尔的军衔擢升至SS-中级突击队中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中尉),并得到第14反坦克连。迈尔在1938年3月跟着希特勒卫队参与兵不血刃的德奥合并,而1939年3月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参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

希特勒卫队在波兰战役中隶属于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的南方集团军。尽管指挥静态的反坦克连队一点都不适合迈尔,他的表现仍是令人钦佩,他在1939年9月7日被子弹射穿了肩膀,但迈尔仍继续指挥反坦克连,并于1939年9月25日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结束在波兰的行动后,迈尔要求更多的机动单位并获得了许可,他得以指挥来自希特勒卫队的第15摩托化侦查连,并在隔年参与了对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春季攻势,而指挥第1排和第2排的分别是他将来的盟友雨果·克拉斯和麦克斯·温舍,这次希特勒卫队隶属于维特斯海姆的第16军团,之后迈尔又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

结束西线攻势后,第15摩托连被改编成一个侦查营,而迈尔晋升为SS-二级突击队大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少校)。

由于墨索里尼对希腊宣战和为了拔除南斯拉夫反纳粹军官的政变行动,德军不得不移师南下,从而延迟了巴巴罗萨行动的发动时机。在希腊战区,迈尔的部队被授命截断了从阿尔巴尼亚撤退的希腊第三军团,进攻克罗什瑞,并消灭位于卡司多莉雅的希腊军事基地。

攻击行动于4月13日开始,但到第二天的攻击被迫停滞在卡司多莉雅附近城市守军的顽强抵抗。迈尔将他的营编制出3个突击小队,分别由自己、克拉斯、温舍指挥。在黎明发起了攻击,造成的使得希军的防御被瓦解,到了下午中期,城里的敌军已被清除,通往卡司多莉雅的道路已畅通。而在这次战斗中,迈尔俘虏了600名希腊战俘而自身部队只有1名军官和6人死亡、1名军官和17人受伤。4月16日,迈尔的营自南方袭击了卡司多莉雅,俘虏了另外1100名战俘。

这些作战成果使得迈尔于1941年5月18日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

在1941年6月的巴巴罗萨作战中,迈尔的营队隶属于格特·冯·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他在作战中那有如闪电般迅速的攻击使得迈尔得到另一个绰号:“快手迈尔”(Der schnelle Meyer)。

相关

  • 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Ⅱ(英语:RNA polymerase II,亦被称为RNAPⅡ或PolⅡ)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复合体。它是在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发现的三种RNAP酶之一。 它催化DNA的转录,以合成mRNA的和大多数snR
  •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德语:Gottfried-Wilhelm-Leibniz-Preis),简称“莱布尼茨奖”(德语:Leibniz-Preis),以科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名字命名,1985年起每年由德国
  • 高雄孔庙高雄孔子庙可以指下列孔庙:
  • 棉花屿棉花屿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位于基隆外海,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岛屿。棉花屿名称取自因海鸟多,人船近岸时海鸟纷飞、宛如棉絮飞扬而名之。岛屿的最东端为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极东
  • 视后视后可能是指:对在电视剧集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或最杰出女演员等奖项的女艺人的尊称,也是对这些奖项的俗称。
  • 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β1肾上腺素受体刺激剂(Beta1-adrenergic agonists)又名为 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一种能选择性作用于β1肾上腺素受体(英语:beta-1 adrenergic receptor)的激动剂,β1肾上腺素受
  • 邓文启邓文启(越南语:Đặng Văn Khả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赛义德赛义德,是伊斯兰世界对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两个儿子哈桑和胡塞因的后裔的敬称,如果是女性则称赛义达。在伊斯兰世界的一些地区,如印度,穆罕默德的后裔被赋予阿米尔或米尔的称号,意
  •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外交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国)1976年2月27日单方面宣布建国,视整个西撒哈拉为该国法定领土。由于该国大部分领土至今依旧被摩洛哥占领,至今仍未能加入联合国,该国外交一直不
  • 何育斋何育斋(1881年-1943年),原名何载生,号育斋,广东大埔县人,客家筝派古筝家。何育斋整理客家筝谱,编成《中州古调》23曲及《汉皋旧谱》37曲,客家筝派体系始成。另收集各地古曲,编成《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