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开建(1950年-),湖南长沙人,中国历史学家,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史、澳门史、西夏史、中国天主教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边疆民族史等,他亦是澳门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培养的博士生大多从事澳门史或华南史研究,自成一派。
汤开建早年专注于研究包括西夏史在内的中国西北民族史。1986年,他在调往广州市暨南大学后开始转向研究澳门历史,他认为澳门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藏量巨大且语言众多,值得被深入研究。1992年起,他全身投入澳门史研究工作,在取得显著的成果后被视为澳门史研究的领军人物。2008年,汤开建开始任职于澳门大学,他教导的博士生在澳门史或华南史研究领域中亦有一定地位。
汤开建自开始研究澳门史以来深入发掘整理及翻译了大量第一手汉文和西文文献。在研究初期,他从事在明清文人的文集及笔记中搜寻有关澳门的记载的工作,并将之汇编成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没有电脑打字和网络检索,故要逐字逐句地查阅各种文献,他亦表示文献翻译所需的工作量相当庞大,单是葡语资料便有上百万份。汤开建对第一手文献的整理、翻译及发掘,也让初期一些学者研究的错误及疏漏得以被发现和修正。
汤开建强调整理翻译各种西方语言文献档案的重要性,他认为若要继续深入研究澳门史,必须先做好基础的工作,故组织在澳门大学师从自己的博士生学习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等语言,又组织葡文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葡语文献的整理与翻译。在其部分学术著作中,他除了严格地采用中、葡两文第一手档案文献外,也兼用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拉丁文、荷兰文、意大利、日文和英文等文献。
汤开建的部分著作主要有收录了明清两朝文献档案中关于利玛窦研究的专门史料的《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和被称为“国际澳门学领域中最具开创性的一部巨著”的《天朝异化之角:16-19世纪西洋文明在澳门》,此外还有《澳门编年史(1﹣6卷)》、《明代澳门史论稿(上、下卷)》、《明清天主教史论稿:从澳门出发》和《被遗忘的“工业起飞”:澳门工业发展史(1557﹣1941)》等。他亦是学术期刊和书籍《澳门历史研究》、《澳门学译丛》及《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丛书》的主编。
汤开建著有20多部学术著作和发表了百余篇各类期刊论文,获得10多项广东、甘肃、澳门地区及国家级社科学术类学术大奖。2009年,他因对法国历史及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而获颁发“法国教育骑士勋章”,是首名获得该殊荣的港澳地区教育界学者。